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时间开始了——写在《文博》创刊30周年

发布: 2014-8-14 13:33 | 作者: 徐进



        2006年12月的最后一天,在紧邻局域网机房一侧的8平米斗室,我正忙着整理汉唐网文稿,省文物局人事处负责人敲门进来,扼要告知:“上面已研究决定,今天起,由你接任《文博》主编,得马上征集稿源,保证明年第1期按时出版”。看看手表,时针指向下午5时15分许,距离结束全年工作还有45分钟。想起胡风名句“时间开始了”,晚辈领受的惠泽,似乎更多的是淡定。
        《文博》创刊于1984年7月,最初由陕西省文管会和陕西省博物馆共同主办,创刊号由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任陕西省人大主任的马文瑞先生特为杂志题写了刊名,主办方还特意在“封二”安排了“黄帝手植柏”与“黄帝陵”照片两帧,以示人文之始和华夏先祖的荫福。其时,笔者参加文物工作尚不足三年,正值年轻气盛,玩性毕露,业余涉足之地少不了影院、棋社、旱冰场、文艺沙龙,乃至邻里和朋友家的麻将坪,全然想不到二十二年后会接手这份杂志。
        接手,意味着“坐冷板凳”时间的开始。
        曾经,“时间开始了”,是1949年金秋的响亮之句。然而不经意间,也成了造句者命运多舛的隐喻。翻过这一页后,新的“时间开始了”,这就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伴随这一国策的施行,人文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千气象,译制片、新电影、电视剧频频亮相,《上海滩》和《渴望》连续剧曾造成万人空巷。各类报刊杂志亦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一时间陡增至1万多种(包括民报民刊)。其中注册登记,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达千余种。
        《文博》作为起步较早的省级专业期刊,在头十余年的砥砺、精进中,推出了为数可观的高水准发掘报告、简报和学术论文,披露了许多令世人赞叹的文物与考古新发现,展示了文博前辈、学界名流、业内专家、院校教授和一大批青年学子的最新科研成果,为推动国内文博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勾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赢得了海内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好评。1993年8月24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馆长马泰来先生来信赞誉《文博》“虽由地方博物馆主办,重点在陕西,但能放眼全国,文章水平亦不在全国性三大考古文物期刊之下,可以说是考古期刊中之翘楚”。1995年12月6日,首届全国社科期刊奖在京揭晓,《文博》在参评的1933种期刊中评价居前,斩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提名奖”。据悉,首届全国社科期刊奖共评出“优秀奖”21种,“提名奖”48种,合计占到参评期刊总数的不足百分之四。时任《文博》副主编(主持工作)的王丕忠先生欣然赴京领奖,并发表《获奖感怀》,郑重承诺,将“一如既往,保持《文博》的严肃,严谨,不媚俗,不欺世,高品位,高质量,坚守这方‘净土’”(详见《文博》1996年1期)。
        进入本世纪后,由于体制、社会和市场的种种因素掣肘,《文博》一度陷入低谷,实际发行量由曾经的几千册,降到笔者接手时的不足500册,重新起步的窘境,已不言而喻。面对尴尬局面,我反复告诫自己:沉潜,低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通过悉心考察、调研、尝试和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文博》坚定了“以保护、研究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学术化办刊导向,确立了“推崇思想品味,提倡人文关怀”的办刊理念,同时引入合作办刊机制,联手兄弟单位优势互补,以期“共创文博科研服务平台”。
        仰兄弟单位支持和全体编务人员的不懈努力,渐趋恢复生机的《文博》杂志,不仅在栏目策划、版式设计、印刷质量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发行量也不温不火地呈阶梯式逐年上升,截止去年抵近2500册,并成功入选“最受海外机构用户青睐的中国期刊发行排行榜”前50名榜单(该榜单由“中国期刊海外代理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于2013年9月首次公开发布)。这个结果,凝聚了几代人的学术耕耘成果和编辑人员的心血,也是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交给社科期刊界的一份合格答卷。目前,中国大陆有正式刊号的各类杂志9000余种;其中,具国际影响力的人文社科杂志约700余种。《文博》作为其中的一员,至创刊30周年,已经出版180余期(含增刊),发文3000余篇,被摘引以万计。
        回望接手《文博》的八年,一时感慨纷杂,走笔艰涩。自忝列主编至今,所作所为,极尽普通。即使惯常看重的30周年临门,亦无“开个座谈,图个吉庆”之想。以为它就是个普通日子,重温一下“时间开始了”即可,捎带回顾人类的“杂志历史”亦为承情、感谢和志念。
        从人类第一本杂志——法国人萨罗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学者杂志》诞生起,外文杂志已抵350个年头;从第一本中文杂志——1815年在马六甲出版的《观世俗每月统计传》算起,中文杂志已届200年历史。步入21世纪的今天,在互联网信息化浪潮的波涌中,纸媒杂志的历史使命已然式微,但以千百年来积累的人类阅读基因而言,杂志的原始生命力一如人类与生俱来的吃饭、走路、劳动、休憩习惯,必将长久地存在下去。相信这一点,亦即相信“时间开始了”。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结束;于《文博》,亦如是。
        
        

最新评论

删除 引用 Guest  post at 2014-9-03 20:04:33
温暖的矫情。总之,我还是认真的看完了全文。

查看全部评论……(共1条)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