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出梅入夏

发布: 2011-8-09 21:07 | 作者: 南东



        我是在一个阴晴不定的黄昏,一个人坐在阳台上读完柏桦的《左边:毛泽东时期的抒情诗人》,那时天空正云开雾霁,楼下绿影婆娑,荫凉的晚风徐徐吹来,我感到世界在晦暗中慢慢敞开,宛如一个宿命的旋涡散开了,成为朝不同方向流去的湍急溪流。
        
        《左边:毛泽东时期的抒情诗人》是诗人柏桦在二十多年前写作的诗歌回忆录,近期才在国内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不过在这期间诗人做了不少的修正),可谓是“一本在中国大陆只闻其名未见其书的‘名著’”,我早就风闻这本具有传奇性的书,想象中应是一本极具挑战性的著作,正如它的封面上所写:30年先锋文学的隐秘地图。拿到书后我也最为关注的是这一部分内容,我想看到的是那些传说中的诗人们的奇闻逸事,一些诗歌史上的杰出诗歌产生的过程。
        
        确实柏桦置身于四川——这个诗歌江湖的中心,而且他交游广泛,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朦胧诗派、第三代、莽汉诗派、整体诗派、汉诗、非非、他们等诗派的活动或是与这些诗派中的主要诗人有着直接的交往,但他又总是保持着游离的状态,没有归属于任何的派系,这种身份与立场为他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诗歌史的视角,可以说这是一本现场版和诗歌化的个人诗歌史。整本书也可看着一首史诗,不仅是他处理的题材、写作的心态,也表现在他的诗一样的行文风格,如此丰满且富于张力的语言与他所描写的内容真是相得益彰,那个风起云涌的诗歌年代在他笔下栩栩如生。
        
        读完这本书我也才理解了江湖的意义,看着万夏留着络腮胡,赤着上身的照片,那种水浒气是如此地逼人。这种生活是我所陌生的,但却正如我所应该具有的,我好象看到自己孤寂的青春和诗歌之旅的源头。
        
        但最初看完此书后我感到的是一种诗歌精神的不断汇聚,然后一点点消散的过程,正如那时天空从“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浓重、阴郁转化到风轻云淡的高远与虚无,记得当时我记下这样的感叹:哦,爱欲的乌托邦,还没有开始就面临着结束,或者说我们的理想和使命就是如何完结它们,通过内心的痛苦、思想的绝望,或是生活的漂泊与叛逆,来进入生活,进入真的自我与生命。
        
        不要再去迷惑于火焰的浓烈,而渴望着平淡中虚幻的美。
        
        后来在这个超长的梅雨季节里我不时地翻阅这本书,不再是猎艳、求索,宛如与一位慢慢喜欢上的诗人不断地聊天,这也使我对柏桦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地读完开首的章节,并在网上搜索他的诗歌及相关文章看。可以说这本书也使我第一次深入一个中国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以前我对诗人的关注大多是精神层面的。
        
        这是一本需要细读的书,正如柏桦的诗歌往往通过生活的细节来再现情绪和思想,在书中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片段,可能就承载着诗人的卓见、营造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或是在交代某种精神生成与转换的契机。而这种写作的匠心与追求更是体现在全书的构思和整个写作的进程之中。
        
        柏桦在书中追忆个人的诗歌成长、追求和转变的历程,记录下一些个人亲身参与的珍贵诗歌史料,这不仅是回顾,也是一种总结和告别,他在皂角山庄隐逸的时光里时时感受到的是种种“激流勇退的惆怅和身体自身的悄然安逸”,这是他写作此书的心态,自然他也是在自觉地写作一本伟大的书,一部沉溺于回忆之美和人与事之美的美之书,同时通过反思与写作将那些热烈与悲哀的岁月存入“往事”,而唱一曲激情和革命的挽歌。
        
        柏桦将个人定位于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消解,革命与威权在心灵中的激荡回声是如此地悠远、绵长。一如他在《现实》中的感叹:呵,前途、阅读、转身/一切都是慢的。其实这种慢可能正体现的是柏桦本人的气质,而柏桦后来生了个儿子就叫柏慢,但是这样的气质在激荡的现实中总会显得躁动不安,相反那些迅捷的人并不会给人一种表里不一的印象。 
        
        我要表达一种细胞运动的情绪
        
        我要思考它们为什么反叛自己
        
        给自己带来莫名的激动和怒气——《表达》
        
        《表达》是柏桦的成名作,而这一段或许可以看着这一时期柏桦的诗歌自画像。他的反抗心理与行为可能正体现的是他所反抗对象的精神,写诗在他这里成为追求、体验“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快乐。”
        
        当然柏桦所强调的抒情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而是如季进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所谓抒情,指的是个人主体性的发现和解放的欲望。”(《书城》2008年第6期)一个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颗心红了”的诗人,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总会有其难于适应的地方。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又在寻求着解脱,而这样的过程最终表现的是对自我的解构与回归。他一直在寻找内心的对应物中,也在执着地进行着解构的努力。从这个层面上看柏桦个人的诗歌写作的历程与后朦胧诗一代诗人的处境有着微妙的同构性,他们大多处于一种未完成、不确定和创造的激情与混乱之中。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个人以及一代诗人的左派激情的反思与超越。“而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 而鲁迅也可能正是林语堂。”(《现实》)这可能也是他个人转换的一个预言吧。
        
        左派在诗人这里不是政治、思想意义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并与某种生活的体验以及那种炙热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像他下面的诗句。
        
        生活啊!欢乐啊!
        那最后一枚像章
        那自由与怀乡之歌
        哦,不!那十岁的无瑕的天堂——《1966年夏天》
        
        表现为推崇激越的英雄主义,生命存在的赤子情怀和那种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现实中他总是不断滋生着各种带有自我抑制性的疯狂念头;同时在柏桦的心中革命是那种带有异国情调的浪漫精神,和对自身及现实环境的改变的感受与期待,他的各种理想大多缺乏明确的社会指向。而这也与季节中的夏天有着内在的关联,他曾经感叹“左翼太热,如无头之热”(《夏天啊,夏天》),作者刻骨铭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夏天,他曾在泉子的访谈中说“夏天即我,我即夏天,犹如麦子即海子,海子即麦子……我所有诗歌密码中最关键的一个词是‘夏天’,此词包括了我所有的诗艺、理想、形象,甚至指纹,当然它也是启动我抒情的魔法。”
        
        同时他左派的激情不仅来自于他生存的时代,有那种“瞧,政治多么美/夏天穿上了军装”(《1966年夏天》)的艳羡——你看他多么巧妙地将一种政治的激情转化为一种充满细节的生活感受,以及对少年未完成的意愿的延伸。更包括对生命压制的感受与恐惧以及伴生的某种罪恶感,这也是为何他左派的激情在现实中大多呈现为内心的叛逆,思想上的怀疑,以及生活中的偏激和消极,比如他在大学初期比赛睡觉的经历。也因此这些内在化为他内心的狂热与外表的平和,在以前的印象中柏桦是一个有着隐逸色彩的诗人,不要说他在《在清朝》一诗中对安闲的颂扬。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