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石相

发布: 2016-3-11 07:40 | 作者: 熊德启



     
        临走,她走到那块巨石旁,伸出手摸了一下,回头看着我们,似是在问,又似是在陈述,说,应该是弄不走了吧。
        这块巨石少说也有近十吨,人是铁定搬不动的。这些山路人走起来尚且困难,起重机吊车更是无法通行。
        要弄走这块石头,我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只有一点点敲碎它。
        可是,揭开它,真的好吗。
         
        回程,我们轮流背着她前行,刘婆婆伏在我们背上一路感叹,这路真是不好走。
        我想她心里也许又有了些安慰,或是儿子跑下了山,上不来了。
        后来帐篷和物资越来越多,山上村里的人被尽数接了下来,也包括那位老伯。
        老婆婆逢人便问,儿子是否回来了。
        他们的回答很实在,又似乎深具善意,只是说,没看见。
         
        等援建的新居落成,刘婆婆、老伯和四邻便都要搬家,山上的村子也终将荒废,被遗忘。
        至于那块巨石,它还会在那里吧,守护着人们曾经的家园。
        回想上一世,它在山顶一待或许就是千万年,是否也曾守着个未见天日的秘密。
        这一世,挪了位置,它又打算待多久呢?
         
        “冢”字何解?我想,家上本一石,石落家中,是为冢。
         
        我在永宁住了近二十天,后来去了绵竹市的文都镇。
        临走,我看着眼前那座被无数石头堆砌成的大山,那里曾经有家,有生活,有悲喜哭笑。
        厚重的灰色云彩笼罩着它,竟也像是个巨大的冢。
          
        2.刀王
         
        在永宁期间,很多人都吃不上像样的饭菜,有一碗带肉沫的粥便可算是丰盛。
        而我竟然吃过一次水煮鱼,后来说起这事,听者无不瞠目结舌。
         
        一天,收工尚早,一帮人饥肠辘辘,便商量说外出走走,看看有没有好吃的。
        离聚居点一公里多的地方本有个市集,无奈震后萧索,只剩密集的破败楼房能依稀看见人们曾经的生活。
        走到市集中心不远处,看见个男人在一栋半塌的房子前摆摊卖盒饭。身后的小帐篷里有个简易厨房,一口大锅下放着个不知哪里找来的煤气罐。几张残破桌椅,若是换做平日一定不看第二眼,但此刻,油香诱人,竟像是天堂一般。
        盒饭的内容算不上丰富,但比起聚居点的饭菜已是珍馐美味,一行人二话不说便一人要了一盒。
        抬头一看才发现,这半塌的楼以前还是个妇科诊所。一块白色的诊所的门牌半挂着,忽然让这本显苍凉的场景具备了一些苟且的喜感,大家笑了起来。
         
        卖盒饭的见我们吃得香,也过来聊起天,听说我们是志愿者便说,你们也不容易,再给你们搞一锅水煮鱼吧。
        听见此话我们都惊呆了,在这连豆腐都成了稀缺物品的时候,竟还有人能做一锅水煮鱼。
        而他并不像是在说笑,我们不由得食指大动,连声道谢。
        卖盒饭的边收拾案板边说,地震又震不死鱼,我今天早上去河里捞了两条。
        案板边上摆着块石头,看形状是磨刀石,只是伤痕累累,不再光滑,想必已是磨不了刀了。
         
        他从妇科诊所里提出一个水桶,从桶里抓出条鱼,把鱼扔上案板,鲜活的鱼还张嘴试图呼吸,我们也张着嘴流下了口水。
        随后他拿出一把菜刀,忽然愣住了,问我们,你们还有没有刀。
        同行的志愿者拿出一把瑞士军刀,笑着问他,这也算吗?
        他不好意思地接了过去,拿起自己那把菜刀说,这把刀钝了,切切菜还可以,杀不了鱼。
        仔细一看,那把菜刀上已经满是伤口,丝毫看不出锋利的样子,别说杀鱼,就算切菜切肉或许都很勉强。
        他拍了拍案板边的磨刀石,说,这石头也钝了,磨不出来了。
         
        我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说今天看来是要开眼界了。
        卖盒饭的也不说话,像做法一般,深具仪式感地,开始用一把折叠的瑞士军刀杀鱼。
         
        十分钟时间里,我们从嬉笑欢谈看到瞠目结舌。
        眼前这个在妇科诊所门口卖盒饭的男人,用一把瑞士军刀,完成了整鱼去骨。
        同行的志愿者里有一位是餐厅老板,叫老卢,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悄悄嘟囔了一句,我家厨子拿德国双立人都干不了这个。
        也不知是在赞叹瑞士军刀,还是这个杀鱼的男人。
         
        不一会,一锅水煮鱼端了上来,配着所剩不多的盒饭,一根烟的工夫便被吃了个底朝天。
        卖盒饭的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用浓重的四川普通话问,没得豆芽,用菜叶子替了,怎么样,还可以不?
        老卢对他竖起大拇指,一个字一个字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卖盒饭的笑着说,姓张,张全在。
        又问,就你自己?
        张全在苦笑着摇头,说,我也不晓得。
        出于礼貌,谁也没有再问下去。
         
        那是我们所有人在一个多月里吃得最香的一顿饭,末了要付钱,张全在说,给二十吧。
        我们纷纷摆手说太少了,他依然坚持只收了二十块,说二十块是盒饭钱,鱼是河里捞的,不要钱。
         
        回到聚居点,大家纷纷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唯有老卢,似乎还心念着那一锅水煮鱼,啧啧地回味着,在田坎上踱步。
        我也打算消消食,便陪他走了走。
        走了一会,暮色已深,他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回头跟我说,把你的电筒借给我,我出去一趟。
        我知道他要去找张全在,只是聚居点附近入夜并没有街灯,我把电筒给他,嘱咐他注意安全,便回去了。
         
        晚一些,老卢沮丧地回来,讪讪地说,没找到,收摊了。
         
        接连好几天,老卢都抽空去找张全在,却没了踪影,很是懊恼。懊恼之中终于坦白了自己的算盘,说本想找他去北京,在自己的餐厅当厨子。
        大家纷纷安慰他,说这就是缘分,不能强求。
        我暗自想,若是真去了,或许还是一段佳话。
         
        离开永宁前的最后一晚,大家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默默散着步,我与老卢同行,也不知他是不是有意,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那个荒废的市集。
        远远望见一盏灯,在夜色里像一颗星星。
        再走近一些,看见一个男人躺在一张长板凳上,两手枕着头,胸口放着一块黑黝黝的东西,边上挂着个电筒。
        长板凳一侧的凳腿已经没了,用几块砖垫着,略有些倾斜,他似乎也不在意。
        我朝老卢努了努嘴,说,好像是他。
         
        老卢径直走了过去,我本来也跟着,后来一想他们或许要谈到钱,便知趣地先走了。
        回到帐篷里,身心倦怠,很快就睡去。
        次日清晨收拾行囊时,才终于看到老卢回来。
         
        我们背着行囊离开了永宁,搭摩托到县城坐了一辆大巴车,准备去绵竹的文都镇。
        车上我想起昨夜的事情,坐到老卢身边,问他,怎么样?
        他从包里摸出块石头,正是那天吃水煮鱼时案板上放着的那块。
        摩挲起来,苦笑着自言自语起来,张全在,张全在,还全在呢,全都不在了。
         
        张全在,曾经是永宁镇上一家小餐厅的厨子,刀工好,人们叫他刀王张。
        刀王张也算是命硬,地震那天餐厅塌了,他被压在后厨的一面墙下,墙面完整,斜搭成个三角区,活了下来。
        救他出来时,张全在身体极度缺水,神智已经有些恍惚,手里捏着块磨刀石不肯松手。
        连人带石一起送去了成都的医院,查出身上几处骨折,住院治疗,一住就一个多月。
        张全在的家离永宁不远,在距离震中很近的一个村子。他给家里打电话打不通,甚至连一个认识的人也找不到,看着新闻里的画面,张全在哭了。
        医生护士跟他说节哀,他说不行,我得自己去看看。
        再出院,一身衣服是医院送的,张全在所剩的除了救他出来时裤兜里的一点点钱,只有那块磨刀石。
         
        几经辗转回到永宁,虽然隐隐知道希望不大,还是打算回家探一探,谁知张全在的村子竟被封锁了,他被拦在了警戒线外。
        无奈之下,四处讨要了些厨具和一把钝刀,在一个破旧的市集卖起了盒饭。
        卖了几日,恰好遇到几个志愿者,恰好捞了两条鱼,恰好有一把锋利的瑞士军刀,在命运有意无意的安排下,刀王张刀锋上的绝活,终于劫后重生。
        只是那天之后再也耐不住,悄悄翻山绕过警戒线回了村子,看见自己的家被坍塌的山体掩埋,张全在瘫倒在地。
        很快便被人发现,架出警戒线来,浑身消毒后赶走。
        张全在又跑回镇上去找餐厅里的朋友,废墟之上全是挖掘的痕迹,一个也没有找到。
        偌大的世界,顷刻间便只剩他刀王张一个人,空有一身武艺,又该为谁施展?
        几天后,又游荡回了那个市集。
        天黑了,一个男人走过来,问他,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要不要去北京?
         
        老卢转头看着我,问我,你觉得这算是缘分吗?如果是的话,是有缘还是无缘呢?
        我问他,张全在答应了吗?
        老卢摇了摇头说,他要价太高了。
        我有些愕然,问他,上次吃那么多才要了二十,不至于吧?
        老卢叹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他怎么了,我那馆子又不是金山银山,还得管他吃住,给不起那么多。
        回头望着窗外的山峦对我说,所以,还是无缘吧。
         
        或许是相遇过于巧妙,我一直以为张全在是个男主角一般的人物:爱刀,爱耍刀,生死攸关的时候捏了块磨刀石在手里,活下来遇见伯乐,带着这块磨刀石北上奋斗,终有所成就。
        可事实并非如此,真实的生活总是具体而细碎的,不像小说一样干净利落。
        我猜测张全在大概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抓了块磨刀石,或许像溺水之人,随手抓根稻草便不放了,只不过恰好是块磨刀石,便有了更好的说辞。
         
        我有些不忿地对老卢说,这人看着还挺老实,怎么想钱想这么疯。
        老卢把手中那块磨刀石给我,脑袋后仰,双目紧闭,像个老僧一样。
        他闭着眼说,咱们也没经历过他经历的这些,也不好怪他。
        我问他,这石头他送你了?
        老卢摇了摇头说,不,他扔了,我捡回来的。
        沉默半晌,忽然又说,其实他说得对,人都死了,要个石头有什么用?
        转头打开车窗,车行山路,窗外是一片山崖,一挥手,把那块磨刀石扔了出去。
         
        磨刀石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落入了山崖之下。
        科学告诉我们,世间所有坠落的石头都会划出这样匀称的线条,不同的只是坠落之后的事情。
        那块磨刀石大概会摔落在另一块石头上,再一拍两散,或许断成两截,散落在草丛或溪边。
        时间久了,生了青苔,裹了泥土,便终于泯然于众石矣。从此与别的石头一模一样,不会再有人知道,它曾经磨砺过多少刀锋,成就过多少菜肴。
         
        要与其他石头区分开,唯有侧面角落里刻着的,那个小小的“张”字。
         
        3. 求佛
         
        从永宁转去文都,因为永宁的人员和物资越来越丰沛,不再需要过多的志愿者。
        文都的山里有座寺庙,叫喜乐寺,据说建于汉朝,是中国的第二座佛寺。当地人还说,唐僧西去时就曾在此落脚。
        无奈地处偏僻,加上宣传不力,即便祭出了西游的故事也少有人登门礼佛。
        香火本就不盛,如今大地一震,顺山势而建的喜乐寺塌了大半,与“喜乐”二字是没太大关系了。
        山腰上残存些散落的小屋,都尽数成了危房。
        救灾也分轻重缓急,喜乐寺被人遗忘许久,直到六月下旬,才有人陆续前往。
         
        寺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房间可以住人,我们不愿添麻烦,便在附近搭了间简易的大帐篷,晚上在大通铺上并排而睡,错落有致的呼噜声在夜里叨扰着清净的佛门。
        第一夜,我睡不着便出来走走,遇见同行的东北小伙蹲在山崖边抽烟。见我过来,他也不抬头,只是不断地搓揉着腕间的手串。我不知他是否信佛,但他的手串兴许是感应到了什么,在他的搓揉下竟发出了幽兰而泛黄的光,像头顶的月亮。
        他望着远方说,我想我妈了。
        我问他,你出来也有一个月了吧,打算多久回去?
        嘬了一口烟,他说,再等等吧,这里没妈的人太多了。
         
        我们原本计划来帮助喜乐寺清理废墟,天亮进寺一看,显然是高估了自己。
        大殿的主梁折成了两段,横压在废墟之上,坍塌堆砌在一起的砖石瓦砾像是一座座小山丘,要清除它们,我们的力量实是杯水车薪。
        小道上快步走下来个穿僧袍的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经人介绍,他是喜乐寺的住持。
        问他怎么称呼,他只是说,俗姓李,叫李先生吧。
32/3<123>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