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我的詩觀

发布: 2017-3-09 16:48 | 作者: 卡夫



        一  詩是詩人的出口
        詩是詩人的傷口,一寫出來,血就流了。傷口不用說話,詩人流的血千真萬確。(1)
        詩人的一生其實就是詩的一生。古羅馬詩人尤維納利斯(Juvenile)最早說過,「憤怒出詩人」。(2)唐代文學家韓愈(768-824)在《送孟東野序》開宗明義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3)中西兩位詩人不約而同地認為,詩的產生源於詩人對人間世態種種不公不正不仁不法現象的憤慨。(4)我認為詩人的「憤怒」是一種表面的情緒,追本朔源是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他有感於人生而不平等,活著不自由,以致人生實是一場無法抗拒的悲劇。許多詩人遭遇的不幸或者感受到週遭人的悲苦命運,激發了他詩寫的衝動。從這個意義上看,人生是悲傷的,詩是詩人唯一的出口,他在現實生活中種種不如意都藉著詩發洩了,情緒也由此獲得釋放,詩也填補了他在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差距。
        我由此引伸得出一個結論,詩即是「淚」的化身,不同詩人對它做了不同解讀而有了不同的面貌。臺灣吹鼓吹詩論壇副站長葉子鳥與我私訊討論時,認為這說法有點「簡化」了詩。(5)她說詩的定義,很難一言以蔽之。它是一種文字語言的藝術,當然也必根植於詩人本身的生命經驗。有時是淚,有時是痛,有時是愛,有時是笑……即便我這樣陳述,但還是無所概括,因為藝術本身會變形、轉化……呈現出它自己的樣貌,你可以說那是你所創造的,但你會發現是創造的過程創造了你所呈現的。(6)她對詩這個看法,我在錢鐘書先生(1910-1998)《詩可以怨》一文找到理論根據。他說「韓愈的‘不平’和‘牢騷不平’並不相等,它不但指憤鬱,也包括歡樂在內。」(7)也就是說,詩緒是因為外在的景、物、事或人觸動詩人的心靈,使它「不平靜」,有所波動而產生,所以寫出來的詩可以是悲傷的也可以是快樂的。
        他們從詩歌呈現的面貌和創作技能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這與人生本質是一場悲劇並無衝突。(8)詩作為我們窺探詩人對這個世界觀感的窗口,如果接受了悲觀意識,它自然就是淚的化身,詩人寫詩就有如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口揭開,讓人接觸到生命的真正意義。認清悲劇存在必然性的目的不是要對人生感到絕望,而是要珍惜與把握當下能有的一切。詩人對許多「不平」無能為力,卻無處可逃,唯有通過詩寫,方能使生命不會只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生老病死過程,也才能超越生死而存在。
        詩,雖然是這個世界留在詩人身上的傷口,一寫出來,血就流了。其實,它也正是詩人的出口,就像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在《偶像的黄昏》一書中說的那句名言:那不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坚强。(9)詩人把傷口進化成「出口」,傷口就不再是傷口,不但撫平自己的憂傷,也獲得重生的希望。如果詩人不能跳脫出傷口,讓它繼續流血的話,最終不是鬱鬱寡歡,就是選擇以最激烈的方式完成自己在人世間這首詩。
        我取名卡夫,正是感覺人不能自在地活著,上下不得,左右難以轉身,總是掙扎在生死隙縫之間。《我不再活著》是我第一本詩集的名字,我說「不再活著」不是指生命意義的結束,而是很多時候我並沒有「活著」,靈魂早已宣告死亡,幸好我還能用「詩」書寫悲傷。葉子鳥後來總結時對我這樣說,我非常認同你對人生"悲傷"的感受,那也是我底層深處的某個層面,或者不僅僅是"悲傷",悲傷只是一個符號的替代,因為有很多生命狀態是無言的。文學就是在面對人的問題,致於甚麼是救贖?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文學是一種面對自己的儀式,透過這樣的儀式,去碰觸渾沌狀態的初始回應。(10)
        我正是在這樣的「詩想」狀態下寫詩,2013年李旺陽「被」自殺的事件給予我極大的衝擊,這個人後來的大半生究竟是怎樣「活」過來的,我無法想像。對於這樣的不公我無比憤怒,十分悲傷,充滿無力感,只能用詩讓淚水流出來。
        
        <合不上的黑 – 李旺陽 (11/1950 – 6/6/2012)>
        黑或不黑,後來
        你都看不見
        
        就算看不見
        你的眼睛也没人能合上
         
        合不上的眼睛
        合不上的黑
         
        鲜血穿過你的黑
        穿進我的眼睛
         
        你才重被提起
        
        {附}想象著你是如何度過人生中最後的二十一年坐牢、兩年被軟禁在醫院的生活,你是眉頭也不皺一下說,就是砍頭,我也不回頭,我的人生竟激起了不少的皺褶。身高1.8米、健壯如牛的你,出獄時骨瘦如柴,患有嚴重心臟病,甲狀腺亢進,頸椎及腰椎也有病,雙腿癱瘓,不能站立,要家人抬回去。長期受刑的你,雙目失明,兩耳近乎失聰,部份牙齒脱落,與記者對話要靠在手掌心寫字才明白。你是條漢子,“被”吊死時,雙眼合不上,誓著要見證永遠留在地獄門後的黑。(11)
        2013年我寫了<距離>,這次的悲傷不是源於不義的社會事件,而是個人感情生活的波折讓淚水濕透我的詩。
        
        <距離>
        
        伸長了手
        也捉不住與我擦身而過的聲音
        那竟是無可救藥的距離
        想以眼淚磨墨
        鋪天蓋地來的悲傷
        早已等不及我寫完這首詩(12)
        
        其實我這詩觀的形成始於三十幾年前。那時候我就相信詩人不是革命者,詩不是改變制度的武器,直覺式的憤怒吶喊是對詩藝術的一種侮辱。詩人藉著淚水表達的深層悲哀不是絕望的聲音,是對不公不正社會事件最大的控訴,它能迫使人們「詩」考哀傷背後隱藏的意義。
        
        <撐燈的哀傷>
        (左手的刀 
        刺右手的掌 
        喝自己的血……)  
         
        為了尋找一條在冬天不會冷凍的河 
        我離開母親 
        提一把刀 
        兩壺酒和一盞燈 
        走進冰封森林裡
         
        狂舞的白雪 
        埋葬了來時的腳步 
        就像凍結體內血管般 
        冷藏我的歷史  
         
        我走在一個沒有記憶的世界里 
        看見許多凍僵屍體 
        或東或西躺著 
        如此寒冷天氣裡
        除了一盞燈 
        一把刀 
        什麼都沒有
        
        斷奶後 
        喝酒不是唯一辦法 
        為了守住這盞燈 
        左手的刀 
        刺右手的掌 
        喝自己的血……(13)
        
        蕭蕭(1947 - )在<即心即理.即詩即人——我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一文中認為這首寫於24歲(1984年)的詩可以視為我心中人世的縮影,特別是「左手的刀/刺右手的掌/喝自己的血……」反覆出現的這三行,形象化世間人至極的悲慘,令人讀來隱隱作痛。這首詩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尋找一條在冬天不會冷凍的河」,那是生命常春的期許,象徵永恆的幸福,而冰封的森林、狂舞的白雪、凍僵的屍體,則是命運殘酷的肆虐。刀,用來披荊斬棘,酒,用來溫熱身體或麻痺心靈,燈呢?「左手的刀/刺右手的掌/喝自己的血……」這至極的痛,是為了守住這盞燈,因而有撐燈的哀傷⋯⋯(14)
        何逸敏在<時代的黍離之傷 ——論新加坡詩人卡夫29歲前的詩歌>一文裡,更是進一步從我身處的時代背景來分析撐燈背後隱藏的「哀傷」是何等的寒慄。她認為隨著1980年南洋大學的合併,身為新馬最後一批華校生,我以注視現實社會,憂患語言政策,從時代潮流的深層切膚之痛出發。詩第二節裡的「母親」是每個民族文化的精神脊梁,「河」流是5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冬天的嚴寒唯有陽光普照方能解凍,陽光卻要詩人提著護身刀,壯膽酒,照明燈,「走進冰封森林里」去找尋。詩第六節,「斷奶後/喝酒不是唯一的辦法」,「為了守住這盞燈」,華人華文,秉承「傳燈」的重任,經過調節的感性主體對外部的刺激造成一種肌體的反應,詩人的身體在靈魂的衝擊下,敏感地伸出雙手,妄想撫摸這個外界,可是,即興的意緒傷心,觸景生情,酒催人更悲,演變為「左手的刀/刺右手的掌/喝自己的血……」如古箏斷弦,知音嘎然而止。(15)
        
        二  詩能聽見心跳聲
        我坐在時間的窗口,伸手要捉住走過的聲音,張開一看,是詩的眼涙。
        我相信,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
        詩有心跳聲,清心聆聽,那是一種美麗的呼吸。(16)
        
        詩是時間走過的聲音,捉住後會成為詩人流的淚,在詩裡也能聽見心跳聲。蕭蕭在<即心即理.即詩即人——我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一文中說我把「詩」擬人化,「詩」會走、走過會有聲音,同時還有眼淚,當然也有心跳聲、顯然會呼吸。說的是詩,論的未嘗不是人!我的詩所思考的是人的本質、存在的本質、詩的本質。「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指的就是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詩,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就繫於他寫出什麼樣的詩,反言之亦然,一個人所寫的詩的價值就看他呈現出什麼樣的人生輝煌。(17)
        《我不再活著》共收入我大半生的六十四首詩。蕭蕭統計後說,其中大約有二十首詩帶著「詩」字。(18)另外大約也有二十首詩帶著「淚」字,這是後來我的統計。我寫詩不多,寫的也很慢。詩中有「詩」帶「淚」不是偶然,是我在寫詩時,「詩想」不知不覺就在詩裡流露了出來。曼殊認為,詩作和我的生命已結為一體,我以生命寫詩,詩就是我的生命。這與蕭蕭的說法不謀而合,我寫的詩就是生命價值的體現。(19)
        「悲傷出詩人」,可以從許多詩人的遭遇找到答案,有些更是以自殺完成自己最後的一首詩。真正的詩人只能活在詩裡,他無法和這個世界溝通與講和,也不想苟活,所以卡夫卡(捷)(1883-1924)才會說,我帶著一個美麗的傷口來到這世界。(20)詩人都活得痛苦,或者說早就「不再活著」。蕭蕭對我這整個詩想作了很精簡準確的闡釋,他認為我是以「詩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21)詩成為我與這世界交手唯一的武器,也只有在詩裡才可以無所不能,讓自己的靈魂獲得慰籍。由於正視的是自己在真實生活中的傷口,寫出來的詩自然就是淚水。
        
        <我>
        躺下就是孤島(22)
        這是《我不再活著》的「跋」詩。在意識型態上,每個詩人都是一座島嶼。你不懂他的荒涼,你不懂他的孤獨,所以你看不懂他的詩,你也從沒能登上他這座島嶼。這是詩人與世界的距離,所以他是孤獨的。蕭蕭最後如此總結說,詩中的新加坡就成為我心中的「孤島」。(23)三十幾年前寫「撐燈的哀傷」時,我就知道這地方最終會在文化與語文上成為一座孤島,即使用「左手的刀/刺右手的掌/喝自己的血……」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在冬天不會冷凍的河」。我無法力挽狂瀾,也不願隨波逐流,最後只能在<詩葬>(寫於2008年6月15日)裡,悲觀地認為「孤島是詩的墳墓/死亡允許詩人今生不再漂泊」,也因此才有了<我不再活著 - 悼念吾友卡夫>這首詩。在這種鮮血才能測量的距離,我的詩趕得及這場葬禮嗎?(24)另一位詩人寕靜海在<掛一盞風燈,讀你 - 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一文裡更是直接了當地說,我字裡行間有意無意流露出灰色的詩想與私思,悲情如孤島上孤獨寫詩的人,憂鬱而哀傷。於閱讀中途她必須幾度從那些詩抽離,只因讀此詩集竟讓她有參加一場詩人「告別式」的沉重感。(25)其實,早在2012年,有一位中國詩人木子金魚就根據我發表在新浪博客裡的詩歌,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我的詩想,他說我鍾情於死亡,所有生的念想不過為死亡做註腳。詩是詩人死亡的天堂,是詩人追尋的最後歸屬,詩中隱藏著一切靈魂的淨土。(26)
        1967年羅蘭•巴特(法)(1915-1980)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作者之死》。他認為任何作者的聲音一經寫成「文」後,則銷聲匿跡;而文章也不是封閉完整的單一個體,其開放和多元性,為讀者提供了無盡的詮釋空間,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個人的詮釋所賦予,而非來自作者。在此,讀者的誕生必需以作者的死亡為代價,每一個閱讀也同時即是一種寫作——每一種閱讀皆帶著特定的批判、詮釋、歷史脈絡或政治興趣而重新寫作了文本。(27)向明(1928 - )由此引伸對「詩」也作了十分精闢的解讀,詩是一種非常主觀的產物,什麼是某某詩完全由各人的看法來決定。即使一個詩人明明是朝某一方向著筆,但在旁人眼裡往往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搞新批評的人說「要從作品本身的意義去瞭解作品」,怕是一句非常持平之論。因為作品一完成之後,作者的任務便於焉完成,解釋權己完全落在讀的人的手上。(28)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詩」的話,詩人不應對已完成的作品作任何的解讀,任何文字強加的解釋都是多餘的。讀者也需要放棄對作者寫作意圖的追尋,對文本的解讀是不是接近作者的本意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需要擺脫作者在文本中的影子,方能讀出隱藏在他們靈魂深處可能也未知的詩念。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引用他人對我的詩的看法來論證詩觀。
        
        『注』
        (1)卡夫著《我不再活著》,新加坡:書寫文學協會出版,2013年10月,頁115。
        (2)杜國清著《詩論・詩評・詩論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2月,頁38。
        (3)吳楚才、吳調侯(清)編《古文觀止》,湖南:岳麓書社出版,2001年,卷之八唐文。
        (4)見注(2)。
        (5)與我在臉書的私訊(2016年7月9日)。
        (6)見上注。
        (7)錢鍾書著《七缀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6月。
        (8)這是阿爾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說法,也是我認同的。叔本華(德)著,段遠鴻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
        (9)見尼采著《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1月。
        (10)見注(5)(2016年7月10日)。
        (11)見注(1),頁92。
        (12)見注(1),頁74。
        (13)見注(1),頁40。
        (14)蕭蕭(台)<即心即理.即詩即人——我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見卡夫著《我不再活著》,新加坡:書寫文學協會出版,2013年10月,頁13。
        (15)何逸敏(新)<時代的黍離之傷 ——論新加坡詩人卡夫29歲前的詩歌>刊《野薑花詩集季刊》第九期,高雄:愛華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頁192。
        (16)見注(13),頁11。
        (17)見上注。
        (18)見上注。
        (19)曼殊(台)<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刊台灣自在詩社電子季刊第一期,2015年7月30 日。
        (20)見卡夫卡(捷)著《卡夫卡中短篇全集 III:在流刑地、鄉村醫生》臺北:繆思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8月。
        (21)見注(13),頁19。
        (22)見注(1),頁152。
        (23)見注(13),頁20。
        (24)見注(13),頁20。
        (25)寧靜海(台)<掛一盞風燈,讀你 - 讀卡夫詩集《我不再活著》刊寧靜海臉書,2015年6月9日。
        (26)木子金魚(中)<生命,不過一首詩的長度 – 2012讀卡夫詩歌有感>,見卡夫著《我不再活著》,新加坡:書寫文學協會出版,2013年10月,頁148。
        (27)高雲換 黃怡茵 黃薇蓉<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5期,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出版,2003年12月。
        (28)向明<純詩難求>刊向明臉書,2016年7月1日。
        
        =======END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