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别塔”天机揭秘:西方寓言的“汉语言”阐释

发布: 2016-7-14 19:40 | 作者: 朱鲁子



        二、“巴别塔”寓言的“汉语言”阐释
        不言而喻,“巴别塔”事件,对于人类的自尊和自信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他们“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实即欲与最高者——“神”或“上帝”——对话的资格丧失了。它表明,一个人类美好的“乌托邦”就这样破产了,一个人类“欲与上帝试比高”的努力流产了。
        且慢!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很可能,“此中有真意”,留待后人诠。
        一个含义无限丰富的哲学“寓言”的破解,有时可能需要上千年的时间。《圣经·创世记》之“巴别塔”,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哲学“寓言”。千百年来,这个寓言一直锻造并考验着人类的智慧、理解力和想象力。
        千百年来人们对“巴别塔”的解读可能是不准确的,或可能是误读了这个伟大“寓言”或“隐喻”。这个误读对于人类命运来说是致命的。由于这个误读,致使人们普遍地误解、曲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致使凡是有“信仰”的人类长期以来只能自感卑微,自觉地匍匐在“上帝”的脚下,而让那些没有并排斥“信仰”的人成为“上帝”的弃儿。信仰者和非信仰者都在“误读”着“上帝”。
        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对这个故事产生误读,主要原因是对于“巴别塔”文字中所出现的“砖”和“石漆”“坐实”了理解而对其真实含义并没有理解“透”。因为,长期以来,信仰者对上帝的无条件崇拜使他们总是执著于不能和不敢怀疑《圣经》的真理性的就事论事的实在化的理解,而非信仰者往往视宗教信仰为迷信而消极地、虚妄地排斥它。自然,他们都无能参透“巴别塔”的秘密。现代哲学解释学告诉我们,事物的意义并非自在的、不变的,相反,它有赖于我们对它的阐释、诠释。“巴别塔”的一切秘密都在其建筑材料“砖”即“语言”之中,关键在于我们对它的阐释或诠释。
        一旦把“巴别塔”理解为一个哲学“寓言”,那么,我们就知道其中的“砖”和“石漆”是另有所指的,但在文中,我们并不能读出这个所指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囿于、拘泥于宗教神学信仰的实在性而展开大胆的想象,那么,我们就不难联想和想象到:这里的“砖”,实际上指的就是“语言”或“言语”本身即词语、概念、范畴;具有“灰泥”功能的“石漆”,指的是逻辑、语法;而文中所出现的“烧透”二字,就是指通过“交流”将主观性的容易产生歧义的私人性的语言或言语打磨、雕琢、锻造成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公共性的词语、概念、范畴。
        因此,建造“巴别塔”的材料,实际上指的是扬弃了歧义丛生的私人性、主观性的“语言”、“言语”之后的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公共性品质的词语、概念、范畴,其粘合剂是中性的逻辑、语法。故,“巴别塔”,喻指的应该是一座“语言概念之塔”,一座“理论之塔”,一个“理论体系”。这里,“巴别塔”文字中所出现的“烧”字和“透”字——“把砖烧透了”,寓意深邃,它饱含着人类先知的千言万语、谆谆教诲,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咀嚼,需要我们将它吃“透”。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圣经》研究专家却把这个“透”字理解成早期人类已经拥有了制造合格建筑材料的“知识”。
        不难看出,如果我们能够将容易产生歧义的私人性的词语、概念、范畴“烧透”,即我们的语言不“巴别”,如果我们的“石漆”——逻辑、语法不混乱,那么,我们人类建成通天的“巴别塔”就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是一座“理论巴别塔”,一个“理论体系”。反之,如果人类不能将“砖”(语言)“烧”(交流)“透”(无歧义),那么,即便是人类建起了“巴别塔”——“理论体系”,也必是一座豆腐渣工程,最终难免坍塌的命运。人类历史上无数思想体系的坍塌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巴别塔”寓言之最后释义应该是:作为“理论体系”的“巴别塔”之所以半途而废,根源在于,匍匐在大地上的人们之间由于“交流”不够而“语言不通”。“同”不等于“通”,“一样的言语”并不等于“语言相通”,否则,就不会有“对牛弹琴”之说。因此,“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这句话,具有欲擒故纵、掩人耳目的意味,它和“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这句话,都是一个“障眼法”,是一个合理的“故事性”叙述,是对人类智慧、理解力和想象力的一个检验和考验。事实上,由于早期人类尚不拥有“烧透”的“砖”,故,根本用不着上帝干预,“巴别塔”的坍塌是必然的。

        三、“巴别塔”寓言的意义
        “巴别塔”寓言,照理说本来应该先由西方人揭秘,可是,西方人普遍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他们所普遍认可而并没有真懂其意的犹太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使他们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样,就为没有西方式宗教信仰的东方人留下了一个读懂西方民族寓言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史》会由英国人李约瑟来写,为什么德国人马克斯·韦伯会写出《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等著作了。“汉语言”对于西方民族来说,也是“它山之石”;中国人看西方人,同样有“第三只眼”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巴别塔”的“汉语言”阐释,我们知道,正是由于人们互相之间的“语言不通”,才使得“巴别塔”成了一个烂尾工程,从而使得人们与最高者——“神”或“上帝”——对话的可能性丧失了。这里,如果我们把“神”或“上帝”不再做宗教信仰化的理解,而是把他们理解、想象成轴心时代的先知圣人,那么,“巴别塔”寓言无非是在告诉我们:早期人类中的普通大众、芸芸众生,由于心智不成熟而与先知圣人之间精神上有着不可逾越的天壤之别。可见,“巴别塔”寓言分明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对话的平台,普通大众只有匍匐在大地上受制于先知先觉者的份,即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或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这,就是迄今全部人类历史的事实。可见,打造人与“神”或“上帝”对话的平台即建造一座通天的“巴别塔”是多么必要!
        我们对“巴别塔”的“汉语言”阐释表明,只有在广泛(“巴别塔”中说的“全地上”,用今天的话叫做“全球化”)的交流和交往活动中,才能够让“巴别塔”下乌合之众的鼎沸喧嚣冷却和平静下来,才能够将“语言之砖”彻底地“烧透”。换言之,人与人之间首先应该通过广泛的交流、交往活动做到“言语相通”,然后才有资格谋求与“上帝”的“对话”即“言语相通”。其实,如果人与人之间“言语相通”了,那么,人与“上帝”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语言障碍了。很明显,“一样的言语”并不意味着“语言相通”,人类的“语言相通”不是一个既定的历史前提,它需要一个社会性的广泛交往、交流的创造性的历史“过程”。“巴别塔”寓言,不过是对人类社会现实结构关系的理论抽象;为“巴别塔”的坍塌辩护(基督教等),无非是为“信仰”留地盘,为现实的等级社会结构关系提供合法性辩护。可以说,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是不完备的,但它们都无不对自身理论的“巴别塔”状态予以合理化辩护即宣称自己理论的真理性。实际上,它们的这种自我辩护本身,客观上起到了为现实的不合理的等级社会秩序提供合理化论证的作用。——洞悉了“巴别塔”的以上秘密,宗教神学与哲学的历史恩怨不就“一笑泯恩仇”了吗?宗教神学与哲学的互不兼容不正是人们缺乏“交流”的一个结果?

        四、“巴别塔”寓言的启示
        “巴别塔”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丰富的,多方面的。
        第一,“巴别塔”寓言昭示我们,建构“理论巴别塔”,应该是一个无比艰辛的集体合作的宏大工程,它应该是所有理论工作者的共同使命;而欲让这座“理论巴别塔”避免坍塌的命运,就必须努力“烧透”“语言之砖”即让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即词语、概念、范畴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公共性,而不能随意地移花接木、闭门造车。
        第二,“巴别塔”寓言昭示我们,宗教信仰与哲学的鸿沟是可以跨越的;信仰之外,“神”与“人”也是可以对话和沟通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建起科学的“理论巴别塔”即自洽的“理论体系”。在科学的“理论巴别塔”之上,“神”与“人”的等级关系便不复存在了,更遑论东西方的思想理论差异和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论了。
        第三,“巴别塔”寓言昭示我们,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无限的价值。只要人类拥有了“充分交流”的条件,那么,“巴别塔”的建成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而众所周知,今天,人类已经步入一个由互联网织成的平等(信息共享)的全球化时代。在这个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里,“交流”,已经变得异常简单和经济。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今时代,人类已经具备了建成永不坍塌的“理论巴别塔”的客观条件。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