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ack
 
  中国当代建筑关键词



23.招投标

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和各地政府陆续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多项规章,对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的原则、范围和要求作了基本规定?这个法律框架几乎使所有的设计项目都要进行招投标,例如,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或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需要招标。

较之30年前几乎只能通过委托的形式获得设计权,招投标的方式解放了生产力,也扶植了新兴的设计力量。但招标人和投标人往往滥用这一手段,又使招投标面临尴尬的局面。例如招标人假借招标之名,恶意侵犯投标人的知识产权;或投标人通过关系网来操纵评审……抛开这些有悖于招投标诚信本质的势力,中国式招投标也使得部分投标者丧失正义感和批判性,例如揣摩领导意图和赢得评委眼球的做法,滋生了大量媚俗、低质的设计作品,使人们不得不质疑现有招投标体制的有效性。(王辉)

24.围标

围标又名串标,是通过事先私下协议,某一投标人假借多方投标人名义来投标,无论哪方中标,最终利益都归属于控制投标的操纵者;或者投标人私下与招标人事先协商,虽然“履行”招标程序,但中标人已确定。在这种过程中,往往附带“陪标”,让陪标方案明显处于劣势;或利用资格预审设置“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或在招标文件上制定倾向性条款,倾斜意向中的投标单位?

围标是对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等诚信经济理念的亵渎,扰乱了公平合理的建筑市场秩序,损害了招标人和大多数投标人的利益。但这种现象也有其存在的温床,这与目前招投标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从业者的道德水准有限、监管力度不强等客观因素都不无关系。

然而在现实中,围标行为也是针对过分一刀切的招标制度的一种对策,其目的是保护招标人的利益。例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定,任何设计必须有若干个设计方参与投标,甚至规定必须有国际设计方参与。这种“善意”的规定,使得真正合宜于建设方利益和实力的设计方或者落选,或者从一开始就不介入,反倒损害了建设方的利益。应对于此弊端,招标方往往先行获得满意的方案,再组织假招标:一方面组织评委,一方面组织陪标的设计单位。这种情形下,最终受到人格扭曲的往往是设计方,使原本无辜的设计方除了完成能让建设方心仪的方案外,还要杜撰陪标方案,托人情借他人单位名义陪标。(王辉)

25.集群设计

“集群设计”是集合建筑师群体共同参与同一个设计。从2000年启动的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开始,这种源于现代主义早期示范性实物建筑展的先锋设计方式,近10年来频繁地出现在一些需要高附加值的设计项目中。对于同行相煎的外国建筑师而言,中国同行的集群行为相当难以理解。当理解集群设计往往出现在“前卫”的项目中时,也不难认识到,中国建筑师要获得表述独立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也必须通过集体的声音。在一个建筑是商品的时代,建筑学的价值观总会和商家的价值观错位,所以建筑师的话语权是有限的。因此,集群是集声,它放大了一个群体的共同见解;集群是集智,它放大了建筑师的智慧和能量;集群是集权,它使建设方在强大的设计队伍前自觉地放弃了审判者的权力,或干脆把作为被审判者的设计方推向了审判者的位置。集群是一个集权转移的机会,建筑师有可能从话语的劣势群体转换到强势群体。这种强势,不仅仅针对于建设方,也针对于政府审批部门,即便如此,集群设计的结果最终还是要在商业效益的价值天平上去衡量。当建设方确定集群设计的行为本身已完成了“时尚秀”,也会减少对之的实质性支持。这也是在集群设计案例中,事件经常比其结果更轰动的原因。(王辉)

26.炒更

“炒更”源自广东话,“更”是古汉语里的夜间计时单位,“炒更”就是兼职干私活、赚外快,四川话称之为“打野”。1990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城市化建设的高峰期,巨大的工程量令当时数量有限的国营设计单位应接不暇,“炒更”由此应运而生。对开发商来说,远低于正规设计费的付费是他们雇佣“炒更”设计人员的根本原因;而对“炒更”设计人员来说,与其本职工作相比,“炒更”的低成本和高回报又颇具吸引力,因此“炒更”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多数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个建筑师和工程师凑在一起,就能组成一支“炒更”或“打野”游击队,独立接活,“赶图”完成设计,需要报批盖章时就“挂靠”到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缴纳一定比例的“图签费”。“炒更”迅速锻炼出一大批“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但无法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后期服务,降低了设计收费的水平,扰乱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深刻反映了目前国内设计资质管理的弊端。(钟文凯)

27.效果图

曾几何时,手绘效果图(又称表现图、渲染图)是建筑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如今已成为一门几近失传的技艺,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效果图。这项任务也逐渐从建筑师的日常工作中分离出来,催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专业效果图制作,其业务范围还包括动画、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它的从业人员多半是没有受过正规建筑学或美术训练的年轻人,他们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成为建筑生产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码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不断增强的运算能力和日新月异的3D渲染程序,再复杂的形体和细节都能被一一精确地模拟、赋予材质和光线,让人可以从任意的角度去预览。为了“效果”,图面常常会被刻意地虚饰或美化,但却仍要给人以“写实”的印象。效果图在设计竞赛、方案汇报、广告宣传中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它不仅已成为公众理解和评价建筑设计的主要媒介,同时也在影响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对表面视觉效果的过于依赖,而忽视了建筑的物质性和空间性。(钟文凯)

28.盗版书

“盗版现象”乃至“山寨文化”在中国的发达已无须赘述。中国建筑专业盗版书的产业规模与“专业水平”也丝毫不逊于其他类文化产品的盗版。由于国内建筑出版业的水平不高,因此盗版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外文建筑专业书籍上,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建筑师的作品集,以及集中登载建筑方案的期刊或书籍。无论是盗版覆盖的范围,还是印刷的质量以及跟进的速度,国内盗版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甚至还“出版”过一些相当精美的“收藏版”,例如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场地学》正版标价75元,而精装盗版售价高达248元。此行业内的不同盗版商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打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有时多家共同盗版同一热点书而各自分一杯羹;有时几家分工合作,利用各自优势与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如此看来,似乎中国建筑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就如同盗版电影之于中国当代文化一样,中国建筑师总能方便迅速地接触到世界建筑精华。然而吊诡的是,这些唾手可得的资源似乎却并未大幅度提升国内建筑师的执业水平,大多数建筑师似乎只是利用建筑盗版书去制造“盗版建筑”,看来,如无成熟健康的心态,再好的营养品也会造成食物中毒。(秦蕾)

29.建筑展览

近10年来,名目繁多的艺术展、“双年展”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台,伴随着这一热潮,建筑展览也逐步进入公众视线。1999年夏天,在北京UIA国际建筑师大会期间,王明贤策划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同期开幕,几乎成为中国建筑界的“星星美展”。此后,又陆续有一些展览引起不小的反响,包括“变更通知——建筑师五人展”(2001年,上海)、“十字路口——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论坛”(2001年,成都)、“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1年,柏林)、“土木回家”(2002年,上海)、“间——中国当代艺术展”(2003年,巴黎)等。与此同时,“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国际知名展览也越来越多地活跃着中国建筑师的身影,几乎每个所谓的“明星建筑师”每年都会参加3~5个展览,其中可能有一半在国外。而继“成都双年展”和“中国建筑双年展”的失败经验后,“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则异军突起,成功地将国内的城市/建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在这样一场“盛事”中,建筑师们开始学会越来越熟练地利用展览的舞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主办城市则把它作为一种高明的城市营销手段。各种展览开幕酒会的热闹非凡,映照出中国城市突飞猛进的不争事实。然而众生喧哗过去,除了一场秀,到底真正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思考?对既有成果的检视与批判?对建筑思想的前瞻性把握,还是对不同利益层面的挖掘与关怀?恐怕这些期望还有赖于展览机制的更加成熟、专业展览机构与场所的建立、以及专业策展人团队的出现。(秦蕾)

30.媒体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已进入“媒体时代”,媒体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建筑领域也同样。而与建筑相关的媒体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本土建筑专业媒体,如《建筑学报》,乃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官方刊物,还有其他一些“核心”期刊包括《建筑师》、《世界建筑》、《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导报》等,它们大多依托于专业院校;二是新近进入中国的国外专业建筑媒体,它们不但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并报道中国的建筑动态,甚至纷纷成立中文版,其中包括《建筑细部》、《A+U中文版》、《Domus国际中文版》、《El Croquis》、《Abitare住》、《Frame锐目》等;第三类则是大众媒体。

其中,境外专业媒体将世界最优秀的设计与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中国读者拓展出更广阔的视野,也为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的交流互动构筑起更好的平台;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建筑”与“城市”也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热点,大众、甚至时尚媒体凭借其覆盖面与影响力,让普通百姓也日益重视自己所处的城市与建筑环境,而这种民间“建筑文化”的普及正是今后中国城市与建筑所赖以发展的土壤,2008年底由《南方都市报》发起的“建筑传媒奖”的评选就是一个积极的例子;而相对于以上两类媒体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贡献,本土建筑类专业期刊的进步似乎慢了一些,其中固然有体制约束、自身专业化水平不够、市场狭小等原因,但另一方面,由于报道本土优秀设计是其根本的职责,而本土设计的水平却相对低下,同时这些专业期刊又无法作出有效的批判并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这种尴尬的位置恐怕是其进步有限的最根本原因。(秦蕾)

(一) (二) (三)(四)

 
  go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