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忘我而无用的专注”:地图编绘者毕肖普

发布: 2016-2-11 12:10 | 作者: 包慧怡



        三.倒置的梦屋
        
        “天花板上多么安详!
        那是协和广场。”
        ——《睡在天花板上》
        
        “我正入睡。我正坠入睡眠,我借助睡眠的力量坠落到那儿。就如我因疲惫入睡。就如我因厌倦入睡。就如我坠入困境。就如我普遍的坠落。睡眠总结了一切坠落,它聚拢这一切坠落。”这是让·吕克·南希《入睡》的开篇。无论是这本书的法文原名(Tombe de sommeil)还是英译名(The Fall of Sleep)都清楚不过地彰显了睡眠与坠落,入眠与下降之间潜在的联系。这一意义上,毕肖普可以被看作诗歌领域的睡眠研究者。着迷于睡眠这一动作的象征意义,琢磨着“入睡”带来的全新视角——或者说错视(tromp l’oeil)视角 ——毕肖普一系列“睡觉诗”中的“我”像个不甘心乖乖入睡的小孩,在辗转反侧中观察着屋里的风吹草动,为自己编织一个绮丽而隐秘的新世界:
        
        下面,墙纸正在剥落,
        植物园锁上了大门。
        那些照片都是动物。
        遒劲的花儿与枝梗窸窣作响;
        虫儿在叶底挖隧道。
        
        我们必须潜入墙纸下面
        去会见昆虫角斗士,
        去与渔网和三叉戟搏斗,
        然后离开喷泉和广场。
        但是,哦,若我们能睡在那上方……(《睡在天花板上》
        
        对一个拒绝合眼的睡眠者而言,寂静的天花板就成为人来人往的广场,天顶熄灭的水晶吊灯成为广场上倒立的喷泉,上面成为下面,“坠入睡眠”(fall into sleep)成为“睡在那上方”(sleep up there)。世界在失眠者的眼皮中颠倒,或者失眠者有意倒置视轴,虚拟一个新鲜而充满活力的世界,来抵御睡眠中濒死的昏聩:
        
        当我们躺下入眠,世界偏离一半
        转过黑暗的九十度, 
          书桌躺在墙壁上
        白日里斜卧的思想
        上升,当别的事物下降,
        起立制造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梦境的装甲车,密谋让我们去做
        那么多危险的事……(《站着入眠》)
        
        那些乘坐梦境的装甲车,彻夜追踪消失房屋的孩子们,是所有害怕长夜的成年人为自己选择的睡前面具。毕肖普诗中的许多叙事者都有一个童稚的声音,“似乎打定主意要开开心心”(《寒春》),要卯足劲儿为梦中角色安排可以打发一整个夜晚的游戏——就像她满怀柔情描摹的众多玩具国:机械钟和雪城堡(《巴黎、早晨七点》)、釉彩皮肤的玩偶(《那些那么爱我的娃娃去了哪里》)、发条小马和舞蹈家(《冬日马戏团》)。可是圣诞玻璃球中纷飞的大雪虽然热闹,很快雪片就会降落完毕,落在丑陋而做工粗糙的地面,露出同样做工粗糙而笨拙的,孤零零的塑胶房屋。于是悲伤的,无法再变回孩子的失眠者躺在梦境的边缘许着愿,愿月亮这个“白昼睡眠者”能代替自己“把烦恼裹进蛛网,抛入水井深处”:
        
        进入那个倒立的世界
        那儿,左边永远是右边,
        影子其实是实体,
        我们在那儿整夜醒着,
        那儿,苍穹清浅就如
        海洋现在深邃,并且你爱我。(《失眠》)
        
        入梦总是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也许再也无法醒来。在夜晚充当拯救手段的错视无法向清晨许诺任何东西。我们不禁要问,《爱情躺卧入眠》诗末那个睡过了头或者已经死去的人,拂晓时分看见了什么?当他的“脑袋从床沿耷拉下来/ 他的面孔翻转过来/ 城市的图像得以/向下滋生,进入他圆睁的眼眸/颠倒而变形”,属于黑夜的错视再次向属于白昼的透视付出了代价。
        毕肖普或许深谙错视的有限性,在《野草》中彻底放弃了这种普鲁斯特式视角,放弃了悬浮在睡眠表面光怪陆离的轻盈花边,转而直接观看睡眠的深处:那虚空的漏斗,无意识的漩涡,那溺水之躯安息的河床。痛苦的失眠者不再挣扎于自我催眠与反催眠的拉锯,而是由昏明不定的“入睡”坠入了暗无天日的“沉睡”,在那儿,一如在神话中,睡神与死神是孪生兄弟,梦见死者就是死一次。《野草》如此开篇:“我梦见那死者,冥思着,/我躺在坟茔或床上,/(至少是某间寒冷而密闭的闺房)。”幽闭恐惧的场所适宜冥思(床,坟墓或者重生的摇篮),在那儿,哪怕最轻微的动静也“对每种感官都如/ 一场爆破般惊悚”,更何况:
        
        
        “一根纤弱的幼草
        向上钻透了心脏,它那
        绿色脑袋正在胸脯上频频点头。
        (这一切都发生在黑暗中。)
        ……
        生了根的心脏开始变幻
        (不是搏动)接着它裂开
        一股洪水从中决堤涌出。
        两条河在两侧轻擦而过,
        一条向右,一条向左,
        两股半清半浊的溪川在奔涌,
        (肋骨把它们劈作两挂小瀑布)
        它们确凿地,玻璃般平滑地
        淌入大地精细的漆黑纹理。”
        
        这棵在类死的沉睡中钻透并最终劈开“我”心脏的野草,几乎就是南希这段话的最佳演绎:“睡眠是一种植物生长般的运作。我如植物般生长,我的自我成为了植物态,几乎就是一棵植物:扎根于某处,只被呼吸的缓慢进程贯穿,被那些在睡眠中休息的器官所从事的其他新陈代谢贯穿。”野草虽然如异物劈开心脏,但它本来就源自这颗心。正是“我”的过去,所有悲伤或欢喜的经验的总和,滋养着野草并任它窜升,繁殖着叶片,从上面滴下璀璨的水珠,如同为一个濒死的人播放生前记忆的断片:“我因此能看见/(或是以为看见,在那漆黑的处所)/每颗水珠都含着一束光,/一片小小的,缤纷点亮的布景;/被野草改变了流向的溪流/由疾涌的彩画汇成。/(就好像一条河理应承载/ 所有它曾映出并锁入水中的/ 风景,而不是漂浮在/转瞬即逝的表面上)”。沉淀的经验被锁入梦境的幻灯片,向睁着眼的熟睡者或无法安眠的死者播放一帧帧流动的彩画,直到再也无法忍受的“我”发出诘问:“你在那儿做什么?”野草的回答来得干脆而迅捷,“我生长,”它说,“只为再次切开你的心。” 
        至此,毕肖普在这首诗中传递的完全是打点计时器式的精确痛感,却滤尽了一切自怜自怨,反而有最清澈平静的表面。这也是毕肖普少量“暴露”自我的诗作的共性,其他时候,她的“我”总是极力保持着最大程度的退隐。在这一点上,她的确站到了以好友洛威尔为代表的自白派的反面,尽管她表面上很少反对他的诗歌主张。自白派的典型写法就是不浪费任何发生在自己和周围人身上的事,不浪费任何体会到的情感,玩味一切混沌、阴暗乃至邪恶心绪并致力于从中种出奇诡之花。实际上,洛威尔从来不是个一贯而终的自白派。但当他修改相伴二十三年的前妻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写给他的私信,并将它们写成十四行诗收入诗集《海豚》,毕肖普致信洛威尔,语调严厉地表达了反对态度:
        
        “这是‘事实与虚构的混合’,而你还篡改了她的信。我认为这是‘无比的恶作剧’……一个人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当作素材——他无论如何都会这么做——但这些信——你难道不是在违背别人的信任?假使你获得了允许,假使你没有修改……诸如此类。然而,艺术并不值得付出那样的代价。”(1972年3月21日)
        
        我们无从判断毕肖普最后一句话的真诚性。毕竟,她的一生就是缓慢而沉静地为艺术付出代价的一生——以某种与洛威尔截然不同的方式。毕肖普在《地理学III》的压轴诗之一《三月末》中提到一种“梦屋”:“我想一直走到我原梦的屋子,/我的密码梦幻屋,那畸形的盒子/安置在木桩上”。这种梦屋的变体,实际上早在《耶罗尼莫的房子》(“我的房子/ 我的童话宫殿”)、《六节诗》(“而孩子,画了另一栋不可捉摸的小屋”)、《一种艺术》(“看!我的三座/ 爱屋中的最后一座、倒数第二座不见了”)等诗中就已经含蓄地出现过,并在毕肖普译自奥克塔维亚·帕斯的《物体与幽灵》一诗中道成肉身:“树与玻璃的六面体,/ 不比鞋盒大多少,/ 其中可容下夜晚,和它所有的光……约瑟夫·康奈尔:在你盒中/ 有那么一瞬,我的词语显形”。装置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用“纽扣、顶针箍、骰子、别针、邮票、玻璃珠”等日常器物制成的“康奈尔影盒”是一种迷你的梦屋,材质、形式与光影在其中交相变幻,毕肖普本人拥有一只并为之着迷。可以说,她将《物体与幽灵》收入《地理学III》而非归入译诗专辑出版,这绝非偶然。这类梦盒/梦屋是一个诗人最重要原初经验的总和,它们总是颠倒、畸形、写满密码、被安置在奇特的位置,光怪陆离而不可捉摸,恰似一个主动失眠者从躺卧的水平线、在梦境和潜意识的边缘所观察到的自己的房间。至此,毕肖普一系列“睡眠诗”(大多写于早期并且相对不受重视)的启示已在一个新的维度上展开——梦屋虽然馆藏丰富,堆满现成的感受、故事、经验,某一类诗人却能够且宁愿选择不去动用它们:
        
        我想在那儿退隐,什么都不做,
        或者不做太多,永远待在两间空屋中:
        用双筒望远镜看远处,读乏味的书,
        古老,冗长,冗长的书,写下无用的笔记,
        对自己说话,并在浓雾天
        观看小水滴滑落,承载光的重负。(《三月末》)
        
        这或许就是毕肖普为她的艺术付出的代价:就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而言,不是“物尽其用”,而是“什么都不做,或者不做太多”。当然,一如她在给洛威尔的信中所写,毕肖普本人十分清楚,“一个人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当作素材——他无论如何都会这么做”。但是,比起自白派挖掘乃至压榨自己及周围人情感矿脉的写作进路,谁又能说,谨慎地倾向于“不做太多”,看似挥霍无度的毕肖普,选择的不是一条更耐心,更自信,或许也更可靠的道路?最重要的念头往往诞生于闲暇,诞生于事与事的间隙,通过选择表面的贫乏,诗人推开的那扇暗门或许恰恰通往丰富和无限。
        
        四.动物园,岛屿病
        
        “群岛自上个夏天起就不曾漂移,
        即使我愿意假装它们已移位。”
        ——《北海芬》
        
       
        毕肖普写了不少以动物为题的诗,其中不少是公认的杰作,比如《鱼》、《麋鹿》、《犰狳》、《矶鹬》、《人蛾》(假如幻想中的动物也算)、《粉红狗》等。散文诗《雨季;亚热带》和《吊死耗子》更是直接为我们描摹了一座生机勃勃又潜流暗涌的玻璃动物园,其中每只动物的眼睛都是其他动物的哈哈镜,映照出大相径庭却同等真实的他人和自我。在作为万镜楼台的动物园中,我的谜底是你的谜面,而他的寓意就是你的寓言。与中世纪彩绘动物寓言集(bestiary)传统中相对简纯、固定的象征系统不同——孔雀是基督的不朽,猎豹是神意的甜美,独角兽象征贞洁,羚羊警示酗酒的危害——毕肖普诗中的动物们大多迷人而费解,既不属于此世也不属于彼世,仿佛从世界的罅隙中凭空出现,几乎带着神启意味,向人类要求绝对的注目。比如《麋鹿》中那只从“无法穿透的树林”中“赫然耸现”,走到路中央嗅着夜间巴士的发动机罩,令车上陷入梦乡或喃喃絮语的乘客“压低嗓门惊叹”的鹿:
        
        巍峨,没有鹿角,
        高耸似一座教堂,
        朴实如一幢房屋
        ……
        她不慌不忙地
        细细打量着巴士,
        气魄恢弘,超尘脱俗。
        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感到
        (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甜蜜
        欢喜的激动?
        
        或是《犰狳》中那只受惊于空中栽落的天灯,从峭壁中骤然闪现的贫齿目动物:
        
        急匆匆,孤零零,
        一只湿亮的犰狳撤离这布景,
        玫瑰斑点,头朝下,尾也朝下
        ……
        太美了,梦境般的摹仿!
        哦坠落的火焰,刺心的叫嚷
        还有恐慌,还有披戴盔甲的无力拳头
        天真地攥紧,向着苍空!
        
        又或是《鱼》中与“我”对视的捕获物:
        
        我看进他的眼睛
        比我的眼睛大好多
        但更浅,且染上了黄色,
        虹膜皱缩,透过年迈的
        损蚀的鳔胶的滤镜
        看起来像被失去了光泽的
        锡箔包裹。
        鱼眼轻轻游移,但不是
        为了回应我的瞪视。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