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从日本的民族性谈起

发布: 2015-9-10 16:04 | 作者: 丁子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暨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年周年纪念。回顾一下,这些年陆陆续续写过一些有关日本文化与民族特性的文章,当然既包括了男人,也包括了女人。现在重读一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1年3月间,日本经历了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浩劫,地震、海啸和和核泄露三重灾难摧残了这个充满悲情的岛国。全球都被“大和民族”的某种精神所震撼:冷静、坚忍、守规和团结。人们似乎对这个民族和国度在同情中又加上敬佩,并带有对自己民族的反思。任何民族性都有正反两面,可以说,日本的得与失都源自其民族的某种特性。曾几何时,具有要将美国买下那种劲头的日本,最近二十多年来,却深陷不景气的境地。
         原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曾指出,“日本人总是把我们与他们即日本人与其他各国人民之间的界限划分得很清楚”。日本人内向性的性格特征,加之日本狭小的生存空间,都给这些日本人眼中的“外人”进入社会构成相当大的压力。
         日本华文报纸“留学生新闻”曾作过一个问卷调查,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或就学生几乎都感到,在这个看来与我们人种相似的国家里,处处感到压抑;日本人对西洋人有自卑感,对亚洲人则态度高傲。从日本人意欲“脱亚入欧”而造成的民族特性,到日本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可以多层面地阐述日本的民族特性,以及留学生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日本社会里藏匿着许多潜在的危机和冲突。日本的自杀率高冠全球。拿家庭生活来说,曾经有人统计过,日本每三分十八秒便有一对夫妇离婚。留学生中一种说法很有意思,“不做亲日派,也不做反日派,而要做知日派”。
         根据笔者访问日本以及对美国日裔社区一些肤浅,不成熟的观察和也许是片面的了解,日本人似乎主要有以下四大民族特征:
         一、“岛国心态”与“冲出岛国的心态”。千年来,以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等四大主岛以及邻近数千小岛构成的日本列岛从来没有被入侵过,与此相反,尤其是近代,都是向外扩张。因此,日本人仅对曾经在二次大战中打败并入侵自己的美国尤为敬畏,又怕又恨,心理极为复杂。可不是,连自己的“活神”天皇都曾在麦克阿瑟面前唯唯诺诺。不象德国人,大多数日本人对侵略没有忏悔的心态。由于岛国的资源有限,因此经济向外扩张和市场自我保护成为最基本的国策和民众一致认同的生活常理。国民普遍珍爱来自有限资源的任何产物,例如就连富豪之家,也提倡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添干净。国民常常会自发抵制外来的商品,例如进口美国的大红苹果免费试吃,竟然乏人问津。日本人普遍有国货最佳的理念。除某些极有限的少数族裔,日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并使用单一语言,因此没有民族对立与分裂的危机,但仍极其排外。
         二、传统国教为神道教,认作为活神的天皇由神话中的天造大神降世,从而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支柱。武士道精神与大男子家长主义。武士道是于德川幕府末期,将儒家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加上武士英勇善战的气概,便演变成好战嗜杀,灭绝人性的军国主义。表现在社会各个领域,就形成某种准军队化的管理方式,人们强调刚正不阿,清廉廉政,忠职敬业,工作要求完美。大男子家长主义是日本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无论家庭、公司、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机构都建立在这种价值观之上。银座,作为金融商业中心,凝聚着日本经济的内力。秋叶原的电气街,是日本人引为自豪的高科技电子产品推销大市,令人眼晕目眩,但这是以牺牲人性的完美发展而带来的物质成果。有人说,日本人是经济动物,尽管过于偏颇,但也道出现象一二。日本人的职业压力最大,精神最为紧张,但在极端的物质欲望后面,是精神的迷惘。当你在浅草寺观视着善男信女们人潮如海,香雾弥漫之时,你感到,他们在寻求着解脱。
         三、城邦式终身雇佣制度。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分封状态,官员和百姓仅对城主效忠,终身不改,而城主也有责任保护城民一辈子。因此,社会传统价值是终身雇佣制,强调誓与雇主同进退共荣辱的人生态度,对各种不忠和跳槽极为鄙视。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近20年来,日本遇到泡沫化等各种困扰和麻烦,经济一蹶不振,很多原因反而是由于某些传统价值观的拖累。这种终身雇佣制也带来产业成本的相对提高,反而影响了竞争力,例如大企业成了大家长,负责照顾子民全家一辈子,如房子、汽车、配偶的居家赋闲、子女的教育以及生老病丧等等。
         四、重视团队精神和人际横向应酬和沟通,并视为通向成功的必要之途,人们用在这方面的时间和功夫远多于家庭关系。日本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封闭化和排他化:有限入口,内部培训和提拔,重素质而轻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软知识"和"软技能";在职工培训上的投入是美国企业的25倍;必须从基层干起,通过按部就班的培养过程,逐步了解企业、认可企业、完善自身、创造效益,求得提拔重用;对人的评价与提升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和渐进式的方法,侧重于全面、历史地考察。HRM的人治化与情感化:以内酬、内部激因和精神鼓励为主,基础为人际关系、潜在规则、信仰价值、团队合作、低淘汰率、年资序列制、终身雇佣制、自觉主动的奉献行为、弹性的制度安排、隐性的职务主义以及柔性的工资制度。HRM的通才化与分工粗略化:员工往往接受综合的知识,并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轮班训练,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凝聚作用。HRM与传统价值相契合的企业文化:工作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潜力,体现了人文关怀;走的是管理技术加企业组织文化的模式。长期稳定的就业政策,对于员工的培训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知识的积累。而且劳资关系的全面合作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来说,日本模式在技术变化不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则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然而在高科技发展中则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而这恰恰是日本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日本企业也已经取消了终生雇佣制,年资序列制也逐渐被打破;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有人说,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慢慢地倒下了两根。
         
         关于日本,笔者将自己过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摘录如下:
         
         ......漫步在皇居和众议院相望的河边,感叹日本竟能把传统帝制与现代政治调和得如此“出神入化”。我低头看到一只独然戏水的小鸭子,倏地下潜消失在一片落花飘叶之中,仿佛感悟到日本文化那种特有的淡淡的寂然感伤。在我看来,日本人信奉一种樱花的哲学:此花虽美,但它的飘落更美,一片花瓣的飘落虽美,但众多花瓣一齐飘落,而现出的悲情而壮观的那种群体美才是最美。美国人说,自己是M的哲学,而日本人则是W的哲学;M是Me(我〕的缩写,W是We(我们〕的缩写,意思是前者强调个人,而后者重视团队。有句话很生动地概括了中日的差别:一个中国人打得过一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却打不过三个日本人。意为中国人彼此很难合作,三个中国人到了一起,自己就先打起来了。遥望皇居的建筑群,倒是淡朴简雅,绝非象北京的紫禁城那样金碧辉煌,但却是日本普通人望而却步的禁地。在这里,到处插着"立入禁止"的牌子。这种牌子,恐怕是日本文化的一个显著象征。与欧美不同,日本大从皇居、议院、政府各部门,小至社会各单位,到处充斥"立入禁止"的牌子。新天皇毕竟比老一辈开化,似乎开始具有平民化的倾向。但愿此后日本的人性味要浓一些。记得不知哪位日本政论家说过,日本的议院前没有喷泉,因为缺乏人性味。我好奇地透过警察岗哨远眺,居然看到一座小喷泉,我纳闷是否是为了改善形象而后加的。不管怎样,警察与"立入禁止"的牌子使这一切仍然缺乏人性......。
         ......我们登上了电气火车,又换乘地铁,日本国营和民营的公共捷运系统无愧为世界第一流的。东京的所有空间,都被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尤其是地下,充满着多层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从你脚下的这一点,可以到达日本的各个角落。我们来到商业和风化闹区新宿,一路上不断地摆脱色情皮条客的纠缠,其中不乏说着我们所熟悉的乡语的同胞。主人调侃道,日本强暴犯罪率极低,恐怕与色情业发达,给人以发泄的渠道有关。 “挤而不乱,乱而有序”是日本社会的写照。人们说日本恐怕是世界上社会秩序最安好的地方了。我们钻进一家居酒屋,饕尝着日本料理,豪饮着日本清酒,夹杂在只有在这里才能发泄放纵的日本人当中。我最大的感觉日本人是内抑的、感伤的,如同机器一般。我说,在大街上行走,如果我不开口,并不觉得是个外国人,那么,怎么从外表上区分中日两国人呢?他们告诉我,除了衣着发式外,你可以发现,日本人的目光直视呆滞,中国人的则旁顾游移;日本人的身姿僵挺硬板,中国人的则活络曲晃;日本人声调低沉闷哑,中国人的则高亢脆散。后来,我果然发现,在挤得水泄不通的地铁上,日本人绝不左顾右盼,东摇西晃,就象一排排闷葫芦插在那儿;而歪歪倒倒,哼哼喝喝,活泼机灵的则一定是我们的乡亲......。
         ......赴日之前,我曾就美日两地中国留学生的处境大致作过一些比较: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七八万之众,在日本的亦有五六万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就学生,所谓就学生是指那些在日本语言学校就读还未进入正式大学本科的预备性学生)。总的来说,美国政府对留学生政策比较宽松,例如签证延长手续,学校有关机构就可办理。这至少使他们不比象留日学生,为归期惶然。留日学生打工的工资比美国留学生要高一些,但在美国留学,享受奖学金,免学费待遇以及毕业后对口就业的的机会远高于在日本。这些都在其次,留日学生陷入困境的很大一个原因恐怕是文化因素。在学校,多少有点造反遗传因子的中国学生,若不了解日本的习俗,会感到极度压抑。例如,一名留学生说,他的导师,一个有名的新闻学家,就常把不守规矩的学生赶出课堂外。这在美国和中国似乎都是不可思议的。据留学生们讲,经常看到打工处的老板,让雇工吃皮肉之苦。来自大陆的人总以抗逆回应。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人权观念是很淡薄的。美国社会向以标榜自由着称,机会相对开放,没有日本那种等级森严造成的压抑感。有几件小事,印证了我的看法。比如说,在日本,留学生搬家找房几乎都有过被拒绝的经历。一位孟加拉留学生在一家名叫"国际不动产"的张贴栏里。看到有"外人不可"的标注。这位留学生愤然地说:既然房子不租给外国人,又为何叫"国际不动产"?在日本,最令留学生无奈的一个地方就是东京入国管理局。有人说,新入管法施行之后,留学生与就学生的处境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艰难。入管局的手里还有一部不能公开的法律,那就是让中国留学生尽早滚蛋。且不论此说真假,因为谁也无法看到入管局的手心。眼见为实的只有一样,留学生们在入管局饱经折腾的窘态。他们唯有把满腔怨恨一古脑儿发泄到厕所墙壁上:"拳打日本仔""君子报仇,来日方长,慎重!"涂鸦背后,也交错起伏着生活中的全部辛酸......。
         ......1945年8月18日,即在日本投降的第三天,其政府再次借助“性”的战略战术功能,决定三点措施,重点是如何用慰安妇来迎接和犒劳美国进驻军。十天以后,在平时百姓禁入的皇宫广场,召开了声势壮观的“特殊慰安设施协会”(简称PAA)成立大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卖淫托拉斯,号召日本女性加入,竟然声称这是“为国家做贡献”。PAA前后征集2-3万名慰安妇。在世界历史上,由政府出面,大规模用自己国家的女人的“肉体”来满足占领军的“欲,日本堪称空前绝后。日本的“性肉弹”果然起了战略功用,可怕的性病在美国占领军中蔓延,随后又由他们带回自己的祖国。一位美国随军牧师拍摄下在PAA前排队,大叫 “快!快!快!”的丑态,结果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在强大的压力下,PAA被迫关闭。日本政府的这项措施是为了构筑起性的“防洪大堤”,即用“专业妓女”来保护“良家妇女”。其实,丝毫未能阻止美国大兵的“性占领”。电影“肉体之门”就揭示了美军是怎样蹂躏日本良家妇女。日本真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这也好,日后为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提供了素材。连中国人都沾上光,能观赏到“人证”那样的日本电影。
         ......穿过日本堪称最高学府和科学殿堂的东京大学的大赤门,你便看到到处都是年轻男女大学生们,在大和民族新一轮回中,他们又开始盲目追随政府,相信自己国家书写的“历史”,看不起周边的国家的人民,沉迷于大众消费文化,成为流行价值的“复印猫”。七十年代初,与世界激进潮流相合拍的日本学生运动,例如占领校园主楼,与当局分庭抗礼的场景恐难重演了。据说,象东京大学一类的公立名校曾以选拔平民精英尖子著称,但现在又有了贵族化的趋势。在日本各大学攻读的中国留学生们,当然面临着种种逆境。
         ......返美途中,在波音747喷气客机上,有人惊呼:“瞧,富士山!”在太阳和云雾交织中若隐若现的扶桑第一名山,半是披满了光辉,半是笼罩着阴霾。这种奇景,就好象使我无法看清这个岛国的未来,但我却似乎看到了遍布日本、欧美以至世界各地中国留学生充满希望的未来--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明天!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