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走近胡适先生的途中
——纪念先生逝世45周年(海外收藏首次公开)
兰的恩(landend)

49年后的胡适先生, 一夜间, 亲身经历了理想的彻底破灭, 朋友的众叛亲离, 文化上的背井离乡, 政治上的亡命天涯,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先生波澜不惊, 内心也一定经历过沧海桑田. 非亲身经历,先生内心, 何人能够走进?

走近胡适先生, 只是走近, 且正在途中......



胡适先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与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百 人眼里便有一百个不同的胡适 。值此先生逝世45周年之际,我更加想念先生,特作此文以记之。

此收藏受惠于美国两代书人的长期胡适收藏。特别是尤今先生,正是他的多年胡 适研究与收藏,以及他与胡适的个人友谊,才使这批藏书完整保存至今 。

本打算五年以后再公布这些藏品,但静夜读书,细观先生手迹,这些藏书静静地敲打着我的良知。使我不得不写点东西。

值此胡适先生逝世45周年之际,特整理以下个人部分胡适收藏与书友分享,此批胡适的海外收藏,均为首次公开. 多为北大,国图, 及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所不藏。

此次公开的部分收藏包括:
1.著名哲学史家、朱子学专家陈荣捷赠给胡适的书
2.胡适给海外收藏家的签赠本
3.胡适在联合国讲话录音档案
4.新青年海外版胡适签名,
5.胡适的签名照片,
6.胡适个人书籍批注
7.胡适给朋友的圣诞贺卡。

朱子学专家陈荣捷的签名不多,签赠本罕见,此本疑为这两位大家之间赠书的孤本。



陈荣捷先生研究中国哲学数十年如一日,博学而渊邃,特别在新儒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更是誉满土林。在儒家恩想学说向西方世界的传播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人誉为“北美人陆的儒学拓荒者”。他主编的这本忡国哲学文献选编X按年代顺序历数小国历史上各派先哲的重要观点,首创性地将张东拈。熊十力等人纳入中国 哲学史的体系之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整体脉络探索极深,被欧美学术界誉为介绍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完备。周详的珍本,成为西方研究中国哲学界人上案头必备之 书。资料来源:陈荣捷《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

联合国录音档案. 档案记录: 联合国广播部 联合国会员大会 1957年9月26日. 中国. 胡适博士

档案号:S.Q. #359

先生的录音档案本来珍贵,. 联合国录音档案可遇不可求. 此档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无藏. 北大,国图没有查到相关资料。

胡适的海外书友尤金

尤金(Eugene L. Delafield) 是胡适的海外朋友。想当年胡适名满天下,有多少人以“我的朋友胡适之” 而自豪:在这之后,便有更多人以痛骂先生而自保. 在这个时候,这份异国的友谊,更显平淡而单纯。书人尤金对于胡适先生的追随多年。在他的英文提跋中,记录了得书时间,购书花费,胡适签名时间,以及个人评论。这习惯挺好. 有良好习惯的爱书人, 总会给他人留下一些有用的资料。

铅笔提跋是海外书人的习惯,如果下一位书的主人一旦不喜欢,轻轻擦去即可。难得且有趣的是,先生最早的签名始于1945年,最后的签名终于1960年。时间跨越先生流亡在海外的全部阶段. 胡适先生于1962年2月14日逝世。

尤金15年坚持不懈的胡适收藏,为我们于细微处走近先生,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之后,尤金先生编著了胡適先生著作目錄(一)中文 以及与袁同禮合著了胡適先生西文著作目錄。台北中央研究院館藏胡適先生的書信中,找到胡適先生與Delafield的往來信件,尚在考证中. 这些书籍也在静静诉说和见证着俩个爱书人十多年的友谊.

这种友谊挺单纯, 也挺简单. 有时简单,单纯的东西反而更加持久。

对于这位美国的前辈书友,我的内心充满敬意。



书人尤金的个人藏书, 偶尔再现江湖:

1.Braithwaite, William Stanley, ed. Anthology of Magazine Verse for 1915 and Yearbook of American Poetry. New York: Gomme & Marshall, 1915. Mosher's copy with his checks beside two Robert Frost poems in the "Table of Poems," p. viii. Inscribed by Braithwaite in 1949, "For Eugene L. Delafield whom Tom Mosher would have delighted--William Stanley Braithwaite"; also signed by poets Percy Mackaye ("The Return of August," p. 137) & Arvia Mackaye ("Fire Castles," p. 58) in the 1950s. Books from Mosher's Library in the Bishop Collection

2. VAN DOREN, Mark WINDLESS CABINS
1940 VAN DOREN, Mark. WINDLESS CABINS. [NY]: Holt, [1940]. 8vo., pictorial cloth in dust jacket. First Edition. Signed presentation from Van Doren on half-title page: "Mark Van Doren for Eugene L. Delafield 12/10/47 -- the idea for this story started when I stopped with my family in a cabin at Hurricane, West Virginia. I thought it a good setting. Nothing like this happened there- I don't know where the story itself came from. `Windless' is opposite of `Hurricane.' M.V.D." Delafield has written in pencil on the opposite page: "Written for me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k, May 3, 1955." Two different inks are used on the page, so it appears Delafield presented the book again to Van Doren in 1955 for the inscription. Near fine (very tiny name stamped front pastedown & tiny Maine bookseller's label rear pastedown); little edgewear & moderate soil d/j.

Price: USD 275.00 other currencies order no. 22391 details inquire

offered by: Antic Hay Books (USA)

3. 013573 RUKEYSER, MURIEL. WAKE ISLAND. * Garden City: Doubleday, Doran & Co., Inc. 1942.* First Edition.* Pictorial boards depicting ships and planes around the island of the title. The first, suppressed binding and very scarce. It seems Rukeyser was dissatisfied with the illustration on the cover, and most copies were destroyed. This copy is INSCRIBED and SIGNED by the poet on the title page to noted collector Eugene L. Delafield "a long time later" in 1952. Delafield has noted in pencil on the front pastedown a publication date of 21 August 1942 and on the copyright page: "circa 200 in this binding." An early if not the first book of American poetry published whose primary subject matter is World War II. Minor wear to spine tips and darkening to the top of the front cover affecting the top of the title lettering.* Very Good or better and quite scarce. (World War II Poetry, Modern Poetry, Modern Firsts, WWII Poetry, Signed, Women's Literature, Inscribed, Muriel Rukeyser) $1000.00
(资料来源: 美国古旧书协会)

认真的胡适先生

胡适先生的签赠本<<赫尔回忆录>>,此书为胡适和唐德刚先生所看重. 是先生1949年赠给尤金的。 1949年再返美国,先生可能手中没有多余的书籍赠给他爱书的朋友,为方便尤金阅读,胡适先生特地翻译书名,并且注明所以赠这本书是因为胡适本人做的序,序后再次用中英文认真签名。

这种认真在我看来, 近乎于罗唆, 却于小事感动着我.

一本普通赠书,反复三次双语签名,两度翻译书名及序,这极不寻常的认真,令我吃惊。

认真,我见过多种,多数认真皆为权势,金钱和利益所为。

我还从未见过一位大名家,为一个求书的普通朋友如此认真的签名! 这种认真,多年以后,依然感动着一个普通的爱书人。



1928年的新青年海外版胡适签名本,难得的是这书的品相. 毛边未裁,宛若新书.我的另外两本新青年海外版胡适签名本,却是满是岁月的沧桑和时间的痕迹.



Purdue 大学1941年毕业典礼特别娱乐周刊, 这类刊物本不会有人关注.更不会有人收藏. 加在这个系列是因为上面有胡适先生的讲稿,加注及签名.

尤今题跋: “(胡适)博士以此稿本作为他在Colgete大学的致词…批改和加注均出自(胡适)博士之手.” 胡适先生在美大学多次讲演,此稿件被一稿多用.

讲稿上面用铅笔,油笔修改过. 可能是改于不同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修改过后的部分确实优于改前. 又有几个人在讲稿发表后,还反复批改自己的文章? 先生的认真,可见一斑.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收藏有1953年7月17日尤金给胡适的明信片。此卡是1955年胡适给尤今的圣诞贺卡,未经邮寄.直接交给朋友.胡适一人代签:胡适和胡适太太.

圣诞贺卡不同于手稿及首日封. 美国每年的废纸全部回收利用.几十年的圣诞贺卡连卡带封完整保存至今,倒也不易. 美国只有极个别人会保留贺卡, 习惯是将所有卡片粘贴在相册之上,以作为个人回忆.且这种个人眼里的珍宝,多是旁人眼中的垃圾. 完整保留的不多.

您的朋友胡适

在阅读这些藏书时,我更多的是惊异于先生的平易谦和。要知道,当时的胡适早已经名满天下,却对于普通朋友索要手迹,签名,依然认真对待。先生待友以诚,认真签字,不仅如此,并且常常在签名之际,大笔一挥加上“您的朋友,胡适。” “我的朋友胡适之” 成为30年代到40年代文人中的流行语。在此可见并非孤证。

上面签赠:”赠皮而森夫妇, 他们的朋友—胡适 04/21/1940” 本书来自皮而森夫妇收藏.

赫尔回忆录是先生1949年赠给尤金的. 上面签赠:”赠给我的朋友尤金, 致以最热烈的节日问候—胡适 12/23/1949”

“赫尔回忆录-汉译本”

先生为人为文的坦荡真诚,在胡适与陈独秀,周家兄弟,张爱玲和林语堂的交往之中,历来为世人所敬重。



先生名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严肅的做人。” 胡适是这样说的,先生也是如此作的。在当今社会,重提胡适先生的认真,考据,宽容,坦荡与平和,对于一个多年来习惯于批判,谩骂,斗争与怀疑一切的人们,是一件需要大力提倡的健康心态.


1.特别感谢布衣网站ele兄的鼓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彭靖媛女士的大力帮助, 才使这一不成熟的资料得以整理, 以纪念先生.
2.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提供相关资料。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