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ack
 
  竞争的香港天际线
——政治、经济及后97的城市认同

新声音的崛起

于1935年刚落成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的天际轮廓线迈向现代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装饰主义的风格是当时建筑艺术与技术的潮流代表。1950年代中国银行大厦、天星码头与海港填海工程的完成,再加上随后兴建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如大会堂高座、文华东方酒店、太子大厦及希尔顿酒店,于1960年代所发展出的天际轮廓线,已不再仅是殖民霸权的展示了(图3)。

站在香港上海滙丰银行选址旁边的,是由国民政府兴建、于1949年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的中国银行大厦。整个1960年代,对于香港的华人来说,它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标志。其地址邻接着皇后像广场,被周围英资企业环绕,是左派人士对抗保守派殖民政府的最具象征的阵地。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外墙一直被印有毛主席肖像的红色横幅所遮盖;劳工运动的激进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与锐意改革的学生们常在门前集会抗议,使香港华人每看到这幢座落于大英帝国殖民领土上的建筑物,就会立刻清晰地联想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图4)。


        图3:1960年代的皇后像广场和中环
        图4:1960年代的中国银行

1960和1970年代战后的经济上扬帮助带动了香港的工商业发展,促进了其天际轮廓线的逐渐现代化。于1973年落成的怡和大厦是香港首座摩天大楼,并一度为亚洲最高的建筑物,随后美国银行中心与和记大厦相继落成。跟位于中环精华地段的英资企业不同,这一时期香港华人公司多半将他们的办公楼设于中环旁边次要的新填海区,例如位于金钟的海富中心及远东金融中心,位于湾仔的新鸿基中心、鹰君中心及合和中心,以及位于上环的永安中心等。这些主要来自工业资本的本地厂商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投资房地产,至1980年代以后,他们终于在香港的天际轮廓线占上一席地位。

97前加速的天际线

中国于1978年实施的开放政策不但保障了香港在中国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的地位,更令香港的天际轮廓线跃升至另一个高度层次(图5)。于1984年签定的中英联合声明拟定于1997年香港将回归于中国的主权之下。邓小平保证政治及经济“五十年不变”的结果掀起了新一波填海造地与市区建设发展的浪潮。1988年由香港置地集团兴建的交易广场,楼高52层,租户包括香港交易所及美国银行。它的落成标志着香港对前景的信心以及其当时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无庸置疑的地位。同时,在中环有不少原址重建的项目,如渣打银行、丽嘉酒店等,迎接着97后下一代经济景气的再临。



        图5:历史中香港天际线的变迁

伴随新一波对房地产发展的信心,建筑项目开始从中环向左扩展至金钟一带。以分别于1983年及1985年落成的花旗银行大厦及金钟道政府合署为首,继有由太古集团投资的太古广场及三座酒店综合发展,还有由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于1987年设计的力宝中心,以及于1989年落成的君悦酒店。这些大型的混合功能式项目,令传统的城市中心从皇后像广场延伸至金钟,穿透到几栋包含了地铁站、商场、办公室于一身的超大结构里面。至于中环的西方,由澳门赌场大亨何鸿燊投资的信德中心也于1986年落成。这个含了办公室与商场的混合式建筑跟香港多种交通运输系统接合,包括地下鐡、汽车、轮船以及直升机,连接香港与邻近珠三角的各个城市。

华润大厦(香港展览中心)为首座在香港完成的中资建筑物,1983年于湾仔填海区峻工,标志着国内资本进入香港房地产的开始。中国国有企业开始于香港投资并参加了香港天际轮廓线的形成。为避免与隶属于英资的发展商竞争中环精华地段的土地,中资企业大都选择把办公楼建于上环及西环一带。这些建筑物大多选择后现代形式作为建筑设计的语言,从那些通俗形式与简化细部的外墙设计上,可见他们均意图以符号化的形式来加入这天际轮廓线的组合。97前加入中资企业办公楼的,位于这个天际轮廓线最西端的一栋大楼,是中央政府中联办的所在。顶部闪闪亮的圆球令人想起上海浦东电视塔的金色圆球,或许,这是他们市场改革下新中国的自我形象(图6)。


        图6:香港中联办大厦

前97天际线的竞争

1987年,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所作的设计起,建筑政治象征在天际轮廓线上的争夺战才正式开始。位于面向具历史及象征意义的皇后像广场,业主以破天荒史无前例的造价让此建筑成为大英帝国在这片最后的殖民土地上的一个纪念碑。这栋建筑以其精致的细部与前卫的形式顺理成章地赢得全球的注目,并成为教科书中现代科技建筑宣言的典型例子。尽管如此,其揉合高科技美学与精确的建筑技术的设计,论公众的受欢迎程度,却远逊于在三年后落成、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大厦(图7)。

面对着强劲的竞争者,中国银行没有太多的选择,他们聘用了在当时唯一的国际着名华人建筑师来为他们设计这栋重要的具象征性的建筑。抱着要建得比汇丰银行更高的清晰目标以及有限的造价预算,贝聿铭选择以他熟悉的三角构架建筑语言来结构钢结构与玻璃幕墙。这座楼高315米,以三维三角构架组成的高层建筑简单直接,很快成为香港天际线的新地标(图8)。


        图7:1987年Foster设计的汇丰银行
        图8:1990年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

中银大厦在理论层次上或未必就比福斯特的建筑论述来得前卫,但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却比贵族式现行品味的汇丰银行鲜明得多。在中英谈判争执有关香港基本法的问题期间,一些风水术士曾将它的锐利尖角比喻为一把利刀,瞄准港督彭定康所居住的港督府。在97以前,中银大厦在夜里发出的冷冷白光远眺海港的影像,的确让人联想到中国就香港回归问题上的姿态。

在这场竞争下脱颖而出的大众品味,大概要算到由本地发展商新鸿基集团及信和集团合资、于1992年落成的中环广场。这座由香港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楼高374米、位于湾仔的办公室大楼,除了以深绿色花岗岩为连底部石材,和以对称的金边作为玻璃幕墙的衬托之外,这座建筑物并没有太多的建筑表述。它以后现代金字塔形式的框架为顶部装饰,其简单而直接的标志性外观达到惹人注目的目标,迎合了一般高楼建筑的主要需求。作为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在夜里,它的通俗品味与外墙四周的霓虹灯跟旁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流线形屋顶相和应,吸引了无数港人的注意,它也是97回归时期最受大众认同的香港地标[ Wang Weijen, “The Urban Typology and Urban Phenomena of Hong Kong”, Dialogue, July, 1997]。

举行七一回归交接仪式的基址座落于湾仔新填海区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而带有殖民意识的传统中环精华地段,理所当然地从考虑之列中被剔除(图9)。这建筑物的方盒式布局由黄董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外观以及波浪形的屋顶则由SOM 设计,其流线形的性感屋顶顺理成章地成为回归的地标。建筑物正面的广场,以中国赠予香港以纪念回归的金紫荆雕塑命名,并从此成为内地旅客来港的必访之地。金紫荆广场更成为中央政府领导人到访香港举行各项纪念仪式的重要场所(图10)。


        图9:1997年香港会展中心和文化广场
        图10:1997年间香港中环的天际线

(一)(二)(三) (四)

 
  go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