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石相

发布: 2016-3-11 07:40 | 作者: 熊德启



        关于最沉默寡言的石头,我们却有着最纷繁的说法。
        先有女娲炼石补天,剩两块,一块幻化成传世的红楼一梦,一块蹦出个孙行者乘云而去。
        河边姓曹的小孩搬起石头与大象比重,小乌鸦闻声而来,又叼着碎石一颗一颗放入瓶中取水。
        水流滴答不止,穿了石壁,通了山水。人们说此乃毅力,天地龙宫,人间大美。
        我们对石头的臆想,或许只因为自己生如蝼蚁,浩荡一生只换石碑一座,生时没能自序,临走便在石头上刻下简短的后记,欢喜遗憾已无所谓,都留作了永恒的交代。
         
        我与你,都见过很多忘不掉的石头。
        对我而言,其中大半,都在那个夏天。
         
        1. 荒冢
         
        2008年5月,我的家乡发生了地震,所幸亲友无恙。6月初,我从美国回到四川。
        降落次日便收拾行囊作为志愿者奔赴灾区,家人关切的目光在身后渐隐,眼前逐渐浮现出陌生的苍凉。
        地震后一个月,失踪的已没了指望,死去的都被埋葬,活着的都不知所向。
         
        我去了一个小镇,名字很讽刺,叫“永宁”。
        破壁残垣之间,一片山脚下的田地是人们暂时聚居的地方,密密麻麻排满了帐篷。
        恰逢雨季,帐篷搭好后还需再铺上一层砖块,否则雨水会浸湿睡觉的地方。
        第一天,我与几个北方来的志愿者轮流铺砖,起了一手的水泡。
         
        我住在自己带来的小帐篷里,搭建在田坎的空地上。
        入夜,忽有滴答声拍打我的帐篷外壁,朦胧之中狂风骤起,下了一个月以来最大的一场雨。
        这场风雨是天地时节在宣告着盛夏将至,只是来得太不合时宜,人们措手不及。
        雨势渐大,我还是醒了,躺在一张防潮垫上,小帐篷被吹弯了腰,外壁被吹得几乎就要贴到帐篷之中我的脸。那好像是命运在调戏似的抚摸着我,说不清是否下一秒便要将我吞噬。我怕了,侧过身,继续尝试睡去。
        风雨在背上呼啸,大地的震动已分不清是因为雷声或余震,闪电在帐篷上勾勒出远山的轮廓。我想此刻所有人都已经醒了,却只是默默忍受着。
        我感到一种廉价的绝望,廉价,因为我知道这段生活终有尽时,我还有可以回去的地方。绝望,因为这里的很多人并没有。
        远处隐隐传来婴儿的啼哭,在这令人颤栗的夜里,他是唯一出声抗议的人。
         
        次日晨,我走出帐篷环顾四周,一片狼藉。
        我们刚刚搭好的新帐篷尽数倒下,砖石四散。好不容易修建的仓储室也被雨水泡了个透,人们穿着湿透的衣裤和鞋子,站在泥地中不知所措。
        传来消息,山上有个村子受损严重,之前送去的药物和补给都被水泡了,还需再送一批。
        我们所在的聚居点已经颇具规模,风雨洗礼后虽然狼狈却也不至于混乱,于是我们收拾药物补给,打算上山。
         
        山前有条河,不算宽,但雨后水流很大,桥已经断了,难以穿行。好在遇见一台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得知我们上山,便用一只大铁爪盛着我们过河。
        我在铁爪上和同去的志愿者讨论,山上的人为何不下来,去聚居点,至少有人照顾。过河上山才发现,山里自是另一番景象。
        山路本就窄小,震后更是似有似无,据说有的人家地震时连带着土地从一座山头飞到了另一座山头,牛与人各摔一跤,起来便已经搬了家。这崎岖之中,两家人串门也像是翻山越岭,更别说要带着行李家当。
        一路走过,不少房屋已经倒塌,却也不敢问主人何在。有些人家的厕所垮了,便搭个小棚暂用,时间长了气味让人难忍。人吃的东西少,狗都在吃泥。
        我以为我们的造访在一场暴雨后应该是有益的,可在他们看来似乎毫无兴趣,但又出于礼貌强打精神应付。我们带来的这些东西也好像是可有可无的,喝脏水与喝牛奶一样,有没有防雨布一样,有没有酒精消毒一样,吃药与不吃药也一样,昨天回不去了,今天、明天,都一样。
         
        小村子依山而建,我们挨户探访分发物资。最后一家是个两层楼的房子,贴在山边。
        一扇还算完整的门半掩着,轻轻一敲便开了,我眼前出现一副奇景。
        门厅中间,赫然摆着一块巨石,那巨石大约两人多高,三四米宽。往上望去,两层屋顶全被击穿,一抬眼便能望见看见天上的乌云。屋里还有些没有清扫的屋顶碎块,昨夜风雨,全是还没干的水迹。
        这石头显然是地震时从山顶掉落,击穿了房子落于此处,如忽然降下的天神,再也不动了。
        唯一还有顶的是一楼的一间里屋,我们喊了两声,里面走出来个老婆婆。
        穿了件干净的米色薄衫,头发还算齐整,脚上的布鞋已经湿透,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她的脸有一种四川女人所独有的舒展和白净,但毕竟上了年纪,隐隐有些纹路,让人看出它们皱起来的样子。
         
        我们问老婆婆,家里人呢?她大概头脑已有些迟缓,想了想才说,就自己和儿子,儿子出去了,一会回来。
        老婆婆走路已经不太灵活,这房子显然也不宜居住,我们私下商量,问她,要不要和儿子一起下山。
        谁知她却不肯走,只是问我们,你们山下是不是有米?我想吃米。
        这让我们着实感到有些难堪。救灾的物资虽多,可似乎人们都忘记了米这回事,饼干牛奶饮料甚至扇子圆珠笔倒是一应俱全,唯独缺米。在山下的聚居点,十个人也只能喝一锅由一小把米和豇豆熬成的粥,极少的时候,能加上由一块小孩拳头大小的肉剁出的肉沫。
         
        几个志愿者虽然谁也不是巨富,可毕竟也不曾因为稀缺而馋过米,无奈离去,心有不忍。回程路上我们决定,等有米了再来给各家送一趟,顺便跟老婆婆的儿子说说,接下山来住。
        又搭了几天帐篷,竟然真的有某个企业的食堂前来支援,大家吃上了好饭菜,也有了米。
         
        背了些米上山,到老婆婆家,看到米她眼睛一亮,欢喜地拿出了擦干净的米缸。
        我们想接她下山,却还是没见到她儿子,问起来,她还是有些迟钝地说,儿子出去了,还没回来。
        同行的志愿者给我使了个眼色,我明白他的意思,退出屋子来。
        绕行至附近的邻居,我问一个老伯,那家老婆婆的儿子去哪里了,多久回来?
        老伯看我裤兜鼓起,伸手问我,你是不是有烟?
        我给他点上一根,他说,反正她觉得能回来就行嘛。
         
        老伯仔细地抽了几口烟,似乎是很久没有抽到了,品味了几秒钟,才缓缓地开始说话。
        他说,那天震了嘛,震得凶哦,地上裂了个缝,我老伴掉进去了。
        说罢用嘴叼着烟头努了努,指向不远处的山路,地上有条不大的裂缝,令人颤抖。
        我没想过他会以这样的故事开头,想要出声安慰,却如鲠在喉。
        老伯跟着又说,吓人得很!就跟山在吃饭一样,开一下关一下,还喷些黑烟子出来,我抱了棵树,也是命大,树也没死,我也没死。
        我强压着情绪问,然后呢?
        老伯倒是不急,手指揉捏着烟仔细端详起来,叹道,小伙子你这个烟好哦,黄鹤楼,好多钱?
        似乎也不打算让我回答,自顾自地又说起来,然后嘛,你也晓得嘛,本来都不震了,刚刚站稳又开始晃,结果就听到“bong”的一声,声音之大,我都吓得坐到地上了。
        老伯说“bong”的时候,一口烟正好吐了出来,在我眼前散开,有些辣眼。
        他叼着烟,指着不远处老婆婆的房子,讲话的语气就好像这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他说,结果我跑过去一看,那家家里面就坐了个石头,石头底下还冒了点血出来。
         
        我也忍不住点了支烟,老伯又伸出手,我干脆把整盒烟都给了他。
        他很快就自己拿烟屁股再续上,接着说起来。
        老伯说,我看石头那么大,还以为他们家全部被压死了,结果刘太婆还命好,没啥子事情。
        我这时才知道,老婆婆姓刘。
        老伯忽然降低了声音,似乎是怕谁听见,强压着喉头对我说,后来刘太婆的娃儿找不到了,狗也找不到了,她一定要说她娃儿跑出去了没回来,石头底下压的是狗。刘太婆脑壳本身就是晃的(川语,意为“不清晰”),我们也说不动,就随她这样说了。
        老伯吐了口烟,望着山,终于放大了声音,说,就我们这种地方,还跑得出去,闯你妈的鬼哦。(川语,大意为“怎么可能”)
         
        我不知该如何反应,尽量控制着自己的表情。
        在这里,关于失去和死亡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学会不做反应,才很勉强的算是尊重。
        我问老伯,说不定是真的出去了?
        老伯脸上露出一种诡异的表情,有些吓人。转头看着自家屋旁的山坡,又换回了低沉的声音。
        他说,过了两天,她们家的狗从我家后面爬上来了,被我看到了。
        说罢,扔了烟,一脚踩灭,狠狠地在土里碾了碾。
        我在等故事的下文,他却忽然把我给他的一盒烟揣进了裤兜,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问我,没烟,我拿了哈?
        等我点头示意没问题,老伯才又开口。
        他说,我就把那条狗逮回来,杀了,又扔回到山底下去了。
        一边点烟一边抬头叮嘱我,你不要给刘太婆说。
         
        平复情绪,回屋,我对刘婆婆说,这样,我们先背你下去,下面住得舒服一些,你儿子回来了我们再把他叫下来。
        同行的志愿者小声问我,她儿子呢。
        我说,出去了,还没回来。
        刘婆婆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

31/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