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幻视者的独语 ──论王寅 张桃洲 语汇与姿式 可以说,在当代诗歌版图上,王寅诗歌首先是以其特殊的音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是一种由凝练的语句、清脆的音节、轻逸的语感所构成的音调,在同代诗人的作品中显得颇为醒目。在经历了近20年诗潮迁变的洗礼之后,王寅诗歌的具有自白意味的音调未曾减弱,这足以保证其所包含的浓烈的抒情性──而这,正是王寅诗歌特质的内核之一。俄国文论家巴赫金曾经敏锐地指出:“语调存在于生活和表述言词部分的边界上,它好像使话语的生活氛围的热情发生倾斜,它赋予一切语言学的固定范式以生动的历史运动和一次性”,而诗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掌握词语并学会在其整个生涯中与自己的周围环境全方位的交往中赋予词语以语调”① 。因此,透过王寅诗歌的音调,能够辨析一个诗人对语言(语词)的态度以及对时代、生活的态度。 王寅无疑是一位迷恋语词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充分显示了对语词的信任;他乐于按照自己的习惯遣词造句,从而形成了某种独特的构词法。他往往出人意料地“生造”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组合,其中较多的是5个字的“的”字短语,譬如:“白天的火光,免疫的失落∕活着的面包,活着的清水”(《最近七年》);“狂乱的理智,痛苦的谦逊∕诗歌的树木,革命的原型”(《当代时光或九月》);还有“局部的疾病 废弃的雨丝”、“被迫的孤寂 加倍的安宁”(《崩溃停止了》)、“晴朗的双手,粗糙的花边”(《寂静的大事》)等。这样的短语所造成的音韵效果不言而喻,就形体来说,也因其整饬、均齐地镶嵌在其他诗句中,而使全诗显得摇曳多姿。而在《惧色》一诗中,作者丝毫不惧冗赘和单调的可能性,甚至通篇采用了如此结构的短语:“避难的项链∕预言的信徒∕复活的小麦∕父亲树上的叶子∕甜蜜的黄金∕风暴流露着∕悲痛的激情”,足见其信任语言的程度。 这种造句方式使得王寅诗歌中语词间的关系,具有了某种“强制性”。像“主要的河流和次要的海水”(《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衰弱的事物,二流的日用品”(《秋天》)、“夜以继日的弱点”(《白痴之歌》),及“伟大风雪中端庄的小脚”(《天仙的睡姿》)、“用离愁别绪的扳手∕旋小死亡的鸟语”(《我们之中有谁可安慰他人》)、“噩耗简洁得像一根手指”(《死者》)等诗句,在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形成了错位的张力,体现了语词猝然结合的爆发力,给人以极大的语感冲击。有时,语词间的“强制性”造就了如此箴言般的絮语:“黑夜使我震惊∕白昼令我颤栗∕死亡必须取舍∕破坏正在说服”(《恐惧的尊敬》),这正是语言的迷人之处。当然,更值得重视的则是王寅在进行这些遣词造句时,其背后潜藏的“词汇表”。 显然,每一个诗人都有其偏好的“词汇表”,他总会有意无意地让它们较为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诗篇中。并且,这些词汇总是沾染了诗人自己的气息,依照他的个人理解而被赋予一定的基本含义,尽管在不同上下文中会有细微的差别。“词汇表”参与了诗歌音调的建构,关联着诗歌主题、风格和习性的确立,由于诗人的反复运用而形成了特定的意义域;它无疑在阅读者面前树立起了一块块醒目的标识,引导他们步入通往诗人写作秘境的路径,领略其创造的艰辛与欢娱。如果细细考量王寅迄今为止的全部诗歌,不难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即他在使用语词时的逆向特征:一方面,在80年代盛行宏大主题的背景下,王寅却在他的诗中纳入了较多细碎的自然物象,如叶子、花朵、微风、雨水、阳光、鸟,“一片叶子沾满了阳光”(《32号》)鲜明地代表了这一取向;另一方面,及至90年代解构之声四起,价值、信仰的大厦纷纷坍塌,王寅的诗里却大量地闪现了仅在80年代理想主义促动下才有的语词──“风暴”,“泪水”,“命运”,“灵魂”,“黑暗”,“骨头”,等等。虽说有些语词贯穿了他两个年代的诗歌,但在90年代的语境里得到了强化。这两种取向,恰好展现了王寅诗歌的两种姿式:“旁观”与“审视”。 作为出现在王寅诗里频率最高的语词之一,“风暴”无疑是他格外看重的,他自己就说:“我又一次说到风暴∕是因为我酷爱这个词∕酷爱这词语中燃烧的热度∕酷爱在唇齿之间跳跃的火星”(《我又一次说到风暴》)。“风暴”甚至可以被当作进入王寅90年代诗歌的一把钥匙,因为他反复强调:“袖中的风暴犹如感伤的水银”(《没有爱情的日子》),“把鲜血留给清晨∕把风暴交给平生”(《生活无法交换》)。那么,究竟何谓“风暴”?它指向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这里“风暴”既指现实生活的风暴,更指诗人内心的风暴。他曾如此表白:“90年代以后的诗歌把我内在的隐藏很深的暴力的一面展现了出来”② 。他在题为《风暴》的诗中写道:“风暴就是一切”,“风暴的背面就是你的命运”(《你的命运》)。“风暴”不仅重塑了王寅的写作姿态,而且改变了他的诗歌习性,那就是:解除“文学意识的禁锢”后,“什么教条都没有了,自然了,松弛了,东西就出来了” 。 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不过,“风暴”更多地还是连接着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命运”,毕竟“风暴的背面就是你的命运”。置身于变幻万端的社会环境中,诗人时时感到命运多舛:“流亡已成为命运∕继续在穷街陋巷疲于奔命”;“明天留给我的早餐∕依然只有灾难、空气、水∕和莫测的命运”(《今天不是历史》),这实际上是一个敏感的现代人难以祛除的被缚感和压抑感。在某些场合下,王寅用“泪水”一词描述命运的乖戾:“满含泪水的时间,遮蔽了穿越闪电的病舟”(《忧郁赞美诗》)和生命的无所归依:“生命却像泪水,就像泪水夺眶而出∕但永远找不到降落的方向”(《迷雾》)。在此,“泪水”作为一种寻常的身体现象,突出地表达了诗人在迎接“命运”的“风暴”时所感受的切肤之痛,它在王寅诗歌里的反复出现是值得品味的。 同样值得品味的是另一些词:“灵魂”,“黑暗”,“骨头”。在一定意义上,王寅诗歌中的“灵魂”和“黑暗”,具有与上述“风暴”和“命运”相对应、对等的功能。“风暴”显然是内心的风暴,它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灵魂”:“割裂了的灵魂不再有任何伪装”,“这是缠绕灵魂的旗帜”(《漂亮的世界》);在严酷的“风暴”面前,“灵魂像眼睑低低地垂着∕记忆虽死犹生”(《夏日的肌肤》)。可以看到,对“灵魂”的倚重成为王寅诗歌写作的内在向度。而对于遭受万劫不复的“命运”的诗人而言,沉入“黑暗”、甘守“黑暗”正是一种绝佳姿态:“灵魂总有栖身之所∕在茂盛的黑暗深处∕像一株麦穗”(《花卉的时间》);在诗人那里,“鸟翅下深藏的黑暗”(《鹈鹕》)、“深邃的唯一的黑暗”(《缅怀》),成了最后的抵御“命运”的场地,因此他敢于宣称:“我敬仰作于暮年的诗篇∕我崇拜黑暗的力量”(《我敬仰作于暮年的诗篇》)──作出这样的决断实在是需要心智和勇气的。 在王寅诗歌中,还有一个不常显现在诗句中、却处处渗透其间的词就是:“小”。这既是“小小的赞美诗”的“小”,“麦粒多么像细弱的黑夜”(《隐士》)般的细小,又是诗人倾听和风时体验的细密与微小: 风已经小了,鸟收拢翅膀 我仍在倾听 听着什么仍在发黑 仍在月下航行 ──《开花的手杖》 同时,也是指“一点小伤”的“小”,及其表现的哀而不伤:“受伤也是一种生活∕躺着度过这个下午真的一点不坏”(《一点小伤》)。“一点小伤”,诗人以如此轻松的口吻说出,显示了一种超然而克制的生存态度和美学。 当然,王寅诗歌的“词汇表”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死亡”这个词。“说多了就是威胁∕说对了,就是死亡”(《说多了就是威胁》);“在列车上∕我们抵制死亡∕而在死亡时∕我们挑选的是最快的列车”(《音乐变慢了》);“青春有始无终∕死亡有增无减”(《为了幸福而不是虚荣》);“死亡也弃车而走”(《苦难》)……在这里,将王寅诗歌里所有书写死亡的诗句摘录出来,是没有必要的。无庸置疑,对“死亡”的书写体现了一个诗人的终极思考,按照王寅的表述,死亡不只是生命的一种形态、个体难以逃脱的宿命,而且构成了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事实:“阴影从我的手上∕然后在你的身上移过∕最后停留在时钟的表面上∕∕仿佛火焰∕模仿着死亡的表情”(《暑气正在消散》)。由此,诗人在《我们之中有谁可安慰他人》中发出了对死亡的礼赞: 死亡,只有死亡 一遍又一遍地 清洗着死里逃生的 死亡 很多情况下,“死亡”是由“骨头”(作为一种借喻)来表征的,所以王寅在吟咏死亡时也偏爱这个词,譬如:“冰冷的骨殖清晰”(《花卉的时间》),“这声音里有阳光∕这骨头里有歌声”(《灰光灯》),“各种命运近在咫尺∕冰冷的时间,可看见骨头”(《明亮的仲夏夜》),等等。这也许只是王寅的下意识的用词习惯,不过一旦凸显为他诗歌里的关键词,其重要性便不可忽视了:“复活的骨头∕变得阴郁了”(《复活的骨头》);“请阅读饥饿的骨头、无耻的泪水∕它们是音乐的唇齿∕是词语的吗啡”(《如果阅读》)。这样,“骨头”在表征诗人思索“死亡”的同时,又反过来,几乎成了生命中抗拒“死亡”最为坚硬的部分。正由于具备了充分的“死亡”意识,王寅在写作中不时地表现出一种“犹豫”的姿态。“犹豫”也是理解王寅诗歌的另一关键词。“犹豫”包含了面对命运的谦恭之心:“这就是我分享的犹豫∕早晨的波浪∕幽禁的芬芳∕依然甚于不朽的黑暗”;也显示了身处逆境的坦然与沉静:“苦难曾经如此难当∕犹豫使我激动不已”(《过敏的音乐》),以至于诗人不禁慨叹: 这犹豫如此长久 几乎纠缠了我的一生 ──《飞往多雨的边境》 其实,“犹豫”映衬的是一种谦卑的“让”的姿式:“让我们抚摸它的纹理”,“让时间又流转回来”,“让我们知道∕让我们都知道∕这时代是为我们而建”(《麦子》);“让恐惧寻欢作乐∕针眼越来越小∕让岁月哭泣的部分逐渐减弱∕让痛苦,这颤栗的花朵∕盖没明媚的世界”(《生活之事》)……在王寅的诗歌中,以“让”开头的诗句如此普遍,令人不能不深究这一句型所隐含的某种类于宗教的情怀。事实上,上帝、天堂、教父、撒旦及“全能”、“荣耀”、“末日”等宗教语汇,也构成了王寅诗歌“词汇表”的一部分。如同王寅所表达的,“就像泥土∕上帝代表着最普通的美德”(《因为》)──恰恰是这一潜深的宗教情怀,将上述所有的语词和思绪贯串起来。 诗人梁晓明曾用“旁观者”③一语道破了王寅80年代诗歌的总体特征。而随着“风暴”、“命运”、“灵魂”、“黑暗”等语词在王寅90年代诗歌的频现,其姿式开始透出强烈的“审视”的气息;不过这并非说他的诗歌表现了介入、干预时代生活的冲动,所谓“审视”其实不过是一种朝向内心的“审视”。因此,毋宁说在90年代的复杂语境下,王寅的写作再次凸显了这样的问题:“今天的诗歌意味着什么?诗人又该做什么?”④ 对此,王寅给出的答复是:“诗歌是对时代礼遇的理智反应”⑤。 不妨说,《王寅诗选》最后一辑《精灵之家》(1987-1988)的全部作品,都是关于诗人身份及其功用的隐喻:在现代社会,诗人既是“闯入者”、“舞蹈者”、“睡眠者”、“梦游者”、“赋闲者”,又是“预言者”、“叙述者”、“窥镜者”、“幻视者”、“目击者”、“受伤者”,还是“纸人”、“病人”、“园丁”、“使节”、“建筑师”……诗人是所有这些又什么也不是。“幻视”,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特殊能力:“他们扳起我的头,露出牙齿∕让我认出狩猎者的化身∕让我笑∕让我注视这微笑∕如何悄然无声”(《幻视者》)。他不可能做别的,所做的只能是: 赋予玻璃以纤细的泪水 赋予琴声以倾斜的桥梁 赋予城池以草木 赋予翅翼以宽阔的韧带 赋予行星以姓名 ──《建筑师》 注释: ①见《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93、10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转引自刘翔《时代侧影下的个人悲歌》,见《王寅诗选》第256页,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③梁晓明《王寅和他的诗歌》,见《王寅诗选》第265页 ④王寅《生命的利刃》,见《王寅诗选》第243页。 ⑤王寅《复得的诗歌》,见《王寅诗选》第237页。 (一)(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