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拜昂•蕭與愛倫坡的《麗姬婭》

发布: 2016-12-22 19:46 | 作者: 葉揚



        拜昂•蕭與愛倫坡的《麗姬婭》(Byam Shaw & Edgar Allan Poe’s Ligeia)
        日期:2016-05-07 作者:葉揚 來源:文匯報
        

        愛倫坡的短篇小說《麗姬婭》,由一位無名男子以第一人稱敘述。他在萊茵河畔某個古老、沒落的大城市邂逅一位名叫麗姬婭的女郎,相識、相戀而結連理,婚后二人情深意篤。麗姬婭是一位烏髮黑眸的美女,熱情奔放,聰慧過人,不僅精通數理科學,而且通曉古典語言。日後麗姬婭染疾身亡,男子悲痛萬分,在英國買下一座寺院予以修復,以寄哀思。后來他繼娶金發碧眼的貴族女子羅威娜,婚后第二個月,羅威娜經常發燒,並且陷入焦慮。某日,男子在她發病時為她倒了一杯酒,在她飲酒之際,男子似乎看到酒中出現數滴閃亮的紅寶石般的液體,隨後羅威娜便一病不起。她死後,尸體裹上了裝殮的衣服,男子在停尸的房間裡為之守靈。夜間,尸體一再出現復活而又死亡的跡象,男子被折磨得筋疲力盡。到得黎明時分,尸體忽然起立,走到屋子正中。男子以手觸之,殮衣散開,垂下一頭烏黑的長髮,羅威娜竟然化作了麗姬婭。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這篇故事明顯受到哥特派小說的影響,文中極力渲染麗姬婭的神祕美豔,以及男子通宵守靈的恐怖氣氛。我在復旦外文系念本科時,從客座執教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普麗西拉•歐克斯教授修美國文學。在她的班上,我曾寫過一篇論文,將坡的這篇小說與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竇女》 兩相比較。歐克斯讀後頗爲欣賞,並且建議我以後攻讀“比較文學”。閉關鎖國十餘載之後,重歸校園,當時我孤陋寡聞,第一次聽到英語裏這個學科的名字,日後居然真的入了這一行,想想也頗爲發噱。其實《麗姬婭》和《竇女》這兩篇作品,儘管都用了“借屍還魂”這個題目,在文學手法上卻是迥然不同。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對於坡的這篇小說推崇備至,認爲它是獨一無二、無從複製的作品。而蒲松齡的這個短篇,明顯受到唐人傳奇、蔣防的《霍小玉傳》的影響。《霍小玉傳》也是湯若士(顯祖)的《李十郎紫簫記》(未完成)和《霍小玉紫釵記》的前身。這些作品,在中國文學裏形成了一個系列。
        這裏是英國畫家拜昂•蕭(Byam Shaw, 1872-1919)爲一九零九年倫敦出版的一部《愛倫坡神祕故事選集》所作的插圖,畫的正是小說結尾處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場面。蕭出生於印度,六歲時隨父母遷回英國。他幼年即顯示藝術天賦,後入皇家藝術學院學藝,日後又從事美術教育,開辦了以自己姓名所命名的藝術學校。他對於油畫、水彩、素描都有涉獵,畫風頗受前拉斐爾派的影響。此外,他在工藝美術和美術設計方面等也有相當造詣。除了愛倫坡之外,他還爲薄伽丘、莎士比亞和羅伯特•勃朗寧等人的作品創作過不少插圖。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