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母亲

发布: 2016-8-03 20:29 | 作者: 水若寒



        母亲出生在民国时期(1935年)一个有浓厚文化背景的大地主家庭。外公在外供职,是一位积极的抗日分子(地下党),外婆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子学校校长。
        母亲一共有十个兄弟姊妹。舅舅和阿姨们不仅在学校受着正规的教育,家里还有私塾先生传授中国古典的文化精粹。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史记》《唐宋诗词》等书籍。使母亲小小的年纪在耳染目熏的环境下,竟在四岁之前就能背诵很多古典名著或古代诗词。这时外公不得不把聪明的母亲送到正规的学校接受教育。那时母亲只有四岁。
        母亲年幼之时,也是中国政治局势最动乱之时。内有国共的不断战争和少部分的军阀混战;外有日本的铁蹄在践踏蹂躏着中华大地。真所谓是内忧外患。母亲的家乡所处中原河南。外公整天忙着打鬼子,外婆也忙于教务。就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母亲以顽强的毅力和先天的聪慧,只用了六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开封女子高中。而此时的地主家庭已经是一个空壳了。因为解放在即,大势已去完全走向没落。本来为了供应二个舅舅和大姨在北平读大学,已经买掉了很多田地。但外婆和外公还是依然坚持送母亲继续读书。就在母亲读高二的时候,中国解放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来了。母亲所谓的家也荡然无存,不仅被挖地三尺,外公和外婆也变成十恶不赦的“土豪劣绅”。在一次次的批判大会上,在群众的哀求声中,(因为外公救济过很多穷人)念在外公抗日有功的份上,幸免一死,被送到乡下老改。外婆也因为是一位知书达礼的教育者,凭她特有的诚意对共产党没收的全部家产毫无怨言。一个“地主婆”校长从此下课了,使婢唤奴的日子就此划上了句号。
        被扫地出门的日子外婆并没有打倒,而是放下贵夫人的架子,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承受着不明事理的一些人的指指点点,去参加各种体力劳动,来维持着家庭的生计。因为母亲下面还有几个舅舅和阿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的已经参加工作了,可以帮助家里一些开支。可怜的母亲却进退两难,继续读书吧,家里供不起,不读吧,半途而废实在可惜。处于当时的环境即使外婆再有本事也不敢有所行动,垄断半个城的“地主婆”能保命就算万幸了。
        但母亲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在外婆的帮助下,打听到有这样的师范学校:包吃、包住,还不交学费呢。母亲得知后,身揣仅仅只能坐船的钱,只身一人前去考试。果不出所料,母亲被录取了。
        二年后,母亲已经是一位人民教师了,时年母亲十六岁。靠着微薄的工资不仅要供下面二个舅舅的学费,还要去看望劳教的外公,再挤出几块钱孝敬外婆。都是一位教师了,还穿着一双补了又补的蓝运动鞋。
        母亲是坚强的,同时也有女性特有的软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母亲嫁给了一个大她十多岁,跪地求婚的同校老师。而此后不久母亲在政治上遭受迫害。那个男的也成为右派。在那个运动天天有的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也结束了那段不幸的婚姻。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母亲能歌善舞。在劳动之余,常常把附近的孩子们集中起来唱歌、读书、识字。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一首儿歌“蝴蝶,蝴蝶,穿着花花衣,飞来飞去采花蜜……”。回忆起来好象还在耳畔萦绕。母亲如果遇到贪玩的小朋友就会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还给我们讲解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的故事。什么“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当时我虽然不太懂其中的意思,但觉得母亲很了不起,好有学问,因为母亲还戴着一副眼镜呢!对小朋友也总是小眯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然不象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一样,最终一事无成。母亲的教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困难时,想退缩时,母亲的话就象是紧箍咒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不要放弃,不要退缩,“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毅力和精神。
        母亲对子女的作息时间要求和人格教育非常严格。记得我还不认识几个字的时候,看到家中堂屋挂着许多字画,就好奇的问母亲。“妈妈,那些都是什么呀”?母亲蹲下身来和蔼的读给我听“《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虽然当时我根本不懂,但在母亲的帮助下,我不但可以会背诵下来,还认识了很多字呢。读的多了我也渐渐明白了它的意思。因为我也在母亲身上找到了答案。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睡过懒觉,即使生病,也坚持每天比天还亮的早。不仅把房间和院落收拾干净,给孩子们找好换洗的衣服(母亲一共生养八个子女),然后烧水做饭。七点钟,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已经唱响了黎明的早晨。而此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即使再忙再累。开饭的时间到了,母亲每次都说先吃了,让孩子们多吃点。而我和妹妹每次总是吃剩,母亲总是投过来一点善意的目光,也没有责备的意思。不过,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哭了,我可怜的母亲,竟在吃我们吃剩下的玉米红薯饭,连皮儿都咽了,把贴在碗上的也舔的干干净净。我当时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感到非常吃惊。母亲看到我惊愕的表情说:“老七,乖,咱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不能浪费粮食呀。但你今天不要把看到的告诉姐姐和哥哥们,因为他们小的时候受过很多苦”。这件事成了我和母亲之间的秘密。其实我当时多想把这件事情告诉最爱我的爸爸呀,可是父亲当时在外地工作。即使过节回家,我也欲言又止,因为我不想做小叛徒。自此这件事后,我再也没有剩饭了,把饭吃的干干净净的,我已经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了。
        母亲不仅很有学问,还有一双灵巧的手。绣花,裁衣样样都拿手。虽然在做大小姐时,从未动过针线,有了几个孩子以后,经济紧张,母亲不得不自己做了。说来母亲也真巧,听姐姐讲母亲可以把旧衣服翻过来做成新的衣服,穿在身上合身又大方。我当时半信半疑,不过经过一件事情后我真的彻底信了。记得那时母亲已经恢复公职,父亲也回到近边。在我的眼里,我们家的条件应该不错了。国家按时供应粮食,还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呢。只不过姐姐和哥哥们有的还在读书需要钱的缘故吧。但我当时不懂这些情况,想要什么,就要什么,非要马上实现不可。父亲又非常疼我,母亲也不想让孩子失望。事情是这样的,同班的一位女同学穿着一套好漂亮的白短袖,黑裙子去上学,好看极了。回到家里缠着母亲非要不可,母亲在我的胡搅蛮缠下居然答应了。第二天我竟然穿着崭新的黑裙子(白短袖我已经有了)上学去了,别提当时的高兴劲了!还是背袋裙呢!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母亲为了这条裙子,竟把自己唯一的一条刚穿过一次的黑棉绸裤子连夜裁剪,拼凑成一条天衣无缝的新裙子。母亲一夜没睡,只为实现她女儿的无理的欲望。第二天母亲依然微笑着去继续她的工作。“妈妈,我的好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您实在太伟大了!”我在心里呐喊。
        随着年龄的增长,姐姐和哥哥们相继走向工作岗位。有的已经成家。这时的母亲也已退休,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但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被很多学校聘请,母亲是乐不可至,继续她的教育事业。还讲什么发挥老年余热呢,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多做点贡献等等。母亲却分文不取,母亲讲:“有国家发的退休金就够了,不能要两份的”。
        母亲最让我敬佩的是,竟然在教育局的批准下,在哥哥和父亲的帮助下,宁愿舍弃城市安逸的居住环境,在一个交通不不太便利的山村小镇买下地皮,一年内盖成校舍,办起了一所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规模。我在电话里问母亲:“您老何苦呀”?回答很简单:“为了让山里的孩子和你们一样识文断字,做国家有用的人才”!是的,母亲为了办学,四处筹集资金,日夜操劳,饥一顿,饱一餐的。最受苦的是母亲的那双脚,不知道抹出多少血泡和老茧。当时交通车只有一班,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只好让“11号”辛苦了。每天往返很远的路程。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母亲那将近六十岁的身躯。
        学校开学了,教育界的朋友都来祝贺,母亲始终保持着微笑。生源还不错,最重要的原因是收费较低。母亲曾经说过:“为了让山村的每个孩子具备最起码的基础教育,决不让因为学费的问题而辍学而荒废学业”。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母亲不惜高薪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模范教师来授课,让学生有更高的文化素质,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到更高一层的学校就读。母亲为了教育披星戴月,呕心沥血。母亲的品质也不是用简单几个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母亲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出国深造。而母亲依然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现在的我早已远嫁他乡,生儿育女。母亲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母亲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我的婆家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山峦起伏,绵延纵横,是一个具有“山国”之称的地方。不过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母亲从不干涉子女的婚姻,我和丈夫是自由恋爱的。可是这里的孩子读书就苦多了,有的小孩到了六岁就开始翻山越岭,淌水过河,走到十多里外的地方上学,一天往返一次还是空着肚子回来。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有一个愿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如果我的经济到位,一定要在贵州山区多办几所希望学校,让交不起学费的孩子都能背起书包,走进知识的殿堂。“知识是人来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国家的命脉,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科技的进步是离不开文化”。母亲的话永远铭刻在心,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准备着。
        母亲是一本厚厚的书,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我梦想假如有一天成为大作家,我一定会以《母亲》为书名,写本内容丰富而实际的关于母亲故事的书籍。让母亲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愿母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的人生之旅!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