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现代汉诗的现代性、民族性和语言问题

发布: 2010-11-26 20:10 | 作者: 柏桦



       同学:读你的诗歌有种古典的感觉。您能否谈一下您诗歌创作中古典因素对您的影响?

       柏桦:我的诗歌有两面,确实有古典的影响。在前面我已经回答了一个同学。我的起步是西洋的,但我又很快发现这个不行,不是故意要强调身份问题,而是突然想到这个不对,很快就转向对古典的注意了。其实我接受古典的影响是综合的,很难说某一点或某一本书。说到底民族性这个东西是你想丢也丢不掉的。宇文所安也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中国诗人,你想拼命扔掉民族性是很难的,就像自己抓住自己的头发来想离开地球那样难。不是想扔就可以扔掉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扔不掉自己身上的民族性。而我的那个古典来源是很丰富的,比如我前面对白居易的理解,它就已成为我古典系统的一部分。

       我对白居易的阐释也是从很多书上看来的,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直到最后他形象的丰满性才树立起来,他真正的核心我才侦破了,在这之前没有的。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知道白居易是这样的,不仅仅是《卖炭翁》那个白居易。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对古典文学就不懂。我仍以白居易为例子,说明实际上影响是一点一滴的形成的,这是一个修养的过程。我们现在说寻找传统,寻找传统就像挖井一样,不是挖个坑就了事了,还要有很多水,很多涓涓细流浸入来滋养这口井,才能不干涸。

       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书读多了以后,慢慢你就会以更个人化的方式来阅读了。

       同学:柏桦老师您好,我想问个比较细节性的问题,您刚才谈到诗歌创作中西方语汇和中国古典结合的问题,在您的长诗《水绘仙侣.》中,不仅诗歌主体部分语言采用古典词汇,意境也是非常中国式的,不管是冒辟疆和董小宛相爱的甜蜜也好,水绘园的欢饮也好,或者是两人生离死别后的哀痛,都是中国古典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式的温婉典雅,也是非常感性的。而在注释部分,您大量引用西方文论和哲学,非常理性。主题和注释形成一种对比,具有强烈的张力。我想问老师,这种矛盾,这种张力,您是有意的构思呢,还是无意中写成的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生活是否就体现了您的“逸乐”人生观呢?

       柏桦:首先我从后面问题开始回答,他们两人的生活确实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流连,对光景的挽留,对时光的感惜,而这一切都是充满了逸乐的,即一种闲逸的欢乐。实际上从这个精神核心上说,有两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就是李孝悌的二本书,他是哈佛历史学博士,现在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写了《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以及《中国城市生活》,里面就谈到了晚明四公子,谈到了冒辟疆和董小宛,说他们当时的生活就是一种耽溺于逸乐的生活,这个说法(即逸乐作为一种价值观)他第一个提出来,对我影响很大,帮助我把一些以前没有理清的问题一下理清了,贯通了。这前一本书中有两篇文章对冒董二人的生活还有一些具体的诗性描写,对我极有帮助,所以我在诗歌文本的最后感谢了他。

       实际上,我开始写这首诗时没有想到注释,只是想写一首诗歌。因为材料非常丰富,要处理这些材料,当然还有些我个人的抱负和思考穿插在其中。说句老实话,我在这个地方讲(笑),写完这首诗后,我主要考虑的是要出版这首诗,在国外就可以,因为诗歌本身也有十几页了嘛。但是中国现在出版一本书一定要十八万字二十万字,定价非要定在二十几块,十几页我想要出版就薄了,要加厚,我想正好,这个诗歌长,材料丰富,情况我也很熟,我把注释加上就厚了,而且注释不仅可以当做单纯的注释来看,也可以当做独立的散文来读,还可以把注释和诗歌形成互文来欣赏,形式很随意。我马上就标出了九十几个注释出来,有些是我过去写的一些文章,可以用于注释;有些是从一些书上取下来,直接放入注释,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当时也没有想到别的。

       同学:柏桦老师您好,您的一生都在从事写作,诗歌对您一生有很大影响,您觉得写作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自称诗人,您觉得要怎样的诗歌写作者才是真正的诗人,我们现在可以称呼您“老师”、“教授”、“诗人”等等,您最喜欢别人怎样称呼您?

       柏桦:称呼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比如在学校就是叫老师,在熟人间就不这样叫,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叫诗人也不妥。比如我4月22号在白夜酒吧有个诗歌朗诵会,是个固定节目,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会有很多不同身份的人,比如法国大使馆官员也会来,在这种场合叫老师就不合适。

       至于说写作的收获,诗歌本身就是我的收获嘛!(笑)写了一些诗出来,有些被别人争议,有些被别人喜欢,成为我的回忆和经历。

       诗人标准是很难统一的,对诗人的界定太多了。我举个例,美国诗人史蒂文斯,他也是个很有钱的保险公司经理,他认为最好的诗人应该有点农民气,这个说法就只有你自己去悟了。再说个中国的,比如袁枚对诗人有很多界定,他说有些诗人作“词客语”是很好的诗人,有些诗人作“英雄语”也是很好的诗人,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都很好。还有曹操,他和白居易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也是很好的诗人。所以说诗人的标准不好定,诗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同学:柏桦老师您好,我想问您诗歌方面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教授敬文东发表过一篇您的诗论《下午的精神分析》,对您的诗歌特质有一个总结,认为您早期诗歌有敏感、偏执、急速的特点,到90年代中期,您开始尝试减速、向后看的写作方式,在诗歌中怀旧,放慢了诗歌节奏速度,就是说您的诗歌有个从快到慢的转变。对文学作品快慢姿态,铁凝也曾经说过,慢是文学的宿命,哪一天文学想和生活比快,就失去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文学的价值就体现在和时代的不同步。那么我想问老师,您是否认同这种慢的创作理念呢?

       柏桦:敬文东的那篇文章是他博士论文中的一个章节,其实他的观点来自我的夫子自道,我有一本书,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过,叫《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本书马上要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青年作家》去年也全文刊载过。在这本书中我谈到了我诗歌的两个特征:快和慢。我读的西方诗歌大都是比较快的,中国古典诗歌我感受到的大多是慢,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青春作伴好还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等等,很快,但相对来说,总体还是慢的。我的诗歌天然就有两面性,当我写作比较西化的时候,自然就快;比较中国化的时候,就慢下来了。快慢互为补充,形成张力,是非常好的。

       (有人传纸条问问题,柏桦一边看纸条一边回答)

       柏桦:我回答第一个问题,“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其实这个我在很多地方都谈到过,包括《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我的精神资源一目了然,最早是西方诗歌,作为第一精神动力。具体诗人、诗歌从波德莱尔以降,可以排一个长长的系列名字,还包括早期“今天”、北岛等等,很多。但是我一直在变化,所谓今天的你已经不是昨天的你了,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人生不同的时间点上,会有不同的因素加入进来。人是会变的,虽然其本质是不变的。

       第二个问题他问“您的诗歌内在速度从快到慢,由政治到逸乐,是否有年龄的原因?”其实我开始的诗歌,1979开始的诗歌写作速度很快,到1982年是一个中等速度,之前有一个“表达”(指我写于己于1981年的处女作《表达》)速度的原型在,快的诗歌一般是短的,长的诗歌快不了。以我《表达》为例,写于1981年十月,是我的处女作和代表作,是一个可以辨认的我的风格的作品(它的速度是匀速的,不快亦不慢),就像韩东的《大雁塔》。我诗歌的快慢和年龄没有关系,我在起步的时候就是“双音”,我的诗歌始终有两副声音 ,一个是急促的,一个比较舒缓,我天生就是这样,我曾经想过,这可能和我的基因有关(笑),不是神秘主义,我的母亲比较急躁,我的父亲比较温和,不知怎么对立统一到我身上来了。

       从政治到逸乐,从激进、革命、左边怎么到了右边,这个我想,可能是跟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是要变化的嘛。而且,你们想过没有,人有时候不愿意是他自己,人虽然都很自恋,但是,也有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人总有想成为“他者”的时候。拿鲁迅来讲,他也有两面,先是呐喊,然后彷徨,他也不能永远战斗,也要休息,休息的时候就写野草并颓废着。我们人都是这样,都是两面的,不会是单向度的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阅读经验增加,这也会改变一个人,比如我最近看了胡兰成、李孝悌的书,也有一定影响,这个转变是个复杂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夏天还很远》是爱情诗吗?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夏天还很远》容易被人看成爱情诗,其实不是,是探讨父子关系的。里面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父亲。里面有句话“所有的善在十月的夜晚进来,太美,全不察觉,巨大的宁静如你干净的布鞋”,是我父亲的典型形象。首先他生在十月,所以我说“所有的善在十月的夜晚进来”,“太美,全不察觉”,世界上很多人不了解他(当然也不必了解他),而我了解,我父亲喜欢穿布鞋,我也写进去了。诗里面很多细节是讲述我们父子关系的,我个人很喜欢这首诗,我认为达到了朱自清《背影》的高度,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他。我在诗歌中平静地诉说,感情表达虽隐晦含蓄,但也是明朗的,还谈到了一种抽象的东西,为什么夏天还很远,其实是一种挽留,对光阴的一种挽留,我们渴望夏天,年轻时代渴望热情的夏天,但夏天还很远,很不容易来到。这首诗很复杂,适合细读,我给一些朋友细读过,他们写出了很好的文章,但是今天没办法,细读起来很长。不过这首诗绝对和爱情无关,这是确实的。

       主持人:谢谢柏桦老师。今天上午,首先在09现当代研究生的朗诵中,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了柏桦老师的诗歌,然后柏桦老师的演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最后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感觉柏桦老师很用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授、一个诗人,对他的学生、他的读者是无私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柏桦老师!(掌声)

       柏桦:谢谢大家!

   附记:

   我也要在此特别感谢以上各位同学为我的演讲所作的录音整理。我已逐字逐句对这个讲稿作了细心而大量的修订工作,望以我的修订稿为准。

   柏桦 2009年4月
   


66/6<123456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