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曲别针上的流水——马休诗歌一瞥

发布: 2016-11-03 21:10 | 作者: 刘苇



        一
        以我个人的喜好判断,我认为马休是当今时代中少数几个对诗歌技艺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诗人之一。也许,他在诗歌领域的独创与实验,可能给当下诗坛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他将超现实元素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运用,完美结合,将诗歌还原到它最初的起点——惊奇;并且使诗歌尽可能地达至它的最高境界——弦外之音。
        长期以来,马休一直淡出诗歌界,他的名字几乎不为人所知,他的作品也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早期,他画画。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那时的绘画作品已具有凸出而鲜明的个人特色。但他最终放弃了绘画,专心于诗歌创作。我曾经问他,为什么放弃绘画,如今绘画作品被捧得这么高,你是否后悔。他说,画画与写诗,对于他来说正好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绘画的过程让他觉得有一种黑暗沉郁之感在重压着他;但写诗不同,诗歌使他喜悦,并带给他一种飞翔的幸福的晕眩感。选择写诗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求,与外部因素无关。他的部分诗歌流传出来也是绘画界朋友的一次不经意之举。当我某一天突然瞥见时,立刻惊呼道:“那个马休是谁,诗歌竟然写得如此出众!”
        在我眼里,马休的名字就像一个神秘的处所,那里流淌的诗歌溪流中,映显的是他的奇思异想。然而,他并非凌空高韬。他从日常出发,从此地出发,然后驶向遥远。这是他诗歌最令人期待之处。
        
        《面窗而坐》
        
        指甲修长
        就像苍白的自我的教堂
        从反面半升倒悬的角质月亮
        
        你是你自己的房间
        你是你自己的囚徒
        没有人在此
        
        阳光摸进你的窗栅栏
        
        在你万籁俱寂的皮肤上
        有一匹空无的斑马的狂想
        
        这首诗描绘一个临窗枯坐者的形象。这几乎就是他的一个自画像。他平时喜欢长时间地坐在家中冥想,于孤寂的内心之处与世界交汇,任内心的风暴肆力。在诗中,他描绘了一个指甲修长的人,以此一点来突出一个枯坐者特殊的形象特征。他修长的指甲“像苍白的自我的教堂/从反面半升倒悬的角质月亮”。起首形象殊异,比喻更是非同寻常,一种现实与超现实的意象交杂后熔铸成一种“坚韧”的隐喻——保尔•德•曼说:“隐喻比事实更坚韧。”①——不相干的事物被强行扭结在一起,“自我”与“教堂”,“角质”与“月亮”,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而诗的结尾,更是异峰突起。“在你万籁俱寂的皮肤上/有一匹空无的斑马的狂想”,并与“你是你自己的囚徒”,“阳光摸进你的窗栅栏”隔行呼应。其微妙之处难以言尽。
        
        《冬天》
        
        整个下午
        一只在枝头哀泣的鸟
        就像自己拆散的零件
        
        那个将低俯的时光朝向案头的人
        统领着他帝国的孤寂
        
        
        《夏》
        
        蜻蜓点水——
        哦!这些有灵魂的弥漫的灰尘
        
        我抬腿凌空跨出蝴蝶的脚步,
        我的名字便是我的疆界。
        
        湖面绷紧的寂静里有巨大的疯狂。
        
        这种因差异、对峙之后而又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奇崛,在马休的诗歌里比比皆是。他像一个精湛的手工艺者,在字与词的奇妙组合中淬炼那出其不意的意象。
        
        《秋天》
        
        我听见自己的宁静呼吸着世界的声音。
        
        这是秋天,
        秋天是用来生病的。
        
        我看见一个保持美丽的形式主义拥有一间在叮当声中
        淬火的形而上学的铁匠铺

51/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