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美国的托尔斯泰”进入万神殿
【美】劳伦斯.格罗博/翻译:李宏宇 陈军吉 黄婷 赵武平


                               ChinaFotoPress/图

编者手记  

11月11日,诺曼.梅勒的传记作者J.迈克尔.列侬宣布,美国著名作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84岁的诺曼.梅勒因急性肾衰竭于10日在纽约西奈山医院辞世。

尖锐的美国社会文化批评家、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的琼.迪迪恩称诺曼是“美国伟大的良心”;法国总统萨科齐则表示,“美国文学巨人陨落”。

9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程绮瑾曾问及诺曼.梅勒的现状,71岁的摄影家劳伦斯.席勒,梅勒的这位老搭档压低声音对记者说:“千万别传出去,梅勒已经卧床不起,不能见人了。”当时他正在中国举办摄影展《席勒眼中的梦露和同时代的明星们》,而他与诺曼.梅勒的合作是其创作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获悉诺曼.梅勒辞世,记者马上联系到席勒。席勒正在陪伴诺曼.梅勒的家人,他亲眼见证了好友的离去。尽管如此,席勒仍为南方周末引荐了目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的劳伦斯.格罗博。

诺曼.梅勒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是在今年6月,采访者就是劳伦斯.格罗博。劳伦斯.格罗博在第一时间回复,授权南方周末独家全文刊发他悼念诺曼.梅勒文章中文版,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在《论上帝》一书中,诺曼.梅勒把美国现任总统布什称为“魔鬼代言人,每次他感到耶稣在对他说话并支持他时,实际上撒旦就在他耳中”  

诺曼.梅勒生平

●1923年1月31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犹太家庭。
●1939年,进入哈佛大学。
●1944年,新婚的诺曼.梅勒入伍,赴菲律宾战场参加太平洋战争。
●1948年,出版代表作《裸者与死者》。
●1955年,创办《村声》。
●1967年,出版反战小说《夜幕下的大军》,获得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文学奖。
●1980年,出版《刽子手之歌》,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
●2007年,1月出版小说《森林城堡》;10月份出版最后一本政论集《论上帝》。 

2007年11月10日,84岁的诺曼.梅勒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溘然长逝,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杰出人物。弥留之际,在纽约的西奈山医院,第六任妻子诺丽丝陪在他身边,9个儿女来了8个,10个孙辈也到了好几个。一个朋友开玩笑:“诺曼,守在这儿的人够两个你用的了。”诺曼挤出一个笑脸。妻子问他:“准备好了吗?”他点点头。她问他:“害怕么?”他摇头——他准备好了。他没畏惧。 

“开战就是冲着赚钱”

身为作家,诺曼不仅属于他的时代,更属于永恒。他的作品言辞犀利、文风大胆而阳刚,发人深省并且常常会让读者明确地表态站队。2007年5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恐怖分子为何可恨(“因为人们深信自己会死得有意义,可是恐怖分子却毁掉这种信念”)并且讽刺总统布什是“精神上的恐怖分子……在恐惧可能并不真正存在的地方制造恐惧 ”。他概括当前伊拉克冲突局势的错乱说:恐怖分子“打不垮我们。我们能打垮他们,但不是通过战争。我们可以通过数十年不间断的治安维持来打垮他们。但我们却选择开战,因为战争对有些人太有好处了,那些人的动机既不纯洁也不高尚。就是冲着赚钱”。这样的尖锐一如我们期望。

在他最后的著作,2007年10月出版的《论上帝:非常谈话》里,他对有组织的宗教和无神论都表示反对,并对“十诫”中的一条提出异议——他认为较之让人在糟糕的婚姻里受罪,男女私通只是小恶。他声言,科是撒旦最杰出的创造。上帝给我们5种感官,而撒旦发明了头脑。梅勒认为,“我在现代世界里讨厌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超级理性的:公司组织、人定胜天的观念,以及由此急切地、戏剧性地、徒劳无益地空忙活。比如说吧,核弹就是智力的产物……就是……头脑里一次狂想最后得出结论说造出核弹完全有可能……从我自己来说就毫无疑问,魔鬼确实进了人的脑子。”

梅勒可不是在静夜里安详睡去的那种人。 

“人最后的自卫手段是咬”

2007年6月,梅勒来洛杉矶在音乐中心的多萝茜.钱德勒大厅演讲,我跟他单独见过一个小时。他的好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劳伦斯.席勒撮合了我们的见面,因为我想跟梅勒聊聊他与席勒的交往。席勒认识梅勒是1973年,那时候他在找人给一本玛丽莲.梦露的摄影集写文字。席勒想要15000字,最后梅勒给了8倍之多。这本书大获成功,之后席勒要他继续撰写或合著的作品题材还包括涂鸦艺术、犹他州杀人犯加里.吉尔摩、刺杀总统肯尼迪的奥斯瓦尔德,和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大师罗伯特.汉森。

“诺曼是我的救星,”席勒告诉我说。“我去苏联找克格勃要奥斯瓦尔德的档案看,他们不愿意,我说‘我可是带来了美国的托尔斯泰。’他们就明白了。”

我在洛杉矶城区南奥利夫街的翁尼旅馆见到梅勒,他正有点不顺心。他本来想住更高档也更安静的贝莱尔酒店。翁尼旅馆灰秃秃的,工业气息的色调把环境弄得很乏味。他拄着两根拐杖走得很慢,晚期哮喘和痰多让他呼吸艰难。他告诉我2004年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医生跟他说得把四颗门牙拔掉,因为他们担心牙周的细菌感染会殃及心脏。他也没问问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少,就同意了。“我不该答应的。”他说,“因为这样我就失去了咬人自卫的能力。这很原始,但人最后一个自卫的手段就是咬……没了这个能力我觉得自己就少了点什么。”

我提醒他说我们很久以前见过,那是1983年,他为古埃及题材小说《古代的傍晚》做巡回推介。我为一家有线电视台采访他,之前看到过他抱怨说采访者对他都太毕恭毕敬了,于是我准备了一堆难缠的问题。他说记得当时我们的激烈对质,那次他最后对我说,“你是要谈我的人生。我不会告诉你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是我的素材。就跟我不能把我老婆给你是一回事。那是我的,不是一个采访者能要走的。”

人们期待的梅勒:强烈、残忍、赤裸

梅勒是个争议性的作家,他喜欢争论和对质。他的写作是刺激的、自我中心的。我从没读到过哪个作家有他这样明摆着的野心,要做一代人当中最好的作家。他竟敢给自己的一本书起名叫《替自己做广告》。

他从哈佛毕业,得了工学学位,然后服兵役,1948年在他25岁上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开始出名。“一夜之间我就从无名之辈成了著名作者,”他对我说。“那时候我连25岁人的一般水准都还不如。突然成功极大地改变了我的人生,从‘一个有点天分有点想法有点模样的小伙子’变成不光全国连全世界都认识你,我必须高度地自觉,因为我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有人谈论。没办法做得面面俱到。”

接下来他写了36本书,其中12本是小说;他得了两次普利策奖和众多其他奖项;他成了女权主义者的攻击对象;他是《村声》的创办者之一;他竞选纽约市长;在一个聚会上他刺伤了第二任妻子然后在精神病院呆了一段日子;他写过那个时代最有见地的一些新闻。

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一门采访课程时经常提到梅勒,我沮丧地发现学生们都不熟悉他。他们对许多现代美国作家都不熟,这促使我开了第二门课,新闻报道文学。这是种同时教历史和优秀写作的办法。关于梅勒我用的例文是他1960年代的政治作品《夜幕下的大军》和《迈阿密与芝加哥围城记》。为了告诉学生一个优秀的作家能够怎样跳脱陈辞滥调,把(梅勒不喜欢的)理查.尼克松和(梅勒喜欢的)博比.肯尼迪(即罗伯特.肯尼迪)这样的公众人物写出新意,我用了如下段落:

“尼克松在电视上出镜让人有近乎恶心的感觉。说话的这个人和生活中的那个人有着天渊之别,要是美国公众看不出这些讲话言之无物,那这种差别就清清楚楚解释了公众当中的精神分裂……”

“他仔细剃净的面孔上别有意味——铁青的脸颊已然显示了这个清早第一缕浅蓝的阴郁气息——有一些许了诺决不离开他的苦恼,有一些关于他将来身后评价的内心交战。这种内心交战准确地体现了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改变:他要转变形象,从貌似殡葬员助手变成貌似一个老骗子决心要当体面人。”

不仅仅把尼克松比作殡葬员,而是比作殡葬员助手,40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觉得准确无比。正如他描写博比.肯尼迪的感染力:“他的魅力如同电影明星。跟他哥哥曾经的魅力还不一样,因为杰克.肯尼迪(约翰.肯尼迪)像是那种每次都能把姑娘从罗纳德.里根手里抢走的重要领袖,不,博比.肯尼迪更有电影明星的气派——他可以填补米基.鲁尼和詹姆斯.迪恩之前的某些神奇空白,迟早会有人找他去演重拍版的《史密斯先生上美京》……”

那是1968年的混乱时期,小马丁.路德.金和博比.肯尼迪都遭暗杀,而尼克松当选总统。在芝加哥的民主党国代会上,警察像棒打家畜般对付会场外抗议越战的人群,把他们捉进班房。梅勒用“芝加哥畜栏”的比喻他的所见,那里囚禁着“上万头狂乱的牲口,牛、羊和猪”。敏锐的读者不用费劲,就能明白他在描述那个时代的暴力:

“在屠宰场,每个早晨和下午都有一场屠杀,场景堪比戈雅的画作《战争之灾难》。无数头牲畜给带过围栏,锤子重重砸在头上,然后捆上后腿,头冲下挂在钩子上,沿着吊轨滑走……吊轨上的牲口在精神上形成了一个放大电路——每一次割喉都释放出死亡的嚎叫,传到还没挨刀的下一头,这一头会把电压提高,把这电流逐个传遍倒挂在吊轨上的每一头牲口,刺眼的灯光射进牲口的眼和脑,切开喉管的开口又发出可怕的空洞声响,仿佛死亡真是一条暗河的急流,倒挂着正在死去的兽,恐惧和极度的痛苦又沿着这条线路回授,一直传到围栏和牲圈,甚至传到铁轨上还满载牲口的车皮,再往回——谁知道呢,兽的电压可能如此之高——直到它们最初给赶上卡车运往火车站的那块牧场。”

这正是人们期待的梅勒,强烈、残忍、赤裸。虽然很多评论家认为梅勒最好的作品是新闻报道,他却总是因为更喜爱自己的小说而并不看重这些报道作品。 

“小说正成为濒危物种”

“我惟一重要的非虚构作品就是《夜幕下的大军》。《迈阿密与芝加哥围城记》是部不错的报告文学。《月球上的火光》(一本关于太空和宇航员的书)是本好书。《玛丽莲》是本好传记,但道德上相当堕落。哪儿有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小说就要好多了。”


《刽子手之歌》被认为是“新新闻主义”的
代表作


学者和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这样评价梅勒,“人们可能会记得他是散文先驱而不是小说家,觉得他更像卡莱尔而不是海明威。他的文学命运还会更曲折。卡莱尔长年被忽视,无疑是要回到人们视野的。梅勒现在声名显赫,无疑有一天会被遗忘,但也还会再回来,那时候他将成为他的年代道德良知的历史学家,是他那一代作家的代表。”

他写中央情报局(《郝勒特的幽灵》)和青年希特勒(《森林城堡》)的小说出版之前,我问过他,他会因为哪本书为人铭记。他回答说,“《裸者与死者》,《鹿园》,《一个美国梦》,《夜幕下的大军》,《玛丽莲》,《我们为何在越南?》,《刽子手之歌》和《古代的傍晚》。这些都有可能。”

梅勒同意意大利小说家菲利浦.罗斯的看法,认为小说本身正在成为濒危物种,严肃文学前景堪虞。“在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时代,他们抓住了美国精神的要义,”他说,“那时候,加深你对存在的认识,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作家也更受人尊敬。他们更重要。我们现在从书写转向电子、电视、电脑。出版物行将消失。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总有一天读书会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如同吃俄罗斯鱼子酱。一切进程都在终结严肃小说这个高级娱乐形式。现在是公司企业在经营美国。公司要好的小说干什么?一个真正的好小说家,可能写出关于公司企业,关于营销是如何胜过了产品质量的好小说,这样的人天堂不让进——他们能去哪儿呢?可破小说永远到处是。”

“没有席勒就没有《刽子手之歌》”

梅勒仍从未停止试写伟大的美国小说。他涉猎广泛,从古埃及法老到行走月球的宇航员。他写二战、越战、伊拉克战争,写政治和性,写好莱坞和拳击,写暗杀、间谍,写耶稣、麦当娜、亨利.米勒、毕加索。他还试着编剧并导演电影。梅勒的编辑曾把他比作加索,因为题材和风格的广泛,因为他拒绝衰老或者失去活力。梅勒认为这个比喻“有点堂皇。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两种艺术家。一种是具有固定风格特征的,我们看他们的作品就是要看这些风格。马蒂斯、雷诺阿、塞尚,樊高更是如此。但毕加索热衷于抛弃现有特征而寻找新的风格。风格和他的身份并没有依附关系;风格是他刺向现实本质的利刃,因此他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和变化。我发现文学风格在我也是一样。”

写《刽子手之歌》时,梅勒的文学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故事讲一个卑微杀手的生与死,不知为何他坚信在他被处死时,女友将抛下孩子自杀(事实上她并没有)。这本于1980年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评论家最多提起的是朴素的文风,而梅勒早期的书从来都不是朴素的。尽管他公开宣称崇拜海明威,但他写得跟海明威一点不像。

“那之前一两年我就深受其苦,因为越来越多批评家开始谈论‘梅勒的巴洛克风格’没必要,说我的风格过于华丽,‘要是他能写得朴素点就好了。’我一直觉得写得简单些不成问题,巴洛克风格才难呢,‘但是好吧,我会给你一本朴素风格的书,让你们看看’,我真那么写了。虚荣心使然。”

梅勒把这部作品称作“非虚构小说”并号称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但是杜鲁门.卡波特对此很不快,说自己的《冷血》已经这么写过了,他骂梅勒不过是个“改写《纽约每日新闻》的,因为梅勒连加里.吉尔摩的面也没见过”。

“杜鲁门觉得我应该向他跪拜并且说:‘伟大的卡波特啊,我能得到你的赐福吗?我可以写一本关于杀手的书吗?’但我没有。他到处说我从没提过他的《冷血》。是啊,我只是认为这本书已经太有名了,还用再提?杜鲁门说我实际上是从《冷血》‘偷招’。谁要是能发现任何两个句子近似,就真是一个文学侦探了。”

说到《刽子手之歌》就又得提起劳伦斯.席勒。他拿到了吉尔摩故事的版权,需要梅勒这样的人把它写成一本书。梅勒很有兴趣:“很久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圣人和精神病患者》,加里.吉尔摩打动了我,他正是这两种角色都符合的人。”他说。

“没有席勒,就没有《刽子手之歌》。”梅勒欣然承认,“跟劳伦斯共事让我学会了怎样采访,我从来不认识兴趣跟我相差那么大的人。这家伙了解我不知道的世界,那些人真正勾起了我的兴趣。想当一个好的小说家,就得一直学习,席勒就是这么个人,不论我想不想都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东西。他的那些采访给《刽子手之歌》打下了基础。我们的行事方式是如此不同,所以合作得非常好,因为我们互补。”

梅勒和席勒成了古怪的组合:席勒早年让人当作无赖,因为总是围着死亡故事转,有人形容他是“食腐鸟”。除了吉尔摩,他还出过伦尼.布鲁斯、玛丽莲.梦露、O.J.辛普森等若干名人与死亡案件相关的书。而梅勒信任席勒,他说:“席勒给我提供了经济支持,过去几年我的部分收入来自于他。”他告诉我,席勒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梅勒还提到一件轶事,他们在苏联调查奥斯瓦尔德档案时吵了一架。之后两人有几个星期不说话,直到梅勒给席勒写了一封信说,“早知道你想让我热脸贴你冷屁股,我就不刮胡子了。”  

“愚蠢能激发我的暴力”

梅勒感激席勒这样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复杂性。他痛恨安于现状。“我喜欢让自满的人失去平衡。”他说,“我不能忍受他们安于现状。愚蠢能激发我的暴力,因为我认为愚蠢是你选择的。蠢人与傻子区别很大。傻子是曾经受过伤的人,他们的脑子中存在着柔软、温柔的东西。如果它是永久的,那么它就是感人的、可怜的。蠢人做了一个狡猾的人生决定——如果你保持愚蠢,别人还得来理你,在你身上花好多精力,虽然你并不值得。如果你受得了辱骂,这就是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毒害你周围的一切。因此蠢人最让我不快。我会极尽所能给蠢人扎针儿。”


诺曼.梅勒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采访者即本文作者劳伦斯.格罗博(左) 劳伦斯.席勒/图



我非常欣赏梅勒能用如此凝练、近乎完美的方式说话。转述他的话,你会发现几乎用不着编辑。还有一个例子说明他的思考方式,我问他是否他还在反思现代生活可怕——这是他经常写到的主题。

“只要维持生存的东西还没被榨干,我们就还处在核战的危险中。”他说,“我们和太多的人同住在地球上,住的楼越来越高,全都无比乏味、阴暗、压抑,每起一幢楼都和以前的一样难看,开车时我们呼吸的都是高速公路上污染的空气,到处都是烟雾,棕榈树全都像在墨西哥城一样枯萎,河流都污秽不堪,一切都平淡无奇,做爱只能传染疱疹,等等,而且到处有人得艾滋病死去……要这么看,核弹应该受欢迎。因为那至少是他们最后一把辉煌。白光一闪咱们全都升天。从这一点说,我们身在险境。”

他最后的小说《林中城堡》尝试探索阿道夫.希特勒之恶。本来也计划计划出三部曲,和他写太空、古埃及和中央情报局的小说一样。但是梅勒再也无法达成他的宏伟目标。这本小说写作阶段的标题是《希特勒的母亲》,可能吸引更多读者。“毫无疑问,《希特勒的母亲》能卖得更多,但我不喜欢,我觉得太直接了,我不喜欢标题太白。我觉得《森林城堡》是个漂亮名字,小说都没那么漂亮。我想继续写希特勒的书,但能不能就再看了。这些年我答应了太多还没写的书。这可能是我最后的一本小说。写作需要活力,我可能没有这个精力了。”

我问他对还没写的题目有没有遗憾。

“嗨!”梅勒严厉地说,“知道吗,你问得太多了。”

我让步了。自从他声称相信来生,我就很想知道下辈子他想做什么。

“没想法。”他答道,“在上帝面前我很谨慎。我可不会说我来生要做什么,我知道一说准没戏,最快了。我想上帝看你一眼,就定了。自从我思考这些问题,我发现自己杀死的蟑螂越来越少了。”  

转自<<南方周末>>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