上一篇 | 下一篇

兰花花会跟红军一夜情?

发布: 2011-11-10 16:10 | 作者: 王克明



        陕北安塞县蔡维杰老汉唱的扳水船词里有这样的句子:
        张大嫂,李二嫂,她们一听往外跑。门限高,不滥(绊)倒,八幅子罗裙扯烂了……
        八幅罗裙这种女装,出现于唐代。过去织布,幅面很窄,多幅拼缝,方可成裙。拼缝越多,越飘逸美丽。唐文宗曾针对罗裙的奢华倾向,规定过“妇人裙不过五幅”。宋元时期,六幅八幅的罗裙,已经普及。元代无名氏南戏《苏秦金印记》第五出《洒扫花亭》里有:“天然艳质,三寸金莲,六幅罗裙。”保留了早期宋元戏文基本面貌的《苏武牧羊记》戏文第二十一出有:“八幅罗裙盖绣鞋,脸搽脂粉挂招牌。”这些虽然不能说明“八幅子罗裙扯烂了”歌词产生的年代,但从中可见陕北民歌的历史继承性,却是无疑的。
        信天游里有这样的朴实词句:
        情郎是水妹是土,和来捏作一个人。
        这种死生不离的爱情倾诉,真挚纯朴。读来却似曾相识。因为这歌词与传说中的 元代管夫人词情节相类:“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俩个一齐打破,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也跟明代陈所闻编《南宫词纪》里辑录的《锁南枝》歌词类同:“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俩个。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一般,除非是古词与古曲一起在民间传唱,民歌里的歌词学自文人或古籍的可能性不大,而文人作品向民间学习的可能性却很大。比如曹雪芹就学民歌《女儿令》,在《红楼梦》二十八回里,写了几支女儿悲愁喜乐酒令。神木流传的陕北民歌《女儿令》歌词是:“女儿悲,女儿悲,绣楼天天守空闺。女儿愁,女儿愁,把我许给一个吹鼓手。女儿喜,女儿喜,对镜整妆花容美。女儿乐,呵呵,倚门巧做针线活。”捏泥人歌词的类同说明,明代的《锁南枝》歌词,可能承自元代甚至更早的民间,而信天游里这句好似来自南方的“情郎是水”,无疑是从元明继承。
        陕北民歌里有“田苗”这么个词,它不是现代汉语词汇,也没有保留在陕北口语中,惟见于民歌。
        安塞《祈雨歌》:晒坏了,晒坏了,五谷田苗子晒干了!
        《兰花花》:五谷子田苗子数上高粱高。
        千百年前,唐·李中的《夏云》诗中,已有“田苗”:“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唐《敦煌变文·汉将王陵变》里也有:“新妇检校田苗,见其兵马,敛袂堂前。”元代则在口语中常见。如马致远杂剧《任风子》第二折:“我准备麻绳拽辘轳,提挈荆筐担粪土。锄了田苗,种了菜蔬。”马致远杂剧《荐福碑》第二折:“你下、下、下,淹了我大段田苗。”明代也说。黄佐《泰泉乡礼·乡校·劝农文》里有:“免得耗土力,侵害田苗。”《兰花花》的歌词内容不是元代的,但应该是口语中常用“田苗”的那些时代的。而那《祈雨歌》,则是生产用歌,应该是千百来年,年深日久了。
        顺便提起,《兰花花》应该是首源于明代的歌曲。沉淀在它歌词里的“十三省”,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时间信息。唱到“十三省”的民歌,陕北有如:
        《兰花花》:五谷子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数上兰花花好。
        《掐蒜苔》:天下地上就十三省,离城五里同家庄,出了个好女人。
        《舅舅挎外甥》:天底下一共一十三省,没见过舅舅挎外甥。
                                         十三省地方十三省人,尘世上没有舅舅挎外甥。
        《十三省地方挑下你》:鹁鸽喝了泉子水,十三省地方挑下你。
        《绣荷包》:十绣十样锦,再绣十三省,十三省的事儿,绣呀绣不尽。
                                叫一声奴的郎,荷包绣的强,一十三省的地方,一齐都绣上
        在长年的传唱中,民歌歌词会出现增删添改,但基本词汇往往保留,“十三省”就是这种词之一。它透露了歌曲产生年代的基本信息。像《绣荷包》,就是挺典型的明代歌曲。《舅舅挎外甥》里面一句“咱舅舅外甥上归化”,又透露了这支歌产生在明万历年到清初。因为,现在的呼和浩特,万历年起名字叫“归化”,清初改叫“归绥”了。近现代也有个别学用“十三省”这个词的歌,但并不遮掩,一望便知。
        明朝政府除南、北直隶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随着元代习惯,俗称“省”,因称“一十三省”。崇祯时司礼监机构的编制记载为“秉笔六人,下各有六人,六部、两直、十三省各有专司”。明·程本直《漩声》文中写道:“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浑身担荷、彻里承当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后金《满文老档·太祖谕朝鲜擒献毛文龙》里也有:“明人聚十三省之兵以与我战,尚不能胜;汝朝鲜王袒护一毛文龙,又何益哉!”那时,“十三省”这个词,代指天下——全国。明亡后这一说法有所延续,但并不普遍。清朝挺早就十八省了,你还老“十三省”,就没有复明倾向?康雍乾几朝,怕是容不得的。
        陕北红白喜事叫“过事情”,宴席上菜的规格,俗云“四盘八碗十三花”。就是四道菜、八道菜、十三道菜。再穷的人家“过事情”,也不能少于四道菜。富裕人家,大手笔,上八道菜。而十三道菜,是宴席最高规格。四、八都是双数,为什么再上档次,就不是十二而是“十三”了呢?因为“天底下一共一十三省”,据说那时皇上顿顿开饭,边儿上都摆十三碗菜,他看着踏实。于是,十三道菜代表天下和谐,是吉利之数。所以,“十三省”是明代说法儿,“十三花”是明代遗俗。那时,回民聚居陕甘宁,他们的饮食风俗中,也吸收了“十三花”的宴席规格。
        有一种说法儿快成定论了,就是说兰花花跟一红军偷情来着。一种版本说兰花花叫姬延琴,她的爷爷在同治年间因饥荒,从米脂县迁居到延安临镇。兰花花于1934年出嫁。1935年12月有长征到陕北的红军进驻临镇,她不久跟一红军搞婚外恋。没几天,1936年2月,那红军就参加东征走了,以后再没见过面。1936年6月兰花花的丈夫当着赤卫队长,7月她没来由地又跟一富人结婚了。1940年11月病亡。她死后,1941年到1942年吧,那位从南方长征到陕北、曾跟她偷过情的红军战士,创作出了不朽的陕北民歌《兰花花》,用的旋律是“哭丧调”。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兰花花还跟周扬建立了非同一般的感情,还通信来着。有张1937年的女人照片,人指说是这个兰花花。另一种版本的兰花花叫姬延玲,先跟一红军相好偷合,没几天红军东征走了,他俩再没见过面。然后,她先嫁了一抢劫杀人犯,又嫁了一富汉,1942年正月病死。那跟她相好过的红军战士听说她死了后,创作了陕北民歌《兰花花》。
        翻中国的、陕西的灾荒史,同治年间,米脂无灾荒。那是闹回乱的年代,延安府人口,从回乱前1861年的70万,变成回乱后1880年的30万,到1910年仅剩15万,少了近80%。临镇所归属的肤施县(延安),1861年到1909年,人口从6.9万减为1.8万,减少了74%。所以,同治年间,没有往延安的移民。然后,一夜情似的情节,导致几年后出现一首不朽的民歌,过于离奇。长征到北方的战士,写出个陕北民歌来,比贺敬之的生动,也过于离奇。兰花花跟周扬感情“非同一般”,更过于离奇。用了这么个“哭丧调”,然后全陕北的哭丧事情就都不用这个调了,越发的过于离奇了。查陕北哭灵的、安葬的,上坟的歌曲,根本没有用这个旋律的。这旋律本就属于《兰花花》,是一首羽调式的五声音阶老歌儿。而且,歌里叙述的生活细节,不是红军初到延安时的情况。那时的延安,有坐着轿子三班子吹两班子打的豪华婚礼吗?那是古时候安定年代的事情。歌里唱的,也不可能是红军战士刻意赞美的事物,像赏玩小脚的“红绣鞋金莲子好比两盏灯”、放弃革命志向的“我和兰花花一搭里死”之类。所有闹红年代的陕北民歌,内容不论是妇女解放还是婚姻自由,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而《兰花花》没有一点儿那种时代特征。
        据介绍,甘肃洮岷地区的汉族人,祖先都是明朝初年从东部移民过去的,保留着很多明初遗俗。那里一直传唱着典型的明代民歌“松树林里胡丢盹,看见尕妹担的水,人品压过十三省”、“柏木做下两只桶,尕妹担水走得稳,人品压了十三省。”跟夸兰花花的歌词异曲同工,当产生于同一时代。
        为什么非要把兰花花跟红军扯到一起去呢?用阶级斗争观念讲解民歌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们在歌里看到的只是爱情和人性。把陕北文化的历史人为地缩短到割据时期,不是一个自然的倾向。很明显,陕北文化的历史远比这长久许多,没必要老被屏蔽着。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