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穆哈與《茶花女》

发布: 2014-12-04 17:07 | 作者: 葉揚



        穆哈與《茶花女》(Alfons Maria Mucha and Alexander Dumas fils’ La Dame aux Camelias)
        日期:2014-07-06 作者:葉揚 來源:文匯報
        
        曹子桓《典論·論文》云:“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選》李善注引桓子《新論》云:“唯人心之所獨曉,父不能以禪子,兄不能以教弟也。”這裡所說的“氣”,包括作家的氣質和才能。我國文學史上父子兄弟齊名者,想來只有建安三曹和北宋三蘇了。歐美文學史上,以父子兩代論,也只有法國的大小仲馬。兄弟同名者,如德國的格林和法國的龔古爾,似乎史上的地位要稍遜一籌。仲馬父子,都是兼寫小說、戲劇,兩把刷子一起耍,不過父親是先寫劇本後寫小說,而身後主要以小說聞名,兒子則恰恰相反。 1848年小說《茶花女》問世,讓小仲馬初嘗成名的滋味,四年後,根據小說改寫的劇本公演,大獲成功。一年之後,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將之改編為歌劇《風塵女子》(La Traviata,漢譯仍保留小仲馬作品原題),更為此作創造了新的生命。之後小仲馬主要致力於劇本創作,寫了《半上流社會》等二十來部作品。 1896、1897年間,林琴南在游石鼓山的船上,聽同行的法國留學生王壽昌口授,開始動筆以文言迻譯小仲馬這部小說,兩年後《巴黎茶花女遺事》付梓,嚴幾道有詩云:“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可見此譯當年風行的盛況。琴南也由此開始了三十年的翻譯生涯。
        法國絕代名伶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 1844-1923)在傳奇的一生中,最為鍾情於扮演《茶花女》一劇的女主角瑪格麗特。 1894年,她與當時僑居巴黎的捷克藝術家穆哈(Alfons Maria Mucha, 1860-1939)簽約,讓他專門為她創作海報,並做舞台美術設計。穆哈由此聲名大噪,成為歐洲“新藝術風”(Art Nouveau)的中堅人物。這裡是1896年穆哈為伯恩哈特在巴黎圣馬丁大道上的“文藝復興劇院”公演《茶花女》一劇所作的海報,精緻淡雅,評家認為是“新藝術風”的一件代表作。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