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我在唐山地震期间
──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
王新华

1976年夏天炎热,统计意义上讲老百姓没有空调。晚上平民肚子装好了热饭,就出来散散,在街边,空场闲坐。每晚在新闻联播之后达到高峰。我时常在院子里乘凉,坐在水泥台上,给从小长大的哥们儿们狂侃地震。“地震波有很多种,主要两种是纵波和横波,速度不一样。纵波快,先到,地表上下颠腾,把楼哇,建筑都颠苏了。横波慢,后到,能量巨大,地表左右摆动,扫过的地方,楼坍房倒人灭亡。”每天闲聚无事,我想逗逗他们:“60年智利地震,8.9级,我靠!猛!世界上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地震…,海啸跟剃头刀一样,建筑像你丫的短头发…。”听的大家脖子后面起凉风。侃应当是砍,因为砍有打击的效果,每次我得意洋洋,他们紧张兮兮。散场回去睡觉前,哥儿几个常问我,“北京有地震吗?”“你在地震局,可得先透个风”我笑眯眯的告诉他们:“这主要靠个人造化。不同,不同。”而时摇头做叹息状。

1976年当时我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地球所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地震局双重领导。我的工作证还是中科院的,这个好幸运呀!

砍了半个夏天,原本只为吓唬哥们儿,不期竟招来事。1976年 7月28日凌晨 3点42分,在邢台大地震,海城大地震之后,建国以来第三个出名地震,唐山大地震,丫的发作了。大地震发威,山摇地动,毛主席唿通坐起,挥动巨手,波澜壮阔:“搞么子哟!”(我自行想的),也被抬到中南海的院子里,在地震棚中住有时日。

唐山大地震产生的震动,在北京大约持续了两分多钟。凡经历过此短暂的人,都被排山倒海,肆虐无忌的能量洪流所震撼,惊骇,永生不忘。震后不到两分钟,我匆忙地和老父说了一下,飞身上了自行车往地球所狂奔。老父老母还没有缓过神来。

今年是唐山地震30周年。1976出生的婴儿也已经是30岁的汉子、女人了。一万多次朝日落霞灭于弹指之间。刚成年的人顶着黄毛把MP3塞入满是耳屎的洞里,摇头摆尾,没日没夜;20多岁的年轻人,农民工和新毕业的大学生,忙着找工作,找生活,找配偶。所以我很怀疑,有多少这样的人对30年前的灾难有兴致。又有多少30岁以下的人愿意听你唠叨。再说,告诉他们什么呢?搜集当时的一些英雄个案,让他们在头脑中自己连接成一个英雄林立的整体场面?挖掘当年各种死亡惨状,连接成悲痛的景象?谁知道,毕竟这些是控制话语权的人考虑的。唐山大地震离我们远去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退的越来越小,时景也只能清晰在我们这些人脑袋里。

震中在哪儿

地震发生,震级和震中的位置很重要:赈灾决策,震后指挥,军队调遣,物资配送,现场监测,地震工作,…都必须先了解震级和震中位置。但唐山地震发生后很长时间北京中央政府和地震局并不知道这次地震震级多大,发生在哪里。

国家地震局和地球所都在中国科学院的大楼里。按照惯例无论地震什么时间发生,地震工作人员都要立即赶到所属单位。

地震之后地震局和地球所就乱了,电话一个接一个,都有大来头。问讯震中位置,震级,破坏情况。地震局有一部红色电话,上面没有拨号盘。忽然铃声大作。值班的和赶来的人互相看看,竟没人接听。等了一下,小梁拿起了红色听筒,对方厉声喝到:“我是王洪文!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地震在哪!”当时不知道震中在哪儿,只能应付说“正在努力”,“马上之类”。地震局受到很大压力,这些压力很快又作用到地球所,我们所负责交切震中位置。

由于急切,我穿着拖鞋骑自行车赶到地球所。到所的时候,才凌晨 3点50几分,不到 4 点。所里已经聚集了20多个同事,他们都住在附近。还连续不断地有人到来。值班室内灯光刺眼,里面有多台地震仪。几个电话不停的响,值班员拿起听筒,国家地震局局长刘英勇在另一头:“震中在哪儿?几级地震?王洪文催了!有没有搞出来?”大家都被挡在值班室门外,不许进入。我们只能隔着1米多高的大玻璃向内张望。许绍燮副所长亲自动手交切震中,坐在巨大的桌台前,满台摊开地震图、地图。值班室空调开的真猛。

地球所有三个高个,陈运泰,三室主任,大约有1.82米左右,我最高,1.85米往外,老许大概是我们的中值。陈运泰学者风度。老许比较严肃,注意仪表。我则是散淡的人。老许和我在广州出差,市场街到处人满为患,我俩东看西望走散了。周围的人出溜出溜乱蹿,好像泥石流。当然我们都很踏实。果然不到20分钟,老许和我特老远就互相看到了。大家笑笑,举手招呼,手指高2.4 米。广州泥石流在我们肩下忽晃。

今天就奇了,老许在值班室内坐一会儿,站一会儿,竟然光着膀子!这我们可从来没见过。他肩脊宽阔,大白背上均匀分布一层汗珠(应当处理一下),低头不说话,你一下就能感受到压力。可是地震太大,所有微震,强震仪都出格了,怎么弄?干等吧。当然也有几位着急不服气的,硬要挤进去练练,都被挡住,堆在门口焦躁。

快早上6点了,还什么都不知道。这回上下都急了,地震局和地球所竟派人开车到野地里找震中去了。后来还是长途电话局告诉我们地震发生在唐山,他们问了各地情况,还说唐山电话不通了。再后来,远台的,国外的测定都来了。下表是用不同方法测定的唐山地震参数,有些差别。来源于分析预报中心几位同事的工作。


我在所里遇到陈颙,两人自此在一块儿。我们叫他猫,或者小猫。可能因为他机灵,戴个眼镜,眼睛眨吧眨吧主意多。他有1.75米,挺匀称;虽然30岁左右,然而已明显秃顶了。这让人感到中年的顶和下面的脸配合有问题。我们同在第三研究室,他是实验室领头的。当时我正打算坐车到外面狂找震中,猫拉拉我:“别急,让他们先走,等知道震中在哪儿,我们直接去那儿。”这样二人在所门口抽烟。所门口车辆停的越来越多,多数是吉普车。你看车牌子,哪儿的都有,最多的是部队的车。一辆一辆往外发,一辆一辆往里停。我们两个领了出野外的行头,雨衣、手电、罗盘、军用地图(没拿北戴河地图)、海鸥120照相机…。三室是研究理论的,我对野外了解不多,又是第一次出大地震现场,猫告诉我这也要拿上,那也要带上。当时还带了30元钱,最重要的是,领取了一个记录本,从此之后,这本子上记录了我每一天的事情。现在就放在我的桌子上,帮我捡拾起那些已经模糊的日子。本子后面印着:软皮笔记本/北京陶然亭制本厂/50开80页/1975。见图 4。

后来知道震中大概在唐山丰南一带。大约 7点钟我们两个出发了。猫抬抬下巴说:“这辆车。这是部队的车,小伙子挺有神。”车牌好像是‘甲’开始的。猫坐在前面副驾驶的位置,我坐在司机后面。刚准备走,所领导亭里康啷又塞进来两块。第一块坐在我边上,年纪不小,大约40来岁,戴个眼镜。姓名就没记过,脸的长相除了眼镜之外都已遗失。另一块就更没影了,只记得是个男人。这两块看上去好像是搞宏观跑野外的。在所里一般搞理论的比较牛,但今天,第一块的小腰板挺起来了。摆着好像挺牛B的架势,如同大瓣蒜。车开了,就往唐山附近去吧。我们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任务,自己想,沿途记录地震宏观烈度(见下面文字和图);到震中区和当地指挥部联系,协助做现场监测和地震工作等。到了再说。

烈度,简单说就是地震来了,到处都震动,地表上的震动大小和破坏程度。有用罗马数字I(1°),II(2°),V(5°),X(10°)写的,罗马数字左减右加,比如 IV 是4;VII是7。简单描述一下,你好有点确实了解。Ⅰ(1°)只有仪器能记录到;Ⅴ(5°)大多数在街上的人也晃悠。VII(7°)砖房屋损坏,地有裂缝,开始出现喷沙冒水;IX(9°)砖房屋基本破坏,坍塌还不是多数。Ⅹ(10°)建筑物多数坍塌,山石崩塌,水面大举狂浪。ⅩI(11°)见图1;ⅩII(12°)植物动物遭到物理性毁灭,没见过。关于烈度下面还提到,可参见图 7及附近文字。

一路上很少说话。夹了大瓣蒜,猫说话也谨慎。进了三河,路两边房屋破坏开始严重了。“大概有7o,”猫自言自语。“到不了。”后排大瓣蒜平静地说。刚过潮白河大桥,见到有几个方阵的军人跑步朝北京方向行军,大约有一两个营。我们的车赶紧停下。我找到一个年纪大的军人,告诉他震中不在北京,我们刚从北京出来,应当向东行进。他听了说:“哦,是吗?”命令部队继续向西(北京方向)前进。我上车后猫说他们一定是奉命而行,不能有其他选择。我说马上他们就会折回来。叹息他们早一点进灾区才好。

我的本子上没记吉普车的车牌号,也很少记录司机。只知道司机叫小武,其他什么没有。这吉普车是总参的。小武正式请我们不要记住车牌号,照相也别照到车。他也很少和我们交流,因此我们也没问他的情况。他也是奉命出来的。

出发后我在记录本上写字,字迹常常特歪扭,是在吉普车行进时写的:

1976.7.28(星期三)出唐山地震现场。带这个本,记录本。
-李旗庄( 7 °)
-三河县城( 7 °强),倒房比例不大。出城有地裂
-段甲岭(7 °)
-白涧(不到8 °)砖房开裂
-天平庄(8 °区)
-胡里。柏油路地裂,顺路东西向,深 1.63 m 长为180 m
-大唐庄,地裂连续700 m
-彩亭桥。中午 12点。过医院见多人围,有哭声
-玉田(8°),12:40在玉田吃饭。当地指挥部人说,东南方向破坏厉害。驶向唐山。
-八里铺。12:50。自己组织一队救援青年,100人左右,都骑自行车
以后是高丽铺、店子、李辛怀、杨家楼、螺山、张各庄丰润,地陷,烟囱折,3层大楼垮坏。

-许家鄄(juan4)子( 9°)。小猫照相。一片瓦砾。死 100 多人。当地人说这里离唐山 15 里。大约1500多人从身边走过去,眼泪汪汪的人们!哭泣的声音。一眼看去没有好房子。

-张各庄( 9 °)。砖房80%倒,砖混楼开裂…。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