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个体记忆之孔雀
——关于《孔雀》的对话
徐枫 梅峰

1 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

《孔雀》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安阳小城。

也许对所有的中国人而言,这都是个意味深长的年代。

在一种集体性的、不言自明的记忆里,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时代”:从粉碎“四人帮”到华国峰的“两个凡是”时期、从“真理问题”的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四个现代化”的重提到“改革开放”、从“西单民主墙”到八十年代政治歧义话语的出现……这一集体记忆不仅成为正史“历史大叙事”的呼应、组成与支撑,并进而成为艺术领域中记忆书写的无意识结构。于是记忆的再现不断成为“宏大历史”的现身,政治化的“微言大义”成为记忆与历史写作的基本标准。这在极大程度上形成了集体记忆与“伟大叙事”对个体记忆的持久压抑。

其实,始自王安忆的《流逝》(1980),一种个体记忆的写作已出现在当代叙事艺术视野之中。在此,由政治事件构成的历史时间作为中介,一端通向绵延的、无底无岸的时间之河,一端通向个体生命的体验、咀嚼与领悟。如果说这一个体记忆的表述,在新时期文学中形成了涓涓细流,在同时期电影中则廖若晨星。在此语境中,《孔雀》的出现,完成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跨越。

徐枫:关于《孔雀》,我比较容易想到中国电影中的记忆写作问题。关于文革和七十年代末的描述,政治和文化的大命题会导引整个叙事。在中国新时期的电影中有几个很小的例外,而这几个例外很容易就归向某个命题。比如《青春祭》(张暖忻,1985)是一次比较明确的个体记忆写作,但《青春祭》给这个个体记忆写作赋予了一个很大的文化比较框架,也就是汉文化和傣文化的比较,是对汉文化的历史性的批判和反省;还有胡玫的《女儿楼》(1985),影片中一个女孩子的欲望受到了压抑,但这同样很易于归于历史和政治控诉。因此有人认为, 90年代以来,在《孔雀》之前,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1994)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记忆写作的例子。

梅峰:的确,无论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倾向,在第五代乃至更早的影片中,都极其强调小个体和大时代的呼应关系,喜欢通过个体的叙述展示大时代。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会谈及中国电影中“第六代”的意义:这个呼应关系在第六代那里有一个新的转变。就是对城市的个体生存的描述。

徐枫:在你看来,《孔雀》在中国电影中的出现与第六代,尤其是第六代影片中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展现有密切关系。

梅峰:从第六代开始,一些导演的作品似乎有一个转变,不再强调个人和大时代的直接关联。当然,通过某些具体的作品会呈现某种特定时代感。在作品中可能有一个具体的环境,比试一个小城市、一个城镇,但不强调和大时代的直接呼应。

徐枫:换言之,在第六代作品中,如果个体记忆和个体现实仍然和时代保持着关系的话,这种关系就表现得非常独特。因为已往的个体与历史的关系,总是有一个笼而统之的走向;在第六代的作品中,这些走向就变得特别多元、特别具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雀》的出现是以第六代作品系列为背景的。但总体上,第六代是以表述城市边缘化的个体记忆、个体生存为其基本创作走向的,而《孔雀》所表述的则是最普通的中国故事,是在中国民间的、市井的众生生活中发现的个体记忆。这也许正是《孔雀》在中国电影中的可贵之处。

梅峰:在这一点上,贾樟柯的作品和《孔雀》还是有可比性的。差别在于,贾樟柯的作品,有意识地保持了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感,而且他的影片是一种展呈式的影片,而不是渗透式的影片。它不是通过摄影机的观看、让我们慢慢进入某种心灵状况、精神层面的影片。他的电影有较强的文献性,是对变革时代中国小城市生存状况的一种“纪录”;但是在画面表象和人内在的精神生活的关联上,则比较弱。《任逍遥》里有一些,赵涛饰演的那个女孩子,画面所捕捉的这个视觉表象,其内在的精神层面是饱满的,你能感受到他在创作上的这种用心。如果在这方面继续发展的话,就可能出现《孔雀》现在这种状态。

2 个体记忆与精神肖像

《孔雀》的剧作者李樯曾这样概括它的三个主要人物:

看的再多,其实人生不过殊途同归。我喜欢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剀戈尔这麽说:所有的人生都经历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是审美阶段;中年的时候是伦理阶段;老年的时候都会步入宗教阶段。《孔雀》里的三个孩子代表了这三个阶段。你可以将这三个孩子看成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可以将他们看成不同的三个人---姐姐是唯美的,理想主义的;哥哥是世俗的,实用主义的;弟弟是悲观的,虚无主义的。

我们的观点与剧作者或有差异,但这一小结无疑为我们的讨论标出了一条路径。

梅峰:影片是将三个人物的不同命运互为参照,又放入一个封闭的家庭生活场景里来完成。如果没有三个人物的参照,而只存在其中某一个人物的话,这部影片也不会获得这样的复杂性。

徐枫:在剧作文本中,除姐姐比重略大之外,这三个人物是以平分秋色的方式罗列开来的。影片仍然保持了这一格居,但哥哥与弟弟的部分都有所削减。一个原因是弟弟的部分在影片里被大大地压缩了,他暧昧的青春情感和校园暴力的段落被影检取消了。如果说影片还没有失衡的话,那时因为姐姐在第三部分中成为弟弟叙述缺憾的补足。这当然是硬件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但是也与导演对三个人物的选择和认同有某种潜在的关系。例如,在剧本中姐姐与自己的丈夫离婚、回家,在街头碰见那个复员的解放军,乃至那一天她在挑西红柿时不可抑制的痛哭,都是在剧本前三分之一的结尾。但到了影片中,则成了影片最后收节的一笔。事实上这个改变显露出一个从编剧到导演的变化。那么顾长卫,这个仍然带有明显的第五代特征的电影人,在对李樯剧本进行的微妙改写中,其关键点在哪里?他的认同又在哪里?

梅峰:如果说有认同的话,那么在导演看来能支撑起影片的、最灵魂的人物就是姐姐。并且就影片的观看效果、批评的反映来看,最核心的人物就是姐姐。原剧本的三个人物是完全均衡的,但在改变以后,整个影片的气质就是由姐姐来引导了。即使哥哥的故事和弟弟的叙述中,姐姐的比重依然很大。

徐枫:剧作者应该是钟爱姐姐这个人物的,起码是潜在的钟爱。但导演在姐姐这个形象成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在剧本中姐姐故事的后半部,李樯对姐姐的描述和影片的呈现有很大差别的。剧本中,近八十年代以后,姐姐是“衣冠不整,大粗黑眉毛格外扎眼。”成了一个“庸俗”的、小城镇家庭妇女形象。但在影片中,在导演处理中、由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却一直保持了类似于少女的清纯气质。虽然承载了更多世俗生活带来的重负,却一直保持了她最初的明净。这是在导演的判断和剧作者的判断之间发生的一个变化。

梅峰:我个人赞同这个选择。它保持了观众对姐姐作为一个纯净形象的认同。但就如我们所说,这个人物身上没有爱情。这是悲剧性的核心。

徐枫:事实上,如果姐姐在影片中发生过唯一一次爱情的话,那是一次完全的理想之恋,或者说是一次幻觉中的爱情。她为这种幻觉中的爱情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在影片中,处理了几个与姐姐的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男人。第一个形象是士兵的形象,士兵的形象代表了一种她向往的生活。在士兵哪里,就象剧作者李樯写下的那样,“男伞兵笑了一下,牙齿晶亮地一闪……这笑太平常不过了,只对身怀心事的人触目惊心。姐姐永远不会知道,她对这笑容的负荷,使她自己和这笑容都蒙受无辜。”这是一份超载的的爱情。

梅峰:如果说有一个实体性的对象让姐姐产生过冲动的话,那就是外部世界。一开始的飞机与降落伞,和紧接着的招兵。那是一种到远方去,过上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的愿望。影片给出的空间环境、封闭压抑的家庭,是她想离开这个环境的原因。这个幻想的破灭是对她最大的打击,致使使她选择了那个司机。

徐枫:在此我们需要对人物作更细致的读解。事实上,果子是在小城中唯一读懂姐姐内心狂热的人,当他看到姐姐戴着降落伞在小城中骑车欢呼的时候,他的呼应是异常强烈的。但对姐姐来说,这种呼应是没有价值的;更有甚者,这种呼应就向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她自己行为的荒诞、生活的无望乃至“龌龊”。果子在她的情感中是没有位置的,所以当她与果子在树林中见面时,为了取回降落伞,她毫不迟疑的脱下了裤子;这个行动对果子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剧本里李樯写道,“人生很器重的事情,在这么一个无意的下午,跟底片曝光一样,几秒钟就报废了,啥都不存在。”而在影片中有一个更强烈的表述,果子开枪打伤了自己:他突然明白了,在姐姐看来,他与降落伞相比价值等于零。与姐姐和果子关系的抵忤相比,她与“干爸”的关系就显得意味深长。事实上,如果果子的呼应是带有欲望和肉体性质的话,与干爸的相遇就是纯精神性的、由一支悠扬的乐曲导引的一次精神沟通。所以姐姐的所有感情,甚至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都发生在一种非肉体的、非物质性的基础上。

梅峰:这个特点带出了我所说的影片内在精神的层面,因为有了所有这些细节,姐姐这个人物变得复杂起来了。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形态,不如说是气质上与第五代作品有差异。在外在视觉形态上,它是非常平静和非介入性的(在这点上与《秋菊打官司》等作品都有共性);但同时,《孔雀》体现出一个特别内在的层面,就是内在疯狂;影片中的几个人物,包括父母,虽然细节不多,都有一个内在疯狂的层面。我觉得这是《孔雀》让人感到特别复杂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给人物设定性格(这是《秋菊》等都有共性),而是进一步深入,让我们看到人物非理性的、听从直觉和潜意识召唤的特点。

徐枫:在这里首当其冲的人物是姐姐和弟弟。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与剧本,姐姐完全贯穿了影片,而且占据了弟弟部分近二分之一的比重,与此同时弟弟在整个影片中充当了画外音叙述人(这是剧本中没有的),这使姐姐的精神和弟弟的精神形成了一种互相照应的关系,两个人物都有某种纯精神的、内在疯狂的特征。我同意“姐姐是唯美的,理想主义的”, 也同意“弟弟是悲观的,虚无主义的”(但并不同意弟弟与“宗教阶段”的对位,因为“悲观”和“虚无主义”并不是宗教的同义语)。我想强调的是,如果姐姐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憧憬理想的,为理想飞蛾扑火的角色,哥哥扮演了一个完全以现实为标准的角色,而弟弟扮演了一个在虚无中自我流放的角色的话,在我看来,弟弟的精神流浪是姐姐的精神追求的一个投影、一种延伸。非常有意思,当结尾,姐姐在痛哭流涕时,是弟弟作为一个沉默的目击者留在她身边。

梅峰:姐姐和弟弟是心心相映的。

徐枫:例如那个扔钱的镜头段落,弟弟开始不想给姐姐钱,但当意识到她是去考“伞兵”时,却义无反顾地把最后一元钱扔给姐姐。姐姐在行动中表达出来的那种理想的狂乱,事实上在弟弟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因为面对这种理想破灭的绝望,他选择了一种自我流浪、自我放逐的生活。而这两个人物的内在疯狂、内在放逐的特征都与“世俗的、实用主义的哥哥”形成了对话。当这两个人物在其精神生活中不再有余地的时候,它们都对照着哥哥做出了一个极其现实的选择:姐姐选择一次无爱情的婚姻得到了一个工作升迁的机会;弟弟找了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去过一种世俗化的婚姻生活,而这个女人既是弟弟满足欲望的对象,又是一个靠自己的技艺能养家的女人。所以我认为在《孔雀》中有一种内在的分裂,一方面人物蕴藏着不可抑制的幻想、疯狂、甚至暴力的成分;但同时,所有人物的行为又非常严格的按照一种现实利益要求来进行。

梅峰:你刚才描述的,当他们的精神逻辑和它们的现实逻辑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物的痛苦感就产生了。李樯曾说哥哥是混乱年代的智者,而他也是唯一没有悲剧性的一个人物。

徐枫:因为他是按照现实和欲望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他自己。在李樯谈这部影片时曾说过,在三个人物中,他最喜爱的是哥哥这个角色。就是说看似愚钝、但对现实生活却有最强的适应性,并完全按现实利益原则来生活的人。

梅峰:这使影片获得了更微妙的气质:这不是一部悲情电影!哥哥带来的种种戏剧感、诙谐和幽默给影片中的生活带来了抚慰。虽然哥哥愚痴又富于心计,虽然他对自身利益的本能追求给家庭带来了不平等,但哥哥形象的存在却给整部影片带来了幽默和茁壮的生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生命力使世俗生活得以延续。

徐枫:但分裂依然存在。我们看到姐姐的理想受到深刻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挫伤时,她作出了非常现实的选择,而这一选择在最后只还给她了一个更深刻的痛苦。

梅峰:这才有了她最后痛彻心肺的痛哭。如果没有这两个极端的选择,没有所谓向命运低头,这次痛哭就没有效果,也不会获得认同。而现在的影片虽然包含了非常残酷的成分,但在其情怀上却是特别温柔而悲悯的。

徐枫:同时创作者仍然怀有对理想很深刻的崇敬。因此,如同导演经常谈到的那样, 这是一部向普通个体、向世俗生活致敬的影片,也是向这些个体在世俗生活中无法忘怀的理想致敬的影片。

3 影像之为语言

《孔雀》是三姐弟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故事,也是一个小城的故事、一个寂然年光的故事。故而《孔雀》是对个体记忆的书写,却并非一部“私电影”。因为每一个个体的记忆和生命轨迹,将使无名众生从一片苍茫中显出其轮廓、光影与生息。

或者正因此构成了影片独特的叙事形态,即以主观视点叙事、却以客观视点呈现。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以长镜头为主的镜语风格。影片的大量段落是由单镜头构成的。因而镜头段落构成了影片的基本表意单位。

梅峰:从九十年代看,《孔雀》的形态比较特殊。一方面在观片前,我们有对顾长卫的期待:作为第五代的摄影师,会不会把他以前作品中的风格带到这部作品中来?但从《孔雀》看来,它与其以前的作品之间没太多直接的延续关系。他以往的作品,是第五代的造型风格典范,讲究影像的色彩感、造型感和摄影机的运动。通过种种视听中介来达到某种情绪、气氛和寓义。在《孔雀》中,则是以长镜头为主体的,这与顾长卫以往作品在视觉风格上拉开了距离。

一定程度上,是剧本本身决定了影片的某种特殊气质。剧本所描述的故事、时代,故事中所设置的几个人物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现实,都极度成熟、扎实。而剧本对人物感情、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对他们生存处境的把握更奠定了影片形态的基础。

纪实性长镜头和叙事性场面调度,在第五代已往的影片中就已存在;例如《秋菊打官司》就是场面调度叙事非常绵密的作品。《孔雀》吸引人的,不在于它的纪实感,也不仅仅在于它的人物内部和外部动作之间很强的张力关系;摄影机在一种看似旁观性的、非介入性状态下,真正透入了一种精神性的表述,而且辐射性的进入了的命运、伦理、社会的种种层面。

另外我们知道,五十年代,小津安二郎给世界电影带来了平面与静止的影像风格,而沟口健二的镜头运动展现了卷轴画的镜头美学。相对于日本美学的这些表现,中国影像美学在哪里始终是一个问题。《孔雀》也无疑参与到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中。

徐枫:对《孔雀》的影像形态进行分析是困难的。

但我们似乎首先需要从影片的长镜头主体中区分出“非长镜头”镜语。

由于深入精神层面,并存在着幻想与内在疯狂的成分,《孔雀》有着某种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但超现实因素的表述却从不以长镜头形态出现,而总是通过蒙太奇镜头分切完成的。

例如,在影片第一部分《姐姐》这中,影片由躺卧的姐姐开始的“降落伞”段落:
1°大全景,俯拍,姐姐在凉台上仰卧;
2°中景,俯拍,姐姐在凉台上躺卧,慢慢挣开眼睛;
3°远景,天空,四柄洁白的降落伞在空中展开;
4°全景-中景,姐姐在草场中间的路上骑车向前;
5°远景,天空,若干洁白的降落伞打开落下;
6°远景,天空,若干洁白的降落伞打开落下;
7°大全景,一个伞兵渐渐落下;
8°远景,天空,若干洁白的降落伞打开落下;
9°大全景,后景里一女伞兵地,与中景的女伞兵呼应;
10°中景,姐姐背面,回头时,一女伞兵经过前景;
11°全景,三位女伞兵,前景中的女伞兵收降落伞,转身向前走来——是“姐姐”;
12°中景,姐姐凝想;
13°全景,姐姐立于前景;后景一个男伞兵落下,降落伞突然落在她的身上;
……

在这个段落中,幻觉是在分切的镜头中被表现的。在影片的第三部分《弟弟》中,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段落。在值班室里烧玻璃的姐姐被问及弟弟的消息。切为电视银屏,弟弟正穿着海军的制服在舰艇上。再切回姐姐,她骄傲的挺直身子,说:“我弟弟当水手去了!他在周游世界!”

可以看到,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对立在影片中成为幻觉与现实的对立。因此,在这部有一定超现实主义因素的影片中,长镜头调度并没有任何超现实性功能,因而与费里尼的长镜头形态有本质的区别。

可以认为,影片的长镜头方法较接近于让?雷诺阿的方法,亦即这是一种以连续性时间空间保持人物动作与关系完整、连贯、真实的方法。但同时,如果说雷诺阿盛期的场面调度强调画外空间,强调窗与门对画外因素的透露与暗示,以突出叙事所寄存的开放性社会现实;而在《孔雀》之中,场面调度确有相当的封闭性,这与影片个体记忆书写的内在性相一致。

影片极少空镜头(景物镜头),基本意义上,物的世界不是创作者观看与追寻的对象(如安东尼奥尼的语言风格所显现的);《孔雀》的镜头是为人物而存的,长镜头调度中有着绵密的叙事性、以及对人物心理层面、精神层面非常敏感的捕捉。这让我们想起了沟口健二的著名笺言:不拍无人的镜头,空镜头无表情,不表意。这一观点虽然有所偏执,但以人物及其动作为镜头调度的唯一准绳,确实是其影片的基本方法。但是,对照沟口健二影片中激烈的内/外动作,《孔雀》的调度节奏要舒缓的多,因为这里展现的不是大开大合、或凄艳或冷峻的悲剧故事,而是人生平常戏剧的出演。因此“平凡”不仅是影片的表面,亦是影片的实质。

4 传统与诗

梅峰:影片极具质感地展现了世俗生活。90年代以后,我们在重谈中国电影的民族性问题,其实电影民族性问题就是与艺术传统衔接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孔雀》承袭了中国电影的传统,如果说中国电影或者中国艺术有一个传统存在的话。中国传统艺术对世俗生活的展呈似乎是平淡无奇、白描式的,但在其中包含了心理层面的种种表述。很少中国电影有这种气质,能真正在市井生活、世俗生活、日常生活的时间绵延上工作。在几年来的中国电影中,路学长《卡拉是条狗》中有这一传承。同样出自第六代的导演群,路学长就有这种对日常生活注视,其表象通常是的锁屑而卑微的,但在这种生活的表述中获得了某种抚慰性的效果。《孔雀》正是在这个方面走的非常深入。

徐枫:在这个可衔接的范畴里,如果说它们都植根于市井生活、日常生活,路学长《卡拉是条狗》式的表述与《孔雀》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孔雀》中不仅仅是世俗人生的苦乐,而是给出了某种精神指向。这首先是由剧作文本奠定的。剧作者将个体记忆放在了芸芸众生的生活与时间之中,但是他给与三个主要人物的走向,其实是精神纬度的走向。虽然哥哥好像是在一个现实纬度的走向上,但对这个“现实”的注视却是精神性的,即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对“现实”进行的阐释。

梅峰:这就是眼光的不同。他可以处于很现实的状态,可以是一个很世俗的人,比谁都功利,但如果有姐姐和弟弟的参照,哥哥的存在就有的了更深层的意义。而姐姐,你可以说她的形象中有某种神性的成分。

徐枫:可以说,这就是她身上的理想成分,而这也是导演对他由衷认同的原因。

梅峰:有篇文章说《孔雀》调子太灰,没有超越性的东西,没有很多艺术大师所给出的灵魂的超越。我觉得那种东西对《孔雀》来讲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人物身上、在他们的命运中没有牺牲的机会。他们为谁去牺牲?没有牺牲,何谈精神性的超越?对命运的抗争与解决,这都是不存在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生活。

徐枫:也可以说,在他们的生命中没有实践理想的机会,只有对理想的难以忘怀。

梅峰:这又涉及到中国文学传统的问题,就是不强调宗教性的结果,即所谓宗教的归宿感。中国文学,仅从市井文学这一部分来说,是没有宗教归宿感的,但对人生的种种体验与感悟都在其中。《孔雀》正是沿袭了中国文学的这个传统。

徐枫:而且在中国文学传统、特别是诗学传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现实与理想、此处与彼处的隔绝所造成的痛苦和思念,而这种痛苦在中国文学中真正表现出哀而不伤的特质。非常肯定地,《孔雀》继承了这一点。因此我通常不说这是一首“心灵史诗”,因为它没有史诗的英雄、牺牲与拯救主题;相应的,我认为它是一首“心灵长歌”:长歌当哭,本身就既是一种抒怀又是一种克制。

梅峰:而且还有他最后给与的整个人生的寄寓感、苍茫感和最后融入时间洪流中的渺茫感。

徐枫:在我看来,“时间”正是影片的另一个要点。《孔雀》所表达的时间,有异于许多中国电影,不是一种历史时间或政治时间,也不是在过于封闭的个体空间中畸变了的时间。《孔雀》的时间据两重性。一重是个体生命所度量出来的时间,她/他痛苦、幸福或无知无觉的时间;另一重就是你刚才说的时间的洪流,我们也可将其称之为众生的时间,最终所有人都淹没在这一时间之中。在中国电影中,我们曾对抗政治、对抗文化、对抗历史,但在这部影片中,人物对抗的是时间,即注定要淹没他们的时间。虽然影片以重叠的三部分进行叙事,却从未丧失时间的流逝感。影片最后姐姐的痛哭,是所有对抗的失败;而接踵而来的就是关于“孔雀”的寓言化段落和最后一个镜头中为白雪所覆盖的新城区:这是一个极为简洁的时间的形象,一个流逝、变迁与寂静的形象。在这样的时间中,或许永远是众目睽睽又悄然无人,其中潜藏着那些关于开花的隐秘记忆与隐秘欲望。是为“孔雀”,另一种意义上的“孔雀”。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