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北岛与《回答》,“在这疯狂疯狂的世界里,这就是圣经”

发布: 2017-1-19 17:50 | 作者: 刘禾



        
        一九七三年,诗人北岛完成一首叫《告诉你吧,世界》诗的初稿,它开篇这样写道,
        
        卑鄙是卑鄙者的护心镜,
        高尚是高尚人的墓志铭。
        在这疯狂疯狂的世界里,
        ——这就是圣经。
        
        几经修改,这首诗变成了后来人尽皆知的《回答》,变成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一九七六年,《回答》最初刊登在《今天》杂志第一期上。
        1976年,是个颇有深意的年份,它是一场浩劫结束的年份,是余痛未消的年份,每个活在1976年的人都如此愤怒而无奈。但它又是开始编织新希望的年份,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疑问很多,却得不到回答。
        北岛的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大众见面的。这首诗似乎明白人们在愁苦什么,它开篇便尖锐地说,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侧影。
        
        这首诗带着诗人赋予它的灵魂,表达着自己强烈的反叛与怀疑,那疯狂的十年,多少“高尚”的人埋在地下,多少苟活的人拿着“卑鄙”给予他们的通行证,在世间大行其道。
        《回答》或许没有回答,但它发出了疑问。时光会溜走,诗人会老,但诗不会。诗与时光同在,与光同在。
        
        诗的往事
        齐简
        
        月光如水。如水的月光流淌过静夜,流淌过床头,流淌过案上初绽着嫩蕊的水仙。若有却无的一缕淡香使我的思绪也似流水,从这“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水仙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想到那次诗的盛会和许多往事……
        去年春夏之交,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节,在北京什刹海畔的文采阁举行了郭路生诗歌作品研讨会。什刹海历来是赏荷的好去处,那天的文采阁中文人荟萃,济济一堂,使人感到的确是一桩雅事。作为“文革”中地下诗坛的名人,郭路生的诗作终于在事隔二十年之后的今天得到了应有的评价,并与黑大春合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诗集,更是一桩幸事。
        我与诗曾有过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二十多年前,我和同是中学生的一些朋友以书会友,以诗会友,以文会友,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群体。当时北京学生中这样的群体很有几个,互相之间也有一些多边的接触和重合。在我周围的这个群体中,比较固定的成员有我师大女附中的同学戎雪兰、潘青萍、武嘉范、陶洛诵、张雷、孔令姚等人,男四中号称“三剑客”的赵振开(北岛)、曹一凡和史康成,还有清华附中的宋海泉、郑光召(郑义)、甘铁生、刘满强、车宏生等。
        这个群体的出现最初是在一九六七年。一方面,被迫中止了学业的年轻人满怀求知的渴望和对周围世界的困惑不解,从不同的角度与途径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另一方面,从领袖到学生,普遍膨胀的理想主义与严酷的现实开始对撞,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人生喟叹。这年秋天,我以弟弟养在瓶中的热带鱼为题,写了一首《临江仙》:
        
        剑头凤尾翩翩舞,
        清涟顾影婷婷。
        静如秀玉动生莹,
        彩鳞多婀娜,
        锦腮自含情。
        
        杯中有水乐便在,
        何必逐浪平生。
        龙门堪劝鲤兄明:
        似我非无志,
        终饰案头瓶。
        
        一九六八年是理想主义的顶峰,夏天,我和女附中老高一的两位学长戎雪兰、潘青萍一同混入水木清华,冒名顶替住进大学生宿舍,过了一段如诗似梦的校园生活。不记得她们二位当时所读何书,我自己则是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套中学数学课本。每日黎明即起,洗漱已毕,便携卷踱上荷花岛,开始一日的功课。那时正是博闻强记的年代,一个早晨便能将字数如《长恨歌》的篇幅背得烂熟。下午骑车到体院游泳,晚上则趁着清凉的夜色,或荷塘赏月,或彻夜长谈。有一次,我们还趁着月白风清潜入颐和园,我和戎雪兰并排躺在排云殿脚下的一只平底大木船的舱底,听微波拍岸,望斗转星移,推心置腹,海阔天空,人仿佛与山,与水,与风,与月融化在一起,进入了一种宠辱皆忘的无我之境,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那是我至今难忘却绝难再有的一种感觉。
        那时我十七岁。十七岁正是人的一生中的春天,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一段。但这种诗情画意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梦,很快便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破碎。不久,我们被清华工宣队发现,通知女附中将我们三人“押解”回校,隔离审查,随后便被淹没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作鸟兽散。
        小时候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在忽快忽慢的鼓声中一朵绢花或替代物在参加游戏的人手中轮回传递,每个人的心都随着鼓点的节奏忽快忽慢地跳着,鼓声停时手持花的人便是被选中的人,要表演节目。命运之神在领我们做着这个游戏,她把鼓点敲得蛊惑人心,我们在想但愿不要停在我们手里,想未必就停在我们手里,但最后的结果恰恰就停在我们手里。
        我们被选中成为不能升学,不能就业,更不能吃大锅饭的一代。而在此之前,升入大学意味着毕业后将得到一份月薪至少四十八元的工作,相当于一个县长;即使考不上大学,高中毕业也不难找到一份工作。从我们这一代起,这一切都没有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政治运动,但在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严重背离了客观规律的恶果。这是两代人的分水岭,是一条无法填平的“代沟”。这种必然性实际上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开始孕育。
        从六八年下半年起狂热的理想开始降温,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开始走向深化。贫穷,寒冷,饥饿,劳累……究其竟都还不是最深的痛楚,大环境的压抑最令人窒息。这时写诗的人已有不少。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诗歌教育主要是以毛主席诗词为版本的,因此起初写旧体诗的人居多。写诗不是为了发表,主要是抒发情绪,把那种混杂着青春、理想、郁闷、茫然的情绪浓缩在字斟句酌之中。不过,格律并不严谨,记得那时与我有过诗词交流的有戎雪兰、潘青萍,还有师院附中、二十八中、北大附中和清华附中的一些同学。后来成名的大诗人当时未登场,想是在厚积薄发。
        戎雪兰在我人生中有过重要影响。我自幼不大讨人喜欢,在“文革”初突如其来的急风暴雨中几乎陷于没顶。一九六七年初我们相识,很快便成了形影不离的挚友。她多才多艺,不仅国学造诣很深,而且游泳、滑冰、拉手风琴,样样都很漂亮。她有思想,有主见,在当时的中学生中是很杰出的。一九六八年冬天我去了内蒙古,她去了白洋淀,从此便音讯渐稀以至全无。
        我在一九七○年曾有诗给她,其中有“笔伐四月识君志,戈枕三载赖师尊”的句子,表达了我对她的思念和敬重之情;她回我曰“芳凄草迷归路断,绿绮久损恐难弹。绻纸虽感暖君意,无奈岁月易温寒。灵旗空扬赤子絷,朱帘待秀正辛酸。去载玉关一掊土,胜似秋山枫叶丹”。近日听说她在美国做社会学博士后,发表了不少很有分量的文章,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甚至白宫的关注。对此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她本来就是龙象之材。
        一九六八年冬季我到了内蒙古农村。当时经历了一次感情上的挫折,又对艰苦的农村生活丝毫没有思想准备,还生了一场肺炎,精神却并没有全垮。有《满江红》词一首为证:
        
        茫途疲旅。此去岂必重披挂?忆流年,三度昙花,往事烟霞。一别小园春秋梦,画中塞外今是家。欲浪迹三江寻故事,遍天涯。
        断血戟,谱胡笳,弃长缨,赴蛮鞑。却人情依旧,足下难乏。兰草经年伴忠骨,诗魂几醉付黄沙。何须顾当年曾临海,雄关下。
        这首词一寄出,应者甚众,大约有三十首。可惜绝大部分都已散失。记得闰恒有“待来年再看史、青、兰,在谁家”的句子。
        一九六九年下半年起,我大病初愈踏上归途。从内蒙古经河南、甘肃、山西,辗转飘零了五个月,终于回到北京,在几个朋友家轮流栖身。这时又写了一首《满江红》,算是对朋友们的回答:
        别来一载,晋中会,又值年残。喜重读,华章秀藻,韵简毫寒。无能信笔任沉浮,有劳俯拾责与赞。看志得意满文横溢,曾何难。
        春秋史,付笑谈,血珠字,任千般。多才莫诧我,无意苦攀。躬耕未感天伦乐,凡心宁弃儒子冠。已秋风隔断归时路,是群山。
        
        这时写古体诗对我来说已经得心应手,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但翻检几年间的四十余首作品,却没有什么满意之作,总觉得是隔靴搔痒,意犹未尽,写不出内心深处真正的感觉。这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古人用他们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情怀,其形式也经历了从《诗经》到唐宋到明清到民国的发展变化,成为精美绝伦的园艺盆景;我们可以将其用于玩赏,真要用于意思表达,就难免有矫揉造作之嫌。因此今天应有今天的表现形式。再过若干年,还应有更新的表现形式。
        郭路生的诗就像是吹面不寒杨柳风,让人顿感精神为之一振:
        
        燃地的香烟里漂浮过未来的幻梦
        浓厚的烟雾里挣扎过希望的黎明
        可如今这烟缕仿佛是心中的愁绪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
        ……
        我的命运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
        只希望敲倒在朋友的门下
        得到一点微薄的施舍
        …
        
        这些诗句在我心中一遍又一遍低吟浅唱,仿佛是从我自己的心底溢出,仿佛是在我自己的血管中流淌,使我激动不已。记得那晚停电,屋里又没有蜡烛,情急中把煤油炉的罩子取下来,点着油捻权当火把。第二天天亮一照镜子,满脸的油烟和泪痕。当时读到的诗有:《相信未来》《烟》《酒》《命运》《还是干脆忘掉她吧》《鱼群三部曲》等。这些诗我至今会背。郭路生的诗在更大范围的知青中不胫而走,用不同字体不同纸张被传抄着。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诗人数不清自己诗集的版本,郭路生独领这一风骚。
        从那以后我便没有再写。原因有三:其一是郭路生的出现使诗歌的形式发生了一场革命,其意义有如建康文学。他启发和激励了一批更为出色的诗人。从这个角度看郭路生,称之为当代的第一人是毫不为过的。而我自觉在美学的涵养和哲理的思辨方面都很有限,超越不了他的高度。因袭又不愿意。二是清查“五·一六”清到我头上,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受到监视,惹不起这个麻烦。三是不堪生活的重负,每天要从事十多个小时的特重体力劳动才勉强能够其力自食,纵有诗情也没有诗意了!
        第一次读到赵振开(新民君按:即诗人北岛)的诗是在一九七二年前后: 
        
        把我的话语传向四方吧,
        ——长风的使者!
        我是那漆黑的午夜里
        一把黎明的火
        我是那死样的沉默中
        一首永恒的歌!
        
        这几行诗引自赵振开于一九七一年夏季去湖北沙洋干校探望父亲返京时在江轮上所写的《在扬子江上放歌》。
        
        那时正是我人生的低谷。在那遥远的土地上,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如同陷入黄河险恶的漩涡,使我元气大伤。我想念北京,但北京留给我的也是痛苦的记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痛切地感到死的诱惑。也许是我死的决心本来就不大坚决,也许是赵振开的这些诗行将我从迷津中唤醒,我忽然觉得自己不那么软弱了。
        这时的北京已是新诗的盛夏,涌现了许多写诗的人和许多好诗。我一直不曾谋面的衣锡群偶露峥嵘,以一首《巴黎公社》奠定了其在诗坛的永恒地位:
        
        奴隶的枪声汇进悲壮的音符
        一个世纪落在棺盖上
        像纷纷落下的泥土
        巴黎,我的圣巴黎
        你像血滴,像花瓣
        贴上地球蓝色的额头
        
        黎明死了
        在血泊中留下了早露
        你不是为了明天的面包
        而是为了长青的无花果树
        向戴金冠的骑士
        举起了孤独的剑

21/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