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论文学新变化 重返时间的河流

发布: 2016-2-26 08:57 | 作者: 格非



        叙事文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件: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在传统文学里面,空间是依附于时间的,所以文学作品会提供劝诫与意义。而现代生活中的时间被空间切割成了碎片,生活的意义消解殆尽,投射到文学上的变化则是,自福楼拜以降,文学作品不再提供答案与意义。
        
        福楼拜是不是疯了
        
        在法国,或者说在整个欧洲文学变革的历史当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福楼拜。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包法利夫人》,小说第二页出现了一段文字,描写主人公包法利,戴了一顶奇怪的帽子。一个作家在小说里面写一个人物戴了一顶帽子,一般三言两语就可以。可是福楼拜用了多长的篇幅呢?用了差不多十行。描述这个帽子的颜色、形状,写得极其复杂。
        用这么长的篇幅,来写一顶帽子,大家可能觉得有点过分。但还有更过分的事情。在福楼拜的草稿里面,他原来写这个帽子的文字长达几页。这个在传统文学写作里面是犯规的,小说还没开始你就写一个帽子写好几页,这不对。
        福楼拜有一个习惯,他每次写完一段文字之后,都要把这个文字朗诵给他的朋友们听。结果他的朋友一致认为,福楼拜疯了,认为他完全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去写一个帽子干什么?福楼拜后来迫于朋友们的压力保留了十行。但是问题还在这儿:福楼拜这么做,到底有没有他的理由?
        在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的那个时期,巴尔扎克刚刚去世。福楼拜怎么来评价巴尔扎克的呢?他说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大师,又说虽然他伟大,但是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也许应该唱一唱别的歌,弹一点别的调子了。也就是说,文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那么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去写一顶帽子呢?因为福楼拜非常敏感地意识到,整个的欧洲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这个变化我简单地把它描述为:场景独立。帽子的这样一个画面,本来是为了刻画人物的——为了表现人物命运的,为了表现他的性格,他的家庭、出身和阶级属性,可是现在它突然独立了。那么这样的事情,在18世纪以后,在世界文坛里面,一再发生。
        
        时间被空间切割成了碎片
        
        叙事文学中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时间是指什么呢?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它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跨度。然后作家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命运。通过展现人物的命运,来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他对读者的劝告、他提供的意义,过去的文学都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空间呢?空间是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另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环境、肖像,包括戏剧性的场面,所有的这些都在空间的范围里面。
        福楼拜引领了文学史里面一个重要的变革,那么,在福楼拜之前,文学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如果把时间比喻为一条河流的话,那么这个空间就是两岸的风景,这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传统的文学里面,空间永远是附属于时间的。也就是本雅明当年告诫我们的,文学作品最后要告诫世人,要提供意义。
        中国人特别喜欢描写月亮,古典诗词里面,几乎可以说是无月不成诗,每个诗人似乎都会写月亮。月亮在我们今天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物件,它是空间性的一个东西。但是呢,这个空间化的月亮当中,包含了时间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个月亮在那儿永远不变,你在看月亮的时候,你看回去一千年,因为一千年前的人也是这么看月亮的。
        通过一个小小的物象,可以把中国整个的文化史,几千年,串起来,这是中国文化史里面特别是诗歌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典故,典故可以串联起时间当中所有的碎片。苏东坡说这个“千里共婵娟”,他实际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月亮,可是他知道还有一个人在看,无数的人在看,这个时空是融汇的。
        所以我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时空观的演变,在传统的文学里面,空间是时间化的,在今天的文学里面,相反,时间是空间化的,当然,空间最后碎片化了。我们今天不知道时间去了哪儿,看不见时间,我们眼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空间,令人炫目。我们都是空间里面呈现的碎片化的俘虏。
        
        科学进步让我们忘了时间
        
        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曾经说,过去的文学,提供意义,提供一个完美的结论,这个是它的天职。但今天的作家,不仅不提供意义,不提供答案,相反,还要把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也一股脑地推给我们。作者这么做不是因为不想提供答案和意义。是因为福楼拜说的,这个时代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文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社会本身发生了变化,因为文学从总体上来说是模仿这个社会,它是对社会的模仿,是一种反映。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今天谈起来也很复杂,比如说上帝死了。上帝在的时候,有永恒的观念,它有意义,人死了之后有天国,有末日审判,所有这些东西规划得好好的。突然上帝不在了,永恒消失。永恒的消失出现的问题,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些人一辈子的写作的主题
        当然还有更多原因,比如说科学的昌明,近代科学带来巨大的变化,呈现了太多空间。旅行变得太容易了,你可以随时经历无数个空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劳动分工。过去我们能看到整体性,能看到劳动的意义。今天劳动分工就麻烦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我们要生产一根缝衣服的针,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劳动分工,也就是说我们单个的人,看不到整体,看不到我们的产品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东西。
        你们知道卡夫卡当年写过一篇很有名的小说,叫《万里长城建造时》,就是修长城的人他看不见长城的全貌,他看见的是砖头,一块块毫无意义的砖头,这是我们今天处境的隐喻,这就是碎片化。这个碎片化是劳动分工带来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这样。我刚才讲的碎片化的空间,在以几何级数加速繁衍。我自己并不是一个保守的人,我觉得这个空间的变化,尤其是空间的加速的繁殖,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多重要的意义,比如说科学确实有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们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事情,这个是古人远远不敢想的,这构成了我们物质生活里面也是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个都没有话讲。但是它也造成了一些另外的后果。就是,恍惚中,我们都忘了时间。
        
        文学的目的仍是提供意义
        
        有的同学也许会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化的碎片当中也挺好啊,我们的生活那么丰富,我们就沉浸在这样一个空间化的东西里面,不要去管什么时间了,不也挺好吗?
        可是因为我们过度地沉湎于这样一个空间性的行为里面,我们忘掉了文学它最根本的目的,它要提供意义,它要阐述它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有个巨大的情感上的诱惑力。如果你真的能把时间忘掉,固然挺好,问题就在于,我们忘记不掉。我们还是时间的动物,我们只不过是假装忘记了时间,时间一直在那儿,它从来不停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时间问题做过一个非常严肃的思考。《红楼梦》的第二回,林黛玉的母亲去世了,在林家做西宾的贾雨村到外面去散步,走到一座寺庙,庙旁边写着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意思是你的财富、名利这些空间化的东西已经非常多了,可是你这个手,还是忘了缩回来。等到有一天,时间的大限突然来临,眼前突然没了路,你想回头,来不及了。
        曹雪芹并没有说你们都是庸俗的人,都在名利当中,我已经解脱了。你们这些人最后都在名利场中,那么多东西拿到手还要拿。也许曹雪芹和我们一样,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某种对空间性事物的迷恋当中,所以他说是“忘”缩手,忘记,这里面有一种中国文学里特别优秀的东西——悲悯,不是同情。同情是我比你高,我同情你,悲悯是我跟你一样,我也摆脱不了。贾雨村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他当然看得懂这句话,可是你们看贾雨村在后面的作为,令人悲叹,也就是说,看懂了也没用。
        在这里也许我可以简单地讲一下结论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忘记时间,我们可以把时间抛到一边,但是时间从来不会放过我们。它不会忘记我们,所以红楼梦里面会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虚无,一堆绚丽的荒芜。如果我们不能够重新回到时间的河流当中去,我们过度地迷恋这些空间的碎片,我们每一个人也会成为这个河流中偶然性的风景,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