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后脑勺 的个人空间

我的回复

  • 一个流亡者的悲歌

    2013-07-04 08:42:38   /   诗歌点评

    爱德华/斯诺登我背叛了我的祖国。我无地自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如此的惊惶与无助中度日如年。在过去,我是CIA的一员,今天的我则把希望押在于各国大使馆间流转的避难申请上。我的灵魂在香港的酒店,俄罗斯的机场与去往古巴的机票间仓皇地盘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纳、拯救或者帮助我。我失掉了朋友、恋人、家庭和我从前曾经拥有的一切。我讲出了那不应该被讲出的秘密(尽管人人知道那些是罪恶)。我只是一个有点良知的美国人,算不上是天才,也绝不想当什么英雄。2013-7-2注释: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 (1983年6月21日-) ,前美国中央情报...
  • 现代诗歌封笔

    2013-06-30 05:49:51   /   版务意见

    我打算封笔十二年。安心写古典诗歌,写些只有古人才能懂的诗。有时间,就写英文诗歌,写些只有外国人才懂的诗。十二年后,再写现代诗歌。2013-2035年。[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3-6-30 06:40 编辑 ]
  • 万宽名人名言重译

    2013-06-22 19:35:56   /   经典・文论・翻译

    最近,重新学习英文,发现他人翻译的名人名言,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所以就打算重译。
  • 王佐良:读诗随笔

    2013-06-19 06:50:24   /   经典・文论・翻译

    王佐良:读诗随笔近来为了进行一项研究工作,又读了不少英诗。在过程里,写了一些笔记,从单篇欣赏到整个诗人的评论都有,不求全面,长短也无定规,稍事整理,抄得下列十余则,就正于《读书》的读者。一、密尔顿(一六○八——一六七四)刚强、坚毅、悲愤的密尔顿之外,还有一个甜蜜的密尔顿。《失乐园》是庄严的史诗,但也包含了许多抒情段落,例如夏娃对亚当的一次谈话:同你谈着话,我全忘了时间。时序和时序的改变,一样叫我喜欢。早晨的空气好甜,刚升的晨光好甜,最初的鸟歌多好听!太阳带来愉快,...
  • 转文:最纯粹的诗人--越南诗人阮志天

    2013-06-13 21:27:38   /   今天茶室

    最纯粹的诗人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苏小和|文越南诗人阮志天(Nguyen Chi Thien)走了,他去了一个永远自由的地方,像一只鸟去到了另外一只鸟里。   “一只鸟去一只鸟里”,这是阮志天的一句诗歌。汉语诗歌界对阮志天的作品翻译,少之又少。台湾的诗人李敏勇编选了一本名为《远方的信使》的诗歌选本,里面收录了阮志天的这首别致的诗歌,大陆诗歌界则基本无人知道阮志天的名字。  2012年10月2日,阮志天死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圣安娜一座平静的房子里,享年73岁。他孤身一人,疾病缠身,家徒四壁,了无牵挂。除了那些与生俱来的诗歌,他似乎什么都没有,早就做...
  • 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2013-06-10 13:31:03   /   今天茶室

    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 石毓智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2013年05月27日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习主席全面阐述了“中国梦”,热议如潮。然而要透彻理解“中国梦”就是给中国人民量身定做的“一双鞋子”,只有穿上它才舒适,才轻快,才青春焕发,才健步如飞,那么最好的视角就是与著名的那双美国鞋子——“美国梦”来比较一下。迄今为止,敢以国家来“做梦”的只有中国和美国这种大国。要知道,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来做梦的,只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够大的时空去想像,有实力和自信去实现,才能自己做自己的梦。否则,一个蕞...
  • 幸福感

    2013-06-07 17:45:40   /   版务意见

    做梦的时候,无比幸福。[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3-6-7 19:00 编辑 ]
  • 王家新:我为什么非要当一个“诗人”?

    2013-05-10 07:52:53   /   经典・文论・翻译

    王家新:我为什么非要当一个“诗人”?对个别的心灵讲话王家新/木朵  ①木朵:不少文章会引用奥登的《纪念叶芝》一诗中的半个句子——“因为诗不能使任何事发生”——来描述诗与诗人的一种处境,几乎每个清醒的诗人都在设法解决“诗意味着什么”一类的问题。在阅读你的作品时,也能察觉到你眉宇间的一抹荫翳,比如“徒劳的写作,只有你有时给我带来节日”(《一九九八年春节》,1999)、“莎士比亚理应在贫困中写诗”(《伦敦随笔》,1996)、“诗歌永远无法解决它的问题”(《诗歌能否对公众讲话?》,2003)。在一次小型聚会中,一个朋友说起你:“……他是一...
  • 理解翻译(黄灿然)

    2013-05-09 14:40:48   /   经典・文论・翻译

    理解翻译黄灿然标准坏译文或难以令人满意的译文的产生,源自两个误解。一个是译者误解原文,一个是译者误解自己。关于翻译标准,已故的董乐山先生曾提出关键在于理解。这是极有远见的。翻译标准已逐渐从信达雅走向信达,庄绎传先生总结中国和外国当代翻译标准,认为总趋势是“忠实”和“通畅”,相当于信达。而董先生提出关键在于理解,大致相当于指向信。我则想进一步提出,【只要理解力】。因为我认为,理解力即是能力,能力即是魅力。剩下的问题是这能力是否被释放出来,这魅力是否被发挥出来。我这理解力说,并不是要排斥其他标准和取向,相反,是要在这...

我的资料

Open Toolbar