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克萊恩與濟慈的《無情美女》

发布: 2015-12-31 19:31 | 作者: 葉揚



        克萊恩與濟慈的《無情美女》(Walter Crane & John Keats’ La Belle Dame sans Merci)
        
        日期:2015-08-01 作者:葉揚 來源:文匯報

        
        
        曾經擔任英王喬治三世御前牧師的珀西主教(Thomas Percy,1729-1811),頗有文才。他發表的處女作,是中國小說《好逑傳》的英譯本。1765年,經他精心編輯整理的《英國古詩拾遺》付梓。此書收集了十四世紀初至十六世紀初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敘事民謠及抒情詩歌一百八十首。到了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此書引起浪漫派詩人的強烈興趣,對於他們的部分創作,實有推波助瀾之功。濟慈的名篇《無情美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就從此書中的一些早期英國敘事詩(例如《美女芭芭拉·艾倫》)中得到了靈感。濟慈此詩,共分十二小節,每節四行,二、四兩行押尾韻,前三行用抑揚格四音步,最後一行則換用短促的抑揚格二音步作收,有時亦間用三音節的抑抑揚格,循環反復,完全是早期民謠的風味。前三節由一位身份不明的人物以第一人稱敘事,描寫他在荒涼落寞的湖邊,遇見一位形銷骨立的騎士,後面九節,則改由騎士開口,說自己如何在此地邂逅一位神秘的妙齡美女,兩情相悅、一番艷遇之後,他沉沉入睡,得一惡夢,驚醒後美女已不知去向。此詩標題用法語,為作品添加中世紀傳奇的浪漫色彩,情調憂鬱低沉。濟慈此詩,在辭藻運用上與其長篇頌歌不同,並不華麗,然而其遣詞用字,於簡潔平淡之中,頗重象徵意義。詩中對於美女的聲音笑貌以及騎士的噩夢的描寫,著墨雖然不多,卻形象鮮明,躍然紙上。開場時由不明身份的說話人(persona)描寫湖邊草木衰亡、不見鳥跡的荒涼景象,到結尾處又以騎士的口吻重復,首尾相顧,餘音裊裊,語盡而意不盡。李長吉《蘇小小墓》,其原始材料是有關錢塘名妓的一首五言四行的《古樂府》,但是長吉點鐵成金,筆補造化,吟成自己的千古名篇。濟慈與長吉同樣天不假年,有如流星掠過夜空。這首《無情美女》在音韻、詞匯以及敘事手法上,本為仿效早期英國民謠的一首“藝術敘事詩”,但是在造詣上卻遠遠超過了前者,與長吉的《蘇小小墓》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前介紹過沃爾特·克萊恩(1845-1915)為史蒂文生的《塞文山趕驢行紀》所作的插圖。他是一位肖像畫家的次子,耳濡目染,自幼習畫,十八歲那年,他為桂冠詩人丁尼生的敘事詩《夏洛特夫人》所作的彩色插圖,被選送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他以濟慈此詩作為題材的這幅油畫,也是他弱冠之年所作,在風格上見得出前拉斐爾派對他的影響。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