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费解的另类认知 - 浅析现代艺术(二)(下)

发布: 2016-4-28 07:19 | 作者: 李立昂



        我认为赫斯特不远万里把体积庞大重达2吨的鲨鱼从澳大利亚弄来,运到英国,也是为了搞个有轰动效应的大动静。你要说他哗众取宠也不过分。
        问题是光有轰动效果并不够,弄不好一声巨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赫斯特明白必须给它个名堂,新闻报道过去之后才能继续保持它的影响。于是他在标题上有那么点故弄玄虚,让谁看了都得琢磨半天。顺便说,我曾有意把那标题发到我系同学圈子里,请大家公议它的译法。在中英文结合的造诣上,他们应该是目前中国人里超一流的了,但各人的理解也达不到完全统一。不必去诘问赫斯特的动机里有多少炒作成分。用一桩艺术行为引出一个命题,引起那么多人去捉摸、去思考生与死,这本身就有社会意义,艺术家传达人文观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图27. 斯宾塞•图尼克“艾尔提曲冰川”(2),2007年摄
        再举摄影家斯宾塞•图尼克(Spencer Tunick)的例子(图26,27,28)。他作品的主题是群裸,不是寥寥几人,而是成千上百素不相识的男女老幼在沙滩、湖畔、冰川、甚至公共场所一起裸体。
        图尼克的摄影手法平平无奇,但他的作品一看就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有本事说服数百上千人在各种场合脱光衣服,列队让他拍照。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但经他三言两语,就能克服陌生、羞赧、性别、个性、社会身份、国籍等天然隔阂,像一家人那样聚在一起面对镜头。这几张照片里几百人一丝不挂站着或躺在瑞典的冰山上,这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图尼克给他的人体组合取了各种各样的标题,什么“人体建筑”之类的,我认为那是画蛇添足之举。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他镜头的号召力。你也许要问,那又怎么样,艺术性在哪里?
        这么说吧,相机到了图尼克手里,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职能,成了唤起并沟通人类共性的渠道。在普世价值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人际距离不断缩小,各种文化日益交融。群裸无疑是一种赤诚相处的象征。如果说艺术创作是反映人生,人性的表现一定就属于最高的艺术性。这种大规模群裸不正是新颖的、真切感人的艺术?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各民族的汇聚之地,它仅仅有二百多年历史。传统的包袱不大,单一文化形态就决不具备形成思想桎梏的条件。这是它先天不拘一格的自然优势。也因为如此,因循守旧和美国人的性格格格不入。有意思的是,与中国社会只认“老招牌老字号”刚相反,这里对“新”的认同和“癖好”渗透整个社会,很大程度上“新”(new)就是“好”(good),“好” (good)就是“新” (new)。我想,这一定是美国人心理永远年轻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公众虽然不理解现代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创作理念,但出于恪守以个性为准绳的价值取向,大家能够认可艺术家怪诞的求新动机,不以为忤。某种意义上,善意的包容也隐含一定的潜意识认同。有这么些现代艺术家特立独行的轨迹时不时出现社会生活里,无形中为思想自由树立了敢于出格的榜样,鼓励一般人也更无拘束地探视自己内心世界。我以为,美国文化在创新的意识和动力方面出类拔萃,这类交叉影响和反馈应该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作为佐证,我在这里引用一段一位复旦老同学的话。她在美多年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读了本文后说出了颇为深刻的感想:“自由的空间提供了竞争的机会。一个fine art艺术家,只需潜心创作,充分挖掘表现他的独特之处,至于最终的作品能不能找到知音,是不是和金钱挂上钩,并不是创作的目的。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为什么这个国家有生机,创造发明层出不穷。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从小孩子独特的灵性就受到保护、培养。”
         
        图28. 斯宾塞•图尼克“艾尔提曲冰川”(3),2007年摄
        结语
        总的来说,现代艺术的本质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演变,已经摒弃了传统文明赋予视觉艺术的简单描述人生现象的职能,构筑起艺术家心灵探索和阐述自我的一条索道。形而上抽象的“虚化”盛行,作品就不免远离大众的认知,被讥为制造“视觉垃圾”也是常见的命运。确实,这是向灵山跋涉的苦行僧行径。传统艺术的高下优劣之分还有视觉本身做评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它有合理存在的理性底线;现代艺术则面临着“不成功便作废”,纵使得到激赏也应者寥寥。艺术家为个性所驱使,在人文层面上无休止地探究意念的“DNA”,其难度和失败的几率自不待言。
        这真有点像把天文望远镜指向浩茫太空,夜复一夜,希冀发现新的超新星。机会像六合彩,努力像自虐,结果像殉道。然而这并不等于在子虚乌有中瞎摸乱抓。文明不断升华,对探新的渴求在暗中悄然游弋,永无止息。早晚会有某个幸运者,在适当的机缘下和它迎面相遇,擦出耀眼的火花和炫目的色彩。闪光的那一瞬间成功者如回头,必定会瞥见身后的崎岖小道上,散落着先驱者遗下的大片作品废墟、遗骸与坟场。
        现代艺术创作越来越个性化和人性化,观念也趋同于社会的良知化。在人人争取话语权的时代,艺术家表达心声的方式只会越来越繁复多变,而众口一词的审美标准已渐行渐远,一去不返。毫无疑问,这表明了认知水平及文化素质的整体改观,以及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必然性。在良性社会机制的调节下,植根于人性本身的追求广义上自身福利的各类个人行为,得以最终体现为一种共生形态,凭借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合力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本文中表述的现代艺术创作过程和现代艺术品市场的运作模式,或可看作从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
        附(图30):
         
        图30. 邹毅的 “2013 北京•一目了然”,2013年摄
        附图说明:
        今晨在微信消息里,十分高兴看到北京一位邹毅先生拍的“观念作品”。2013年整整一年里,他怀着对雾霾的深切忧虑,每天早晨起来先拍一张对面北京电视台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了当天的天气。365张照片并列在一起,再生动不过地显示了雾霾对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极其严肃、极有说服力的警示,号召每个人起来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奋斗。
        邹先生未必是摄影艺术家,但他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观念艺术 + 行为艺术的创作方式。这是一个极好例子,说明了在全球人文关怀的背景下,现代艺术能够产生多么巨大的社会意义和冲击力。它完全可以和本文里SAIC那两位艺术家的观念作品相媲美。
        2016年1月9日初稿于芝加哥,2月1日再次修改完毕。
        
        
        
        

55/5<12345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