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sky
sky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文学三人谈:没有文学大师的时代?
 


●文学创造是一项充满了无奈和悲剧性的事业。只有大师才能整体提升一个时代文学的精神高度。

●大部分中国作家都匍匐在不同的利益诱惑下,文学生态如此恶劣,精神缺乏基本的独立,文学大师如何产生?

●当一种寻找在当下落空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未来,但这恐怕是徒劳的。

何谓文学大师?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有没有大师?文学大师已成为历史了吗?今年第一期《上海文学》杂志刊发了青年评论家黄发有、何言宏、邵燕君的三人谈《没有大师的时代》,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做了反思。 ——编者

何谓大师?

黄发有:在2007年10月6日的《中国文化报》上,二月河说:“盛世中必然会出现好作品,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期待能超越《红楼梦》的作品出现。”能写出超越《红楼梦》的,是大师中的大师。《当代作家评论》和《佛山文艺》在1998年推出“寻找大师”栏目,陆续对王安忆、张炜、史铁生等进行评述,其初衷是用大师的标准来衡量当代优秀作家。我们也不妨来检视一下近3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看看有哪些作家配得上“大师”的桂冠?

何言宏:我不讳言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文革”后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所经历的时间,正好一样。我们这30年的文学成就,显然要远远逊色于现代文学。如果再考虑到现代文学的时代环境,我们这个甚至已经是“大国崛起”的时代中的文学,却没有产生出文学大师。这是我们应该反省的。

邵燕君:“盛世出大师”并不成立,大师往往诞生于旧世界解体、新世界诞生之际。大师要背后有传统,心中有苍凉。相对于五四先贤,大多“新时期”以来成长的作家们,中国古典传统的滋养是缺失的,对西方传统的接受是仓促的,而对于社会主义文学传统甚至是厌弃的。与此同时,对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挖掘和思想反思仍然是禁忌的。面对“大国崛起”,作家们的普遍心态是茫然和慌乱,再就是突然被边缘化的失落。他们不是抗拒这个世界,而是根本没机会进入社会的中心,在一个越来越封闭的圈子里自说自话。这样的作家哪可能成为代表一个民族作精神发言的“大师”?

黄发有:文学创造是一项充满了无奈和悲剧性的事业。只有文学大师才能整体提升一个时代文学的精神高度,在山穷水尽之处为文学开辟一个崭新的空间。

何言宏: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文学中的王者,有着大气魄、大境界、大灵魂和大情怀,但却单单缺少见风使舵和追波逐流的精明。他和现实与时代的关系,是很难融洽的。

邵燕君:精神上站在时代的高峰,意味着存在着一个具有“先进”倾向的时代思潮,它未必是当时社会所允许的,但却是被大多数思想者认同的,代表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类正义。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但没有一种思想具有整合的力量,各种观点莫衷一是。为什么当代的作家特别的“聪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价值系统都遭到了内在的质疑。当代作家在精神上没有了任何启蒙、教育、改造群众的姿态和能力,因为已经从本质上失去了不同于社会普通人的价值系统和精神向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师”从何谈起?

何言宏:我还想提及文学大师的另外两个标准。一个是文学大师必须具有能被我们不断重读的经典作品。这种重读指的是专业性的“细读”。这30年的文学好像还没有多少这样的作品。第二,我以为文学大师必须在文学史的脉络中具有巨大的原创性。以此来看,这30年的文学对于中外文学资源的汲取倒是非常自觉,但是创新十分不够。我们也曾以为其中的创新非常之多,比如“意识流”、“后现代”和这几年又在余华、莫言、阎连科等作家那里成为时尚的“狂欢叙事”等,一旦打开我们的文学眼界,就会发现,这都是人家早就玩腻了的东西。问题不是不能汲取这些资源,而是我们在汲取后没有更加重要的超越与创造。

为什么没有大师?

黄发有:真正的大师必须以永远的怀疑精神挑战权威和传统。独立意志与批判精神的匮乏是中国当代作家的普遍性缺失。作家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首先必须摆脱“权”和“钱”的外在束缚。当代作家很少有人能够越过这两座天王山。

何言宏:近来,韩少功在清华大学的一个讲座中认为,当前文学界的“职位、职称、奖项、宣传、出国观光、其他福利等等,都曾经是有效的政治操作手段,可以把一些作家圈养得乖头乖脑”。大部分中国作家都匍匐在不同的利益诱惑下,文学生态如此恶劣,精神缺乏基本的独立,文学大师如何产生?

黄发有:还应考虑到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等时代精神气候对作家的限制。因为受过信仰的蒙蔽而怪罪于信仰本身,进而以“不信”为宗旨,这导致了虚无主义的泛滥。随处可见的多是一边骂娘一边吃肉的“虚无”景观。“虚无”成了一些人既攫取种种权利又推卸种种责任的借口。如果说盲信曾经是“五七”与知青代群的悲剧,那么,不信是“文革”前后出生的代群的共同悲剧。当不信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时,这种惰性逐渐地蚕食了“信仰”的能力。

何言宏:我觉得甚至连虚无都谈不上,即使是有,也是那种没有深度的虚无。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很苍白。精神平庸的时代,作家们一是与时代同流合污,一是以自己强悍有力的精神力量击穿这种平庸。

邵燕君:指望某个“大师”以特立独行的姿态为我们高举精神的旗帜,我觉得太难为“大师”了。“大师”确实要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峰,但他要处在一种强大的思想潮流之中,他身后要有一个人群。

黄发有:文学体制对于作家的制约也不容忽视。一些作家渴望的似乎是那种身心受到种种限制的权力、金钱与声名的枷锁。不少作家在成名之前还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独立的艺术探索,一旦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可,便将生命耗费在无聊的会议与频繁的应酬之中。至于那些为数不多的坚守文学理想的作家,又常常不幸地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自我重复的怪圈,被外部舆论的压力和内在的焦虑所困扰,缺乏那种将自己抛入没有精神归宿的、无所适从的境地的坚韧与决绝。

何言宏:我想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以为伟大的作家都应该对现实有所承担,有所介入。但在承担和介入的同时,却又应该有所超越。这是一位文学大师和普通的功利主义作家甚至御用文人的巨大区别。我们的作家,实在是太过聪明、太过光滑,所缺的,正是直面现实和介入现实的力量与勇气。如果不是在介入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超越,那这样的所谓“超越”,不过是“逃避”而已!

邵燕君:体制对作家创作自由的束缚,是多年来反复谈论的老话题。我觉得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老实说,在市场化中,作协出钱养一部分专业作家有什么不好?为此开开会、写一些作品也是应该的。当然,如果醉心于名利争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些人根本别指望能成大师。我想说,没有一个绝对“自由”的大师生长空间,大师是要在夹缝中吸纳各种力量同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的。

何言宏:还有作家和文学批评之间的伦理问题。现在的很多作家一点也经不起批评。据说有些作家在召开关于他的作品研讨会时,要亲自圈点名单,坚决拒绝批评过他的批评家参加。这样的作家,会有什么进步?

黄发有:作家不能跟着批评家的指挥棒往前走,事实上好的批评家也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当成创作指南。但是,作家根本听不进批评意见或者很难听得进批评意见却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乖巧的批评家拼命说好话,哄作家开心。这样,作家尤其是大牌作家的自信心越来越膨胀,越来越自恋,最后被“大作家”的招牌给彻底压趴下。

大师已成往事?

黄发有:我们讨论了半天,真正表达的命题或许只是——那些声名显赫的“龙头老大”不是大师。无法回避的是,中国当代作家艺术生命的普遍短暂,这就制造了一些“残缺的大师”或“夭折的大师”。张新颖谈到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文学,作家进入中年后就开始靠招牌坐享其成,这种怪圈就像魔咒一样限制了中国文学的腾越。

邵燕君:在我看来大师终其一生都在写一部作品。只要不是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最后拿不出那部作品,就说明他不是大师的料。其实,做不成大师也可以是优秀作家,至少是诚恳的作家。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大师难寻,而是诚恳的作家太少。只有诚恳的作家多了,文学才可能繁荣,大师才有土壤。

黄发有:这个时代之所以盛产“残缺的大师”或“夭折的大师”,和媒体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关于作家与媒体的关系,不能不谈到影视对文学的招安。当文学成为寄生的文化,这种环境催生的只能是“影子大师”。譬如曾经被不少人认为具有“大师潜质”的刘震云,其命运就被电影《手机》的成功所改变。而“70后”尤其是“80后”作家似乎天生就是“媒体动物”。

邵燕君:我觉得影视对于文学不仅是“招安”的问题,而是一些基本功能的替代。传统意义上文学的基本功能都已经被电视剧所替代。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文学朝“纯文学”方向发展。不过,真成了“纯文学”时,“大师”只是圈内的“大腕”,不可能代表一个民族发言。而“80后”作家与市场化共同成长,他们关注的是抓住今天活在当下,谁还在乎千百年后渺茫的未来呢?

黄发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和娱乐文化的狂潮催生了一批批畅销作家,“大师”的概念在此发生了变化,作家的明星化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文学的“大师”就是文学界的李宇春,我们讨论的“大师”成了濒危物种。我在《正在消逝的手稿》中写道:“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手稿的消失,或许真有一天,图书也退出历史的舞台,未来的人群就像我们现在参观恐龙化石一样,只有到博物馆才能看到纸质的书刊。”如果这样,哪里还会有什么“文学大师”?

邵燕君:当一种寻找在当下落空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未来,但这恐怕是徒劳的。在我看来,“大师”是一个古典的概念,它很可能随着纸质书刊进入博物馆而成为“遗像”。电子时代的到来确实全方位地改变了人的精神生产方式和接受方式。“80后”及其以后的作家,他们的生存状态、写作状态和表达传播方式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你能期盼在一个“超女”替代歌星的时代人们再敬仰“大师”吗?“大师”这个名称本身早已像“美女”一样被滥用、被玩笑化了。今天我们是在生产“大腕”的时代期盼“大师”,实在已经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了。

时间:2008年1月19日 09:17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