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发布: 2016-10-06 20:08 | 作者: 陈定家



        从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看,文艺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关。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如影随形。几乎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主都以某种新技术的问世为基础。印刷的发明,使士大夫的诗文得以大量刊印和广泛流布与腾播,使拥有图书的人数大大增加。在西方由印刷引起的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复兴的产生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知识冲破教会的束缚走向平民,文艺从王公贵族的深深庭院走向大众。实际上,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印刷术一直在不停地影响和改变着艺术生产的内容和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印刷术具有连续性、同一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重复性使书的价格相对缮写的书籍价格便宜得多而且便于携带,同一性使职业文人应运而生,连续性使作家能够尽情地表情达意,能对世界放声吟诵、直抒胸臆,表现手段狂放无羁。[①]
        近二百年来,技术产业化使人类生活世界的内涵,由自然物或手工制品变成了工业产品,进入了消费社会的商品流通渠道。技术和市场的曰益一体化,也是的文学与传媒深深打上了技术与市场的烙印。印刷术“造成诗与歌、散文与讲演本、大众言语与有教养的言语的分离”。[②]直接改变了艺术生产的形式。印刷术不仅造就了成功的出版商,也培养出了第一批职业小说家,并且对音乐和美术的普及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静态传播信息的印刷媒体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地快速变化着的现代生活的需要,于是,新的媒体应运而生。近百年来,广播、电影和电视的相继出现,一次又一次地猛烈地冲击着印刷媒体曾数百年独步天下的霸主地位。然而,对印刷媒介的致命一击也许来自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早在上个实际70年代,日本就已经有专家作出过“铅字消失”的预测,认为以纸张为媒体的书籍未来将会结束。在美国,托夫勒在他的《第四次浪潮》中也预言:“即使目前的词在以后仍然会被使用,但我们目前所谓的书却很可能消亡。”
         
        一、多媒体出版的革命意义
         
        今天,即将代替纸张出版物的电子出版物已经杀进书刊市场并开始争夺信息源和读者。与传统印刷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是立体的,充满趣味的,它的人机交互和自动检索功能极大地解放了读者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融文本、视频、声频、图形、图像于一体,绘声绘色,图文并茂,既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总体信息获取量,体积小、容量大、操作简便、易于携带、查阅迅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它都是出版业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同时也必然会引发一场艺术生产的革命。
        就在电视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时候,日本讲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电视的消失》的书。书的封带上印着“仅仅用于观看的电视已落后于时代,双向式电视创造新的未来,”该书认为,“今后将是‘电视电脑’的时代。光缆把全世界的电脑连接起来。与电视的单向式不同,它能够象电话一样进行双向式的传输。如同在语言的传送中电话胜过了电报一样,在图像的传送中电视电脑也将完全超过电视。”该书进而预言,在21世纪全世界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电视电脑上得到。[③]
        不难看出,人类传递和保存信息的媒介方式本身就是一部奇特的科技史。从结绳记事到刻木为文,从龟甲兽皮到布帛纸张,从专人缮写到活字排版,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和经验,越来越真实、具体、有效地以图文及其他形式保存了下来。现代书刊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铅”与“火”的时代到“光”与“电”的时代,从用笔写稿到键盘敲入、网络传输,现代人思想情感的传递和资料信息的交流已准确和便捷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我们看到,过去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传递的信息,已由及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这种传输形式的速度几乎只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因为传输过程所用的时间短促得无法形容,就人类迟钝的感官而言,这一过程仿佛完全不需要时间。在新的形式中,空间概念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从理论上讲,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使人们完全可以把“空间”理解为“空无间隔”的缩写。就空间而言,网络是无边界的,但是,它清除了距离的阻隔。例如一位北京的作家在自己的书房里可以任意“翻阅”一位纽约作家的个人网页,他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比不远万里从北京搬迁到纽约时所“阅读”到的信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网上信息已经成了举世共享的资源。
        当电脑网络环球相连时,整个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民族国家的观念,将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尼葛洛庞帝说:“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20年后,当你从视窗中向外眺望时,你也许可以看到距离5000英里和6个时区以外的景象,你观看的电视节目长达1小时,但把它传送到你家中所需的时间也许不到1秒钟。阅读有关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材料时,你会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一边欣赏威廉•巴克利的作品,一边可能和作者直接对话。”[④]
        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现代传媒例如网络,无疑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深入性、广泛性和彻底性必定是前所未有的。以文艺接受为例,由于网络艺术的传播是数字化的、多媒体的、互动式的,所以网络艺术的接受者就象逛一个网络大超市一样自由选择艺术对象,同时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作品下载到个人主机上,在个人电脑上对网络艺术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接受者对艺术的鉴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二度创作”。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把自己的哪怕是即兴涂鸦的“作品”送上网络。无论艰深奇奥还是通俗浅显的作品,网络一概来者不拒。诗人与大众之间已不再有鸿沟。如今,数字化的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能使网络艺术作品以光速传播……
        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说过,希腊神话和它对自然的观点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观点,是无法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的。他认为,在避雷针面前,丘比特是无容身之地的。我们过去一直把这些话理解为艺术生产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的“不平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论述分明也包含着一种惋惜。他认为就像阿基里斯不能同火药和弹丸并存一样,《伊利亚特》不能同活字盘或印刷机并存。他感慨地说,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现代传媒确实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必要条件”。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媒介不仅在改变文学艺术存在的本质,而且在改变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同时,还改变了文艺生存的基础。
         
        二、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
         
        现代传媒作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直接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引起媒体的演进和发展,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强烈地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存命运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相信,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媒体是艺术的传插和接受手段,“艺术”这一概念也随着艺术传播媒介形式的更新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以媒体形态来划分文化历史时,通常认为世界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口头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电子文化时期。
        人类先民创作的种种神话和传奇,最早是靠口头相传的。口头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生存经验,其夸张式的理性化的表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源于对部落首领的敬畏和对往古英雄的崇拜。口头文化的核心人物超人,或半人半神的英雄。如《荷马史诗》就主要是口口相传了几百年的希腊神话的生动记录。直到今天,它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上的享受。
        文字的出现,使得口头传唱关于神和人的故事具备真正成为一门精美艺术的基础。但是,印刷术发明之前,仅靠手来抄写,文学艺术的传播仍然极受限制。印刷品成为文学的传播载体后,文学艺术的保存、传播有了大的突破。近百年来,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介始终能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分庭抗礼,表明这类传统媒体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从口头传播的希腊神话到文字传播的《荷马史诗》再到电子传播的好莱坞大片,艺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效率越来越高,传播媒介将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主客体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而互联网络传播则更是将传统的经验和人们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艺术消费者可以感同身受地自由遨游于神奇的“时间隧道”,削平历史深度,消解文化疆界。有了网络媒介这只翻云覆雨手,无论什么样的宏图大志,不管何等异想天开,谈笑间,仿佛鼠标一点即可了却心愿。有人预言,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电脑技术则更是如虎添翼,人类“所见即所想, 所想即所得”的梦想似乎已不难变成现实了。也许,在未来电脑虚拟的世界里,真的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麦克卢汉说过,新的传媒已不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传媒早已日甚一日地内化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现代传媒本身早已就与现代艺术血肉相连,浑然一体。

41/41234>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