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费解的另类认知 - 浅析现代艺术(二)(下)

发布: 2016-4-28 07:19 | 作者: 李立昂



        其二是庞大的低端市场。那是指专门为了取悦大众而创作、表现视觉美的商业艺术作品。因为追求市场认可和接受,揣摩大众口味就成了套路,形式比较花哨。再则为了好卖多卖,价格也不高。这种作品档次低一些,纯艺术画廊当然是进不去的,多见于大型商场的礼品类店铺里,以及每年大量各类艺术品展销会上。
        这高低两类写实艺术家占了创作人群的大多数。由于写实手法本身信息跨度的局限和形式的缺乏新意,很少有人用它搞前卫艺术创作。然而对于大众来说,他们起了美化生活并传播审美理念的作用。同时也因为他们的存在,大众对现代艺术变得更为生分和不解。
         
        图23. 新西兰南岛景点Milford Sound,(网上图片 )

        现代艺术作品范畴
        搞现代艺术的是另一批艺术家。他们是只顾及自我表达的少数,也是以新奇为宗旨的一族。前面也提到,现代艺术实质上是以艺术形式出现的一种人文探索研究,这一“基础研究”的性质注定了它必然脱离大众。不妨以国人熟知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例。他生前因搞“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而大名鼎鼎,谁不是一提起来就翘大拇指?然而他那个“1+2”不是行家的话,又有几个人懂得一丝半点?他那么大的名声是来自公众对攻克那道数学难题的兴趣?当然不是,出大名只是政府大力表彰的结果。陈景润是幸运的,赶上了国门刚刚打开的好时光,不然他永远是个异类。
        除了刻意追求手法创新和崭新的理念视角,现代艺术的思维层次比较高,往往带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性关怀。这个圈子里对媚俗有深深的厌恶,哪怕流露一丝一毫视觉美考量都会被视为下乘之作。这样一来,作品与旨在追求感官快意的“通俗”需求就绝缘了。不难理解,大众喜欢看熟悉的赏心悦目的美,自然吃不消前卫艺术家的自以为是与天马行空。不错,没有一个艺术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理解,但他们绝不会为了迁就观众的理解力放弃自己觉得最痛快的表达途径。
         
        图24. 新西兰南岛,Milford Sound, 立昂,2005年攝
        上述两大类艺术家之外还有相当一批“散兵游勇”。他们也喜欢打破传统搞一点新奇的东西,但不会弄得那么前卫,主要是针对喜欢新鲜感的观众和市场。我想,这或许反映了美国公众的艺术认知能力也在缓步适应新潮流。毕竟,人迟早总会想要一点新鲜东西的。

        三种种截然不同的创作理念
        这里有三幅摄影作品。其中两幅(图23,图24)拍的是新西兰南岛最出名的景观Milford Sound,把它们对比一下,或许能帮助说明纯艺术视角和商业艺术视角在表现同一题材上的区别。图25是比较典型的前卫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上述的两大分类。
        图23表现的是云淡风轻、风和日丽的甜适的美。虽是逆光拍摄,阴影部分处理得很明亮,显然是想让所有的细节一览无遗。整幅作品恬静安详,色调柔和,这是常见的吸引眼球的“美丽”风景,完全符合商业艺术的要求。摄影家以这样的手法创作,说明他的美学观念认同大众审美趣味,这在作品中一览无遗。不信的话上网搜索一下,水准高下或不同,但几乎都是这味儿的。
         
        图25. 信仰空白(A Void of Faith),立昂,2009年作
        我那幅(图24)是从同一视角拍的,效果恰恰相反。一眼看去 首先感觉是“黑云压城”,满天翻滚。光亮勉强从缝隙中透出,投在“荒凉”的海滩上,照亮了几簇在狂风中几乎倒伏的苇丛。色调阴沉冷峻,黝黑的山形顶着些许残雪,给人逼仄、 “四野合围”的压迫感。在这种景色面前观众决计不会享受到平静和舒适的美。作品中追求的是表现摧枯拉朽的力度,自然力面前人的被慑服感,以及翻天覆地的瞬间带野性的戏剧化。我的创作宗旨是给Milford Sound一个新视角,让它看起来跟平时“驯服温顺甜美”的样子完全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类风光作品传递的并不能算前卫“观念”,而是“感觉”。我的目的是塑造一个审美环境,让观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和冲击,撩拨本来就在他们内心某角落的有关“悲剧感”的潜意识,如在压倒性“力量”前的不安、不确定状态下的无助,等等。我这类题材的总标题是“Moods  & Moodiness”(“情绪和情绪化”)。它们是写实的,但感念上别有创意,比较合适喜欢戏剧化“悲壮”色彩的观众。我自认为这是对传统风光摄影的突破。
        图25 是我创作的一幅前卫观念作品,表现的是我对华夏民族信仰的思考,题名为“A Void of Faith”(信仰空白)。其主题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经历了道、儒、释、基督、马列、毛等一大堆权威性思想信仰的教化,交叉浸淫灌输的结果,谁也想不到成了一个“零和博弈”的局面。哪一种信仰最终都扎不下根来,成为有指导性意义的思想支柱。到了今天,我们真正继承的是一个“信仰空白”时代。这幅作品也表明现代艺术手法在探索思维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潜力。

        从赫斯特的鲨鱼谈到美国社会中的创新观念
        纯艺术领域里对创新的推崇,时常会使我想起当年的“大跃进”。那种几乎是宗教式的狂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正是它的写照。与国人“师法大师”的自豪心态完全不同,这里的艺术家只想要彻底“划清界限”。破旧立新的“daring”(大胆)就是出奇的法门。竞争不再依靠某一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而是凭“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胆魄。比如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要用布匹把整个山头包起来,也有人想出在直升飞机上往下撒颜料。
         
        图26. 斯宾塞•图尼克“艾尔提曲冰川”(1),2007年摄
54/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