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费解的另类认知 - 浅析现代艺术(二)(下)

发布: 2016-4-28 07:19 | 作者: 李立昂



        个人收藏 顾名思义,就是爱好艺术的收藏者/收藏家。一般来说,购买的目的或是彰显艺术
        品味的家庭装饰布置,或是长期投资。不少人欣赏作品表达的思想,愿意把它挂在家里,有客人来访就是一个极好的话题,同时也借机阐发自己的道德观和人文关怀。
        艺术品投资者都有较深厚的经济实力。他们不一定是爱好者。大多通过专业艺术顾问了解作者的经历和作品的市场潜力,以决定选择和购买。不少人购买之后甚至一眼不看,原封不动地储存起来,等待升值。
        比如艺术顾问介绍说,某艺术家三年前开始被人注意,他的画售价平均$4000/幅;近来被更多人看好,价格升到了$7000/幅,五到十年之内单价有可能升到$30000  - $50000。假如收藏家一次性花7万美元购入10幅,等市场价涨到每幅5万美金,他会把十幅作品一起捐给博物馆,得到一张50万美元捐赠的收条,他的名字也可能刻入捐赠榜的铜牌上。社会声誉的收获之外,他还可以凭此抵税,从应缴税额里扣除50万美元的所得税。何乐而不为?

        公司收藏 美国所有的大公司都设立艺术品收购收藏部门,每年拨一大笔经费购买各类艺术作品,作为公司的收藏。部分作品定期轮换,布置在大楼入口、办公室、会议厅、走廊等各种场所。这种做法,一来提升整个企业的文化品位,二来抵税,三来也作为远期投资。美国政府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大公司把钱花在艺术市场上,间接补贴艺术家,使艺术创作更加繁荣。
        2008年,唐•汤普森出版了一本书名叫《1200万美金的填塞鲨鱼》(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by Don Thompson),详尽地介绍了天价现代艺术品市场的运作。这里不妨以书名中的这条鲨鱼为例,看看天价是怎么一步一步达到的。
        它是目前顶尖的英国现代艺术家达米恩• 赫斯特(Damien Hirst)1991年的作品。英国大收藏家查尔斯•萨齐当年出资5万英镑,让他制作一件作品,取名为“活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实体死亡”(”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1991年在澳大利亚海岸捕到了这条长15英尺、重达两吨的虎鲨,冷藏起来运到英国。后又装进玻璃箱,泡在甲醛液里,放在萨齐的画廊展出。之后的两年里它全面腐烂,皮都发绿发皱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法挽回,最后只好剥下皮来蒙在玻璃纤维制成的模型上来保持鲨鱼的原型。(图21,图22)
        十四年之后的2005年,这条鲨鱼在世界上最有名的纽约莱瑞•噶戈先画廊里出售,开价1200万美元。这是当时在世艺术家的作品里开价最高的。几经讨价还价,作品最终被美国康尼迪克州的一个名叫科恩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买下。具体成交价众说不一,有说800万美元的,也有说1,300万美元的,总之是天价。
        这件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媒体轰动性效应。萨齐为制作这件作品支付5万英镑给赫斯特,在1991年已经被新闻报导称为不可理喻的荒唐。花老大力气弄回来又差点完全烂掉,大动干戈才勉强保存下来。这个过程中媒体一路跟踪,几次引发辩论,比如从美学角度看是否可以重新弄一条来替换烂掉的这条,等等。最后,拍卖天价一槌定音,给它的艺术市场价值慷慨背书。
        到底它好在哪里?那本书的作者汤普森自己也搞不懂这到底是理性还是疯狂。他的最后结论是能
        搞到这么个规模,纯粹靠的是“品牌效应”。整个过程中牵涉到的都是首屈一指的品牌:赫斯特是名声极大的现代艺术家,萨齐是名声极大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噶戈先拥有名声极大的画廊,科恩是华尔街名声极大的投资家。
        不能说品牌的作用不大。确实,他们各自的参与其中就像陆机的书法《平复帖》上盖满的列朝皇帝收藏的御印。这些能说明这作品值钱,但说明不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四个环节中,真正和艺术有关的是赫斯特的创意和萨齐的慧眼。
         
        图22. “活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实体死亡”(2)
        赫斯特长期以来喜欢玩“死亡”的概念,因为他认定这是人性中一个最大的敏感点。我本人对标题的理解是活着的人出于对死亡恐惧,想截住时间的流动,这个鲨鱼标本可以看成保存时空横截面的努力。艺术家的原意是让鲨鱼看上去像活的、仍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样子,眼前一晃有“鲨鱼张开大嘴一口咬过来的感觉”。通俗点说,采用这种栩栩如生的形式展示死物,显示出活人不愿直面因死而来的消亡。前几年,赫斯特又用铂做了一个镶着两千多颗钻石的骷髅头骨,价值上亿美元,说的也是人因本性害怕死亡而通过美化死亡来保持永久。
        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深度的观念。为什么宁肯继续保存这条腐烂的鲨鱼而不去换一条?其实我想并不费解。千辛万苦弄过来是要表示这种规避死亡概念的虔心和努力,所以怎么也得让它“活下去”。搞一条新的有悖于原来的哲理,等于无形中认同“死亡”,作品的心理效应首先“失效”。从这个意义说,保存原来那条鲨鱼本身带有行为艺术的特征。
        萨齐是公认的前卫艺术大收藏家,也是理论家,他永远在搜寻最新、最离奇、最出格的创意。做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他在艺术界的权威性有点像把李白的 “上阳台帖”送给毛泽东的张伯驹,不过萨齐不玩古董,他只关注超前的东西。 他的收藏品五花八门,可以说怎么怪诞怎么来,独一无二性是他唯一的追求。别人问萨齐,这些绝大多数人不认同或讨厌的东西凭什么说代表了创新,他说了一句名言,大意是,你成功了,那你说什么都对。
        赫斯特的创作 + 萨齐的赞助本身就是钻石搭档,在艺术话语权上独占鳌头。虽说他们的品牌有助于挫败别人对作品艺术价值的挑战,但人们一般也承认不是言之无物。光靠瞎炒作绝不可能被莱瑞•噶戈先这样级别的画廊代理。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机制里,“皇帝的新衣”是怎么也穿不久的。西方公众对此也深感困惑,但他们觉得艺术家大概有自己的道理吧。有趣的是,出于隔膜造成的反感,国人主观上更愿意把这类交易看成大腕们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结,欺世盗名。
        这种高端艺术市场上真正的玩家是极少数人。有执掌当今现代艺术潮流龙头的一些专业人士,就像上面说到的强强组合,更多的是钱袋鼓鼓的、但对艺术未必真懂的收藏者。无论是谁,甘冒难以避免的误判风险追逐新意,不为别的,就为这么个共识:在这个探索精神和思想结晶体的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新奇是皇冠上的明珠。
        从通常意义上说,艺术品的市场本身比股市更像一个market  of confidence(信心支撑的市场)。现代艺术由于脱离了视觉能够直接传递的通俗性,作品的市场价位很难做感性判断,除了已有的销售记录或可作参考,几乎就是主观臆测的结果。大多数人观众肯定会望而却步,但对高端收藏家那正是值得大赌一把的所在。当然首先是,到苏富比、佳士得参加拍卖的大户们个个财力雄厚,艺术品的天价对他们差不多就是九牛一毛,比如上面那位买下鲨鱼的科恩。据汤普森估计,1200万美元只相当于他五天的毛收入。(我个人认为作者因为隔行,对华尔街也有大众通常的臆测)
        有个容易引起疑惑的问题:虽说大户们不差钱,这样懵懵懂懂掏出大笔银子购买,岂不显得像暴发户那样浅陋无知,徒然落个笑柄?实际情况正相反。在豪车豪宅豪艇上挥霍,或干脆买下个海岛,都远不如购买艺术品显得有品位。
        科恩对赫斯特的鲨鱼作品懂多少没人能断言,但他的购买是在有上述品牌背书的前提下进行的。等于说,他要是做了冤大头,那赫斯特、萨齐和莱瑞•噶戈先画廊的名声一起陪葬。换个角度看,科恩买了这件作品,得到的媒体关注,无形中把他的艺术品味提高到世界艺术潮流的巅峰,那是多少亿万富翁梦寐以求而不得的。财富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商品价格对超级富豪们已经不起什么作用,钱只是计分牌上数字的变化,而钱这东西总要去什么地方实现它的价值的。所以从这意义上说,科恩做了一笔极有眼力的投资。
        根据该书作者汤普森的统计,80%以上的中高端艺术品实际上以后再没达到当初的拍卖价,所以艺术品到底有多少投资价值是个问号。我个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现代艺术永远在不停地变迁和发展,新想法新观念涌现的结果是新作品挤兑了老作品。此外,这个市场的容量本身极小,没法接纳那么多作品。不过投资者也未必全部亏本。假以时日,增值仍有可能;再不济,还有捐赠给博物馆抵稅的功能。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类行为是对艺术的反馈,使资金流向艺术创作,繁荣了文化,丰富了精神生活。

        五、现代艺术在今天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定位
        无论其成因如何错综复杂,现代艺术彻底脱离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要明白这种矛盾,有必要先认识近年来大众文化(Pop  Culture)崛起并迅速占据主流地位的现象。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科学技术正进入一个飞跃时期,社会机制良性发展加速,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又因互联网这个“虫眼”的出现改变了时空。在关注人权和个人福利的今天,大众温饱无忧之后精神生活便上升为不可分割的层面。加上群体的巨大购买力带来了压倒性的话语权,于是哪行哪业都心甘情愿地迎合大众需求。社会性的大众文化诞生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
        作为艺术的高端载体,现代艺术自然受到公众的瞩目,但它这个结构性的缺陷也因此凸显出来:它的行为不但与大众文化的时代趋势逆向而行,甚至使它像个蓄意“开顶风船的角色”。
        难怪人们的艺术认知生发了许多疑问。落实大众审美要求的前提是作品必须具有“普通人能接受的形式”,而头戴“时代”桂冠的现代艺术对大众文化潮流“作壁上观”,明显不予理会。经验告诉我们,原先有写实作品满足“群众的审美饥渴”,也提供了必要的美学知识普及教育途径。但现在它被排斥在主流创作之外,在可见的将来也不见得能够重振旗鼓。如果它一路衰败下去,会不会引起社会性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缺失?艺术作品传承人类文明的天职又有谁来肩负?另一方面,现代艺术以其“不可理喻”的面目和“毫不通融的”高傲,头也不回地自顾自往前走,最终岂不会在大众的一片唾骂声中自我毁灭?
        实际情况远非那么悲惨。我在美国观察到,艺术创作和欣赏这些年来逐渐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各取所需的圈子。绝大多数时候人们的困惑正是来自把二者混为一体。这里大致做一些区分:

        写实作品范畴
        大多数画廊里看不到这类作品,艺术评论家又言必称“最新最现代”,对它鲜有提及。这不免给人以衰败的印象。其实它虽然低调,却仍兴旺得很,有很大的市场。其中又分成两个高低大小不同的层次。
        一是作品的高端市场。它仍属于纯艺术创作范畴。前面说过,写实主义的潮流已经边缘化,然而对许多艺术爱好者它仍有永不消退的魅力。我有好几个功力相当深厚的画家朋友,其中两位屡屡得奖者被冠以“大师”,常去做油画协会比赛的评判。他们的作品市场价当然可观,学生也不少。据他们说,尽管这些年来写实不再是创作主流,技法却并没有退步,如果不是更好的话。我的理解是,毕竟跟绝大多数行业一样,时光的积累永远会垫高后来者的起点。
        从创意角度上说,这群艺术家似乎自知有那么点“理亏”,搞的传统题材跟前卫风气脱节,“胆气”就不如现代艺术家那么壮。他们确实是为自己的美学理念创作,也深知自己作品的对象深爱传统艺术,口味比较保守。刻意媚俗是决计不愿意的,但过分出格却也是万万不敢的。少数有针对性顾客群的画廊也会展出这样的作品。
53/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